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汛期将至,雨水增多,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水位上涨,水流速度加快,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溺水,已成为威胁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每一起悲剧的发生,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为切实保障广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师生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强化安全教育,共
汛期将至,雨水增多,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水位上涨,水流速度加快,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溺水,已成为威胁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每一起悲剧的发生,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为切实保障广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师生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强化安全教育,共同筑牢防溺水的安全防线,教育学生珍爱生命,严防溺水。
一、认清汛期溺水风险,敲响安全警钟
汛期的到来,让原本看似平静的水域变得危机四伏。持续的降雨使得河道、池塘、沟渠等水位迅速上升,淹没周边原本干燥的区域,一些原本安全的区域可能瞬间变为危险的深水区。同时,雨水的冲刷导致水流变得湍急,水下情况更加复杂,漩涡、暗流隐藏其中,即使是熟悉水性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极易发生意外。此外,汛期部分水域的堤坝、岸边可能因雨水浸泡变得松软,容易出现坍塌,学生在岸边玩耍时,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入水中。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青少年意外死亡案例中,溺水事故占比极高。尤其是在汛期,溺水事故的发生率更是显著上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是父母撕心裂肺的哭喊。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汛期溺水的严重危害性,将防溺水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二、家校协同发力,强化安全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应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班会、安全讲座、观看防溺水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防溺水知识。在主题班会上,教师可以结合真实案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解溺水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安全讲座中,邀请专业的救援人员或民警,从专业角度分析溺水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警示教育片则以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溺水事故的惨烈,从而从内心深处树立起防溺水的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日常管理,在校园周边水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学生禁止靠近危险水域。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持续宣传防溺水知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定期组织防溺水应急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应对突发溺水事件的能力。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危险水域游泳、戏水,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加强对孩子的日常监管,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了解孩子的活动轨迹。尤其是在放学后、周末、节假日等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时间段,更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避免孩子脱离监管,私自到河边、池塘边玩耍。
家长还应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讲解溺水的危险,让孩子明白私自下水的严重后果。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技能,如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等。
三、传授科学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教育学生掌握科学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至关重要。学生要牢记“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同时,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溺水预兆,如在水中突然抽筋、体力不支、被水草缠住等,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察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如果不幸发生溺水,保持冷静是关键。要尽量放松身体,头部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如果周围有漂浮物,应尽量抓住,借助漂浮物保持浮力。当有人来救援时,要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不要惊慌失措,避免给救援人员带来危险。
对于发现他人溺水的情况,学生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因为在没有专业救援技能和设备的情况下,盲目下水不仅救不了人,还可能让自己陷入危险。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年人的帮助;同时,利用周围的竹竿、绳索、救生圈等工具,在岸上进行救援。
四、凝聚社会力量,共建安全环境
防溺水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危险水域的管理和巡查,及时修复破损的防护设施,完善警示标识。在重点水域和危险区域,增加巡逻频次,及时劝阻学生私自下水行为。同时,加大对非法游泳、戏水场所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社区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防溺水宣传活动,如举办防溺水知识展览、发放宣传手册、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向居民普及防溺水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还可以利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场所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有益的活动空间,减少学生到危险水域玩耍的机会。
媒体应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和安全警示信息。制作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防溺水公益广告、短视频等,提高公众对防溺水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防溺水安全的良好氛围。
汛期溺水风险不容忽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刻不容缓。教育部呼吁广大师生家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知识和关爱为学生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溺水危险,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生命之花在安全的环境中绚丽绽放。
来源:欢快暖阳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