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推出第24款专辑——李光祖大师琵琶史诗《霸王卸甲》,以MQA-CD与Blu-spec CD技术,将20世纪80年代录音黄金时代的原始母带,转化为可触摸的「时空经典」。这张专辑不仅是技术的巅峰,更是对琵琶叙事艺术的终极致敬。
2025年4月,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推出第24款专辑——李光祖大师琵琶史诗《霸王卸甲》,以MQA-CD与Blu-spec CD技术,将20世纪80年代录音黄金时代的原始母带,转化为可触摸的「时空经典」。这张专辑不仅是技术的巅峰,更是对琵琶叙事艺术的终极致敬。
当代琵琶艺术的活化石
《霸王卸甲》
作为琵琶“武曲”代表作之一,《霸王卸甲》源自楚汉相争的壮烈史诗,以琵琶模拟战鼓、剑鸣、马嘶,刻画项羽垓下之战的豪迈与悲怆。相较于其他琵琶曲目的“胜者视角”,《霸王卸甲》更聚焦项羽的英雄末路,旋律跌宕处如怒涛拍岸,细腻处又似泪落无声,堪称 “琵琶叙事艺术的巅峰” 。
李光祖先生的演绎尤为传奇——作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琵琶首席,他的指法刚柔并济,扫弦时雷霆万钧,轮指时又缠绵悱恻,将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气和“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柔情悉数注入琴弦。此次鎏金版通过MQA技术,首次清晰呈现其 “吟揉”“推拉” 等技法中微妙的音高波动,甚至能听见指尖与丝弦摩擦的细响,令人仿佛置身千年前的乌江畔。
专辑共收录五首曲目,除了主打作品《霸王卸甲》外,还有《浔阳夜月》、《灯月交辉》、《月儿高》、《塞上曲》,展现了琵琶的文雅本色,揉弦时的气息起伏,专辑中可清晰感知其声波振动,余韵绕梁间,时空穿越。
流动的音乐博物馆
鎏金系列24款专辑
太平洋影音自2022年推出“鎏金系列”以来,以尖端声学技术复活四十余载经典录音。该系列采用「MQA+Blu-spec CD」载体工艺:MQA编码以“原音折叠”技术将母带音质压缩至常规文件大小,却在解码时释放超越CD的声场密度;Blu-spec CD则通过蓝光级压片工艺,将音频信噪比推至120dB,让乐音纤毫毕现。全系列已拓展至24款专辑,构成一座流动的音乐博物馆。
经典 · 声乐盛宴:
李谷一《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乡恋》:李谷一和朱逢博是中国第一批尝试探索流行唱法的歌唱家,有着“北李南朱”美誉,当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绒花》、《洁白羽毛寄深情》等歌曲已经成为几代人的挚爱。《花儿为什么这么红》的内容是太平洋影音成立后第二盒立体声磁带(磁带编号:PG-2),是太平洋影音最受欢迎的专辑之一,销量超过几十万。《乡恋》是李谷一在太平洋影音出版发行的六张专辑中最畅销的一张,磁带编号为P-2015,由太平洋乐队伴奏。专辑里面收录的每一首歌都堪称李谷一的经典之作,该专辑还获得了1981年太平洋影音第一届云雀奖。
朱逢博《蔷薇处处开》:朱逢博是中国著名歌唱家,流行歌曲通俗唱法的探索先驱之一。这张专辑就是当年中国第一盒立体声磁带《蔷薇处处开》(磁带编号:PG-1)的高解析度无损的CD版本,里程碑式的地位,无可替代。同时,本专辑磁带是太平洋影音最受欢迎的专辑之一,专辑同名歌曲《蔷薇处处开》更是成为几代人的挚爱。
德德玛《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德德玛以独有的蒙古族曲风,低沉浑厚的嗓音特色在乐坛独树一帜。1978年,她在广州第十届广交会晚会上凭借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媒体也纷纷赞扬这个清新的、美丽的嗓音。专辑收录了《草原夜色美》《诺恩吉亚》等经典的蒙古族民歌,以蒙、汉语双音演唱,富含草原歌曲特色,带给您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特色。
《蒋大为独唱精选》:专辑收录了蒋大为成名之作《牡丹之歌》,更包含了如《北国之春》《草原之夜》等经典名曲。《蒋大为独唱精选》专辑录制于蒋大为黄金时期,由广东省歌舞团乐队伴奏。本专辑以原始开盘带转出,最新技术后期处理,还原最佳听觉效果。
