摘要:至此,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并有能力空投的国家,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力,彰显着新中国的独立自强。
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6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5年5月14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的上空,成功进行了首次空投原子弹的试爆。
至此,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并有能力空投的国家,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力,彰显着新中国的独立自强。
一直到今天,不论是哪个领域,不管是什么行业,中国都是世界上的佼佼者,走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祖国,日益富强,繁荣昌盛。
我们的进步,我们的强大,世界也有目共睹,美国忌惮我们将危及其霸主地位,便开始对我们进行限制打压,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认可。
此外,一直对我们持怀疑态度的韩国人,近年来,他们媒体对中国的风评,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正如韩国的一位记者在一篇社论中写道:那个曾在上世纪90年代被我们短暂超越的中国,今天已然是在世界上傲然挺立,成为了我们必须要仰望的存在,原来,历史上说中国人很优秀,都是真的!
翻开厚厚的中国历史书,尽管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更多时候,不用去找特定的朝代,也不必刻意地寻找固定的事件,随手一翻,随意一看,历史上的中国,每一篇都会让我们无限的骄傲自豪。
早在战国及魏晋时期,中国就开始用竹简作为记录文字的载体,经过篆刻、杀青等手段,能够达到相当长的保存时间,这在同时期的世界,都是领跑者的存在,韩媒也在《中央日报》感叹:"中国古人用竹简记载的智慧,我们至今还在破译。"
当西方的一些国家,写字还在用鹅毛笔记录时,中国就已经拥有了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些足以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让当时的人们能够更好的探索世界,记录世界。
北宋时期,我们的水运仪象台,其功能先进又实用,堪称古代版"人工智能",其原理是通过内部多且杂的齿轮传动,进而达到精确模拟天象运行的效果,这一发明,比欧洲同类仪器要早六个多世纪。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带来了“万国朝贡”的繁荣景象,在整个舰队里,舰队的“旗舰”——郑和宝船,其所搭载的牵星板导航术,达到了当时世界无出其右的航海导航精度,而类似的空间定位技术,直到18世纪才被英国改良应用。
这些一个又一个的发明创造,在当时好像是“开了外挂”般的存在,其中一些哪怕放到今天,仍然也会对他们的精巧而感到震惊,面对世界的感叹,我们当然问心无愧,实至名归。
古代的中国,不仅“点满了”自身的“科技树”,我们的文化与技艺,也在全世界范围中广泛传播。
就拿古代的丝绸之路来举例,它不仅给沿途的国家带来了商品交换的平台,大大促进了各地域间商品货物的流通,丝绸之路,更是一条文明输出专线。
神秘又美丽的敦煌壁画,创作中所运用的凹凸晕染法,经波斯人的传播,进入欧洲以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文艺复兴的光影革命。
千年瓷都景德镇,当地的青花瓷闻名中外,烧制中所用的钴料配方,经过漂洋过海,来到了伊斯坦布尔,应用在了托普卡帕宫的元青花上,完成了对其他同时期瓷器在制作技术上的“降维打击”。
此外,文字方面,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藏品,《训民正音解例本》显示,朝鲜文字与韩语在最初创造时,也是大量地借鉴了汉字的构形原理,这种文化基因至今仍在韩文中流淌。
回看历史,我们无限自豪,再看现在,我们热血澎湃。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如今中国的交通基建与交通设施,都可谓之“超级”。
普通公路的建造与修缮肯定无需多言,因为中国方面早已做到了“村村通”,“路路通”,截止2025年5月,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长,也已经突破了惊人的18.4万公里,并且仍呈现着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
再看高铁,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实现了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型号为CR450的试验车,更是完成600公里/小时磁浮测试。
2024年,雅万高铁正式投入了运营使用,中国高铁海外总里程,这个数字也突破1.2万公里。
讲到这里,也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韩国短视频博主,因为他的视频多以骑行为主,所以,自认为中国比韩国大不了多少的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三天之内骑自行车重走丝绸之路。
可略微一想便也就能知道结果:骑行了整整五天,却还没走出咸阳,博主本身也是累到崩溃,只能说,不知天高地厚是这样的。
不过,由这位骑行博主的幽默事迹,我们是否也会发现一些端倪,那就是,依然存在很大一部分韩国人与外国人,他们对中国的概念,还是停留在过时与落后的刻板印象里。
一直以来,许多外国媒体,都热衷于诋毁抹黑中国,这也使得近几十年以来,即便中国发展的十分不错了,但中国的形象,在他们眼里,一直都跟不上时代的。
就像前段时间,国际网红“甲亢哥”的直播中国行,都让世界各国的观众们刷新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与看法,现如今,也需要更多的媒体与个人来“还中国的清白”。
韩国人惊叹我们为何如此强大,历史与现在都已经给过他们答案,汉唐盛世,我们当过世界的领跑者,近代风波,我们懂得奋起直追。
如今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再次复兴,回到我们本来的位置。
正如教员的诗词,总能超越时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生逢盛世的我们,也更应该接好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我们的崛起,让中华民族以昂首之姿,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来源:沈言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