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计划、物料计划、生产计划怎么区分?一文讲清生产核心机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6:53 1

摘要:销售部门说:“这批货我们下单了,赶紧安排生产!”生产计划员一看,排产已经排满,无法按时交货;采购部门还在问:“为什么物料还没到位?”库存管理人员苦着脸说:“库存不够,但又没有明确要求采购。”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销售部门说:“这批货我们下单了,赶紧安排生产!”生产计划员一看,排产已经排满,无法按时交货;采购部门还在问:“为什么物料还没到位?”库存管理人员苦着脸说:“库存不够,但又没有明确要求采购。”

如果你身处这个供应链管理的“怪圈”里,那你很可能没搞清楚:

需求计划、物料计划、生产计划到底有啥区别?它们是怎么协同运作的?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分析一下这三个计划,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如何配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效能,确保从需求到交付这一流程不出纰漏。

以下解读中所用到的ERP系统,

已经做成了完整的模板,可直接参考使用:业务管理模板中心-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心-简道云

如果你在生产型企业做过几年的工作,你一定会接触到这三大核心计划,简单讲,它们是:需求计划(Demand Planning)物料计划(Material Planning)和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

这三者看起来可能有点相似,但实际上它们是独立又互相衔接的三项工作。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白每个计划的核心职责。

需求计划的目标是“预测市场的需求”,根据客户的订单、销售历史数据、市场趋势等信息,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品需求

它主要回答的问题是:

市场需要哪些产品?销售量预计会增长还是下降?未来的需求高峰在哪里?例如,假期促销、季节性需求等。

需求计划通常由销售和市场团队主导,配合ERP系统中的采购需求预测模块,基于数据和市场动态来做预测。

需求计划的关键: 需求计划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物料采购和生产安排。如果需求预测过低,可能错失销售机会;如果预测过高,可能造成库存积压

物料计划是根据需求计划,计算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配件和零部件。物料计划不仅仅是采购材料,更是确保生产过程不因缺料而中断。

我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哪些原材料?这些原材料需要多少?什么时候到货比较合适?物料需求计划(MRP):根据生产需求,计算所需的原材料数量;设定安全库存,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缺货”问题;提前安排采购计划,确保原材料按时到位。

物料计划通常由采购部门和生产计划部门共同制定,在ERP系统中,MRP模块会根据主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计划的关键: 物料计划要确保生产不缺料,又不造成原材料的积压。如果物料供应不及时,生产就会受阻;如果过多采购,又会导致资金占用和库存积压

3、 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我什么时候能做多少?

生产计划的核心任务是根据需求计划和物料计划,将生产任务具体化,确定产品的生产量、生产周期和产线安排。

它主要回答的问题是:

我们能做多少产品,什么时候做?生产线和设备能负担这些生产任务吗?产线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工人、设备、时间)来完成任务?排产计划:将需求计划转化为实际的生产任务,并安排生产线和工序;产能规划:根据设备、人员、工时等资源安排生产;生产调度:确保生产能够按时完成,避免生产延误。

生产计划的关键: 生产计划需要确保生产任务能够按时完成,同时避免出现产能过剩产能不足的问题。产能不足时,要提前调整生产计划;产能过剩时,要避免浪费资源

这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互相依赖,缺一不可。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生产计划是基于需求计划和物料计划,确定具体的生产任务和时间安排。如果物料没有到位,生产计划就无法顺利执行。

通过将需求计划、物料计划和生产计划整合进系统中,我们可以实现自动化、协同化的计划管理。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如何在ERP系统中做好这三大计划。

在ERP系统中,需求计划模块通常通过销售数据、历史趋势分析、市场活动、促销计划等信息来生成预测。

导入历史数据:ERP系统会基于过去的销售记录和库存数据生成需求预测。例如,系统可以自动分析过去12个月的销售趋势,找出季节性波动、周期性需求等。跨部门协同:销售团队、市场团队和供应链团队可以在需求计划中进行协同操作,确保各部门对未来需求预测一致。自动生成需求报告:一旦需求预测完成,系统可以生成报告,包括产品分类、销售量、目标库存量等,为生产和采购部门提供依据。

总结:需求计划模块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市场动态预测,帮助销售、市场和生产团队预测未来的需求,为物料和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物料计划的核心任务是确保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等能够按时到位,避免因为缺料或过度采购影响生产计划。通常通过MRP(物料需求计划)模块来实现。

BOM(物料清单)与主生产计划结合:ERP系统基于BOM(物料清单),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数量列出,结合主生产计划(MPS),计算所需的物料数量。库存管理与物料需求同步:系统实时更新当前库存,自动对比物料需求,判断哪些物料库存足够,哪些需要采购。安全库存与采购控制:设定安全库存以防需求波动,系统会自动提醒安全库存的预警,确保不因供货延迟停产。物料采购与供应商管理:根据物料需求和采购周期,生成采购订单并发送给供应商。采购部门可实时跟踪进度,确保物料及时到位。MRP报表:系统自动生成MRP报表,展示哪些原材料缺货,需要采购哪些物料,并明确到货时间。

总结:物料计划模块通过BOM与MPS联动,结合库存数据和采购需求,确保生产所需物料及时到位,避免物料缺货或过剩。

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是根据需求和物料计划,确定生产任务的计划安排。生产计划模块通常通过主生产计划(MPS)和生产排程模块(APS)来优化生产流程。

生成主生产计划(MPS):MPS根据需求计划和物料计划,确定生产任务和时间安排。系统会根据生产能力(设备、工时等)以及需求量来制定生产计划。产能负荷分析:系统会进行产能负荷分析,确保生产线不会超负荷,并根据资源(工人、设备、工时等)分配生产任务。生产调度与排程:一旦MPS生成,系统会将生产任务转换为具体的生产排程,并根据设备情况、人员安排和物料到货情况调整生产计划。实时跟踪与反馈:系统实时追踪生产进度,生成生产进度报告,帮助生产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生产任务,确保按时交货。质量控制:结合质量控制模块,在生产过程中检查产品质量,确保生产任务符合质量标准,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总结:生产计划模块通过MPS和APS排程模块,结合生产能力、物料供应和设备利用率,优化生产任务的安排,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讲到底,需求计划、物料计划、生产计划这三件事,其实就像一个企业“运转发动机”上的三根齿轮——缺了哪一个都不行,咬合不准效率就会掉。

很多公司之所以计划天天在改、库存压得死、产线临时加班,其实不是运气不好,而是根本没把三大计划机制分清楚、跑顺畅

记住这句话: 销售打前站,物料做后勤,生产才是真正的执行端。

只有三者配合默契,计划才能“排得准、供得上、做得快”。

所以,从今天起,别再含糊地说“做个计划”,而是要问清楚:

你说的是需求计划?物料计划?还是排产计划?谁来提?谁来算?谁来跟?谁来执行?

理顺这条链,不管你是供应链、运营、计划员,还是老板,都能在混乱的流程里找到抓手,让整个公司真正“按节奏动起来”。

来源:简道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