殷秀梅《你的名字》:这张专辑巧妙地将独唱、乐队、合唱融为一体,共同塑造每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把殷秀梅的独特声线和精湛演唱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专辑制作汇聚了业界顶尖的音乐制作人,由国家一级作曲家杜鸣先生担任音乐总监,精心编曲与配器,确保音乐的精致与深度。著名录音师孙绍坚先生负责“拾音”、声场设计、声音还原、音色润和、声部平衡等关键步骤,使音乐质感达到极致。
郑绪岚《多情的土地》:专辑收录《红叶情》 、《多情的土地》等耳熟能详歌曲。《多情的土地》专辑录制于郑绪岚黄金时期,收录了歌手最佳的声音。本专辑以原始开盘带转出,最新技术后期处理,还原最佳听觉效果。
罗天婵《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磁带编号:PG-4),是中国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八十年代最具知名度的民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由罗天婵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演唱,并面向全国播放,一时间,在全国引起了强烈轰动,引起了一场民族音乐热潮。这次再版是第一次以高规格的碟片形式重现这张经典而优秀的专辑。
王洁实、谢莉斯《何日才相会》《笑比哭好》:王洁实和谢莉斯组成的男女声二重唱,是中国第一代的男女声重唱组合。上世纪70年代末,他们的二重唱从东北唱遍全国,出版10多盒录音带,合作歌曲达200多首之多。这两把悦耳的金嗓子彻底俘虏了一代人心。他们曾被称为八十年代黄金组合。王洁实和谢莉斯组合在太平洋影音有多个很受欢迎的专辑,《何日才相会》和《笑比哭好》是其中之二。
程琳《童年的小摇车》:程琳是当年中国歌坛的神童,1983年,太平洋影音出版了程琳的第二张专辑《童年的小摇车》,其中重新录制歌曲《小螺号》,专辑影响极大。有评论称程琳的唱法和邓丽君相似,是中国内地最早翻唱邓丽君歌曲的歌手,故赞誉她为“小邓丽君”。
朱晓琳《妈妈的吻》:拥有百灵鸟般嗓音的朱晓琳,一首《妈妈的吻》曾经风靡一时。收录这首歌曲的磁带专辑《歌林新苗朱晓琳》在1984年出版,销量已经超过240万盒,是当年的“销冠”。
沈小岑《请到天涯海角来》:沈小岑1982年在太平洋影音发行专辑《请到天涯海角来》这张专辑还获得了首届中国金唱片奖。专辑同名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也是国内第一批原创流行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新颖的配器,清新的唱法,歌曲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欢。唱火了美丽的西沙群岛,也唱红了沈小岑,也正是因为这首歌让沈小岑登上了198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邓韵《林中小路》:邓韵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歌剧中心的第一位中国学生,更是首位被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的中国歌唱家。这张专辑,是邓韵艺术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她改女中音前最具价值的录音。这不仅是一张音乐专辑,更是邓韵早期艺术成就的珍贵见证,在我国声乐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无可比拟的收藏价值 。
《臧玉琰独唱专辑》:臧玉琰是中国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中央乐团的独唱演员,以意大利美声唱法著称,擅唱中外抒情歌曲、歌剧咏叹调,善于运用恬静而富有诗情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高雅而感人,如诗人在欣赏者身边吟诵,是上世纪60-8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歌唱家之一。他演唱的《草原之夜》和《牧歌》等艺术歌曲曾引起音乐爱好者的强烈反响。太平洋影音出版的《臧玉琰独唱专辑》是他迄今为止唯一出版的CD唱片,鎏金系列首次以高解析度无损MQA-CD面市。
