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国际泳联发布视频,中国跳水“梦之队”五大奥运冠军现场进行柔韧度对决。挑战中,三米板名将昌雅妮凭借32.9厘米的成绩惊艳网友,网络上迅速掀起了一股挑战热潮。抖音#柔韧度挑战# 话题播放量破2亿。
5月11日,国际泳联发布视频,中国跳水“梦之队”五大奥运冠军现场进行柔韧度对决。挑战中,三米板名将昌雅妮凭借32.9厘米的成绩惊艳网友,网络上迅速掀起了一股挑战热潮。抖音#柔韧度挑战# 话题播放量破2亿。
不过,不少健身博主们在挑战中“翻车”
纷纷表示“连脚都摸不到”
运动爱好者如何提升自己的柔韧度?
有哪些具体动作和方式可以入手?
记者采访了杭州舒适堡资深教练厉志婷
柔韧度是被忽视的“运动核心能力”
科学训练能有助于身体突破
但做出专业运动员那样的动作
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
↓↓↓
四大原则破解柔韧“密码”
柔韧度并非单纯的“劈叉能力”,而是关节活动范围与肌肉弹性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柔韧性可减轻关节和肌肉的负担,降低运动损伤风险30%以上,并可以增加关节囊和韧带的弹性,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使肌肉更为柔软,从而增强运动表现。
图源:CFP
为何普通人练习时“僵硬如铁”?厉志婷介绍道,这一方面来源于久坐的生活方式,每日超8小时久坐导致髋屈肌群缩短,腘绳肌弹性下降,另一方面来自训练误区,93%的健身者只做力量训练而忽视拉伸,同时,缺乏动态拉伸导致肌肉筋膜网络形成致密结节,限制活动范围。
在厉志婷看来,可以从四大科学原则破解奥运冠军的柔韧训练密码——
比如动态-静态拉伸组合法,训练前激活肌肉神经,如“蜘蛛侠弓步”(手脚同侧伸展,模拟空中转体准备动作),训练后静态拉伸,每个动作保持30秒以上,如“跳水式坐姿前屈”(双腿分开120度,躯干贴地保持);三维脊柱训练体系是跳水运动员每日必练的,姿势以四足跪姿,吸气塌腰抬头,呼气拱背低头,单侧手臂划弧带动脊柱侧屈;筋膜放松技术法,针对臀大肌、股四头肌滚动30秒/组,用网球深度按压足底、肩胛骨边缘等易粘连区域。
三大阶段强化身体“韧性”
作为普通健身爱好者又该如何提升?厉志婷建议:
第一阶段:基础唤醒首先进行1-4周的基础唤醒,可采用脊柱复苏术,动作为坐姿下交替拱背与塌腰,配合呼吸,每小时重复5次;臀部坐于椅子前1/3,双腿伸直,双手抓脚踝,保持20秒;站立时交替勾脚尖,双手随之下探,每日3组×15次;仰卧将单腿贴门框,另一腿穿出门外,保持1分钟/侧。
第二阶段:进阶突破
进阶突破后,将开展为同样4周的练习,通过髋关节三维打开,单腿站立,另一腿像指针般从3点划向9点,10圈/方向;前腿外展45度,手肘触地,动态起伏15次/侧。
第三阶段:专项强化
可采用前屈摸脚专项:双脚分开与髋同宽,脚尖垫高2厘米,双手抱肘自然下垂,用腹肌发力带动身体前屈,保持腰椎伸展,想象胸骨触碰大腿。也可使用横叉渐进方案,每日进行“青蛙趴”(膝盖外展90度,肘撑地)3分钟,在臀部下方垫枕头,随能力提升逐步降低高度。
“尽可能早晨进行动态拉伸,提升日间活动度,晚间做静态拉伸,利用肌肉温度峰值。”厉志婷提醒,拉伸时应感到轻微牵拉感,若出现刺痛、麻木需立即停止。训练后补充含镁食物(如香蕉、菠菜),帮助肌肉放松;每日饮水不少于体重(kg)×30ml,脱水会导致筋膜弹性下降。
作者:余敏刚(体坛报)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