《孙家馨独唱专辑》:孙家馨是中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曾多次代表国家出访国外演出获得盛誉。1962年,孙家馨用中文首唱了苏联作曲家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1973年,孙家馨演唱的花腔女高音独唱作品《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引起了音乐界内外的强烈反响。她将很多外国歌曲的歌词译为中文,还向民间艺人、戏曲演员、曲艺演员学习,探索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演唱及声乐教学方法,著名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就是孙家馨的学生。《孙家馨独唱专辑》是目前孙家馨唯一的CD专辑,当中演唱西洋艺术歌曲和传统歌曲艺术效果媲美欧洲顶尖的同行,鎏金系列的MQA-CD是第一次以高解析度无损的质量出版。
魅力 · 合唱与清唱剧: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 清唱剧《长恨歌》,严良堃指挥:作为中国的第一部清唱剧,该专辑由太平洋影音专属录音师在十年内先后分三次录制完成,其中两次是将合唱团全班人马从北京请至广州,在太平洋影音公司自己的录音室内精心录制,成为中国音像业的壮举。该专辑出版发行后受到全国各个音乐院校、文艺团体和广大音乐爱好者与合唱艺术爱好者的重视和青睐,把它收藏作为示范教材和珍贵资料,对我国合唱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名家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教我如何不想他》是早期中国优秀艺术歌曲合集,其中歌曲的年份也是十分久远,最远的一首歌的作词作曲时间甚至能追溯到1913年。专辑中包含了刘秉义、魏启贤、臧玉琰等优秀歌唱家演唱,还包含了《睡狮》《热血歌》《故乡》等抗战时期的歌曲,表达了中国艺术家们对于国家遭受倭寇入侵的愤怒以及悲伤情感,唱出了对恶势力反击拼搏的精神,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李焕礼、吴其辉、王世光、贾宗昌《半个月亮爬上来》:银河四重唱组合是由当年中央合唱团的四位歌唱家杨焕礼、吴其辉、王世光、贾宗昌组成,是中国第一代的男声四重唱组合。后来从中央合唱团走出来的老泥车、八只眼等组合也是受这个组合的影响而成立。此专辑包括太平洋影音成立后出版的第五盒磁带《送别》(磁带编号:PG-5)和第六盒磁带《小船驶向远方》(磁带编号:PG-6)的内容,第一次以高解析度无损的形式再版。
悠扬 · 民族器乐:
闵惠芬《江河水》:这张专辑是太平洋影音成立后出版的第一个器乐录音,磁带编号:PM-1,是中国二胡大师闵惠芬第一张个人专辑(本专辑经过闵大师公子、指挥家刘炬亲自参与修订,具有权威性)。其中的《江河水》《二泉映月》《洪湖人民的心愿》等作品都是闵惠芬大师的首本名曲,由闵大师最好的搭档丁言仪先生扬琴伴奏,录音效果发烧,历史地位无可替代。
刘德海《大浪淘沙》:刘德海是琵琶演奏大师、当代琵琶演奏的代表人物,《琵琶新声》是太平洋影音成立后出版的第二张器乐录音专辑,磁带编号:PM-2,当中有刘德海大师于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合作的琵琶与乐队录音,《阳春白雪》和《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是刘德海大师在琵琶文武曲的典范。当时使用全新技法和形式录制演奏这批作品,具有开创性意义,不可复制。
《范上娥古筝独奏》:范上娥是我国杰出的古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在古筝艺术领域造诣深厚。本专辑堪称一部经典民乐曲目集,汇聚了《雪山春晓》《银河碧波》等多首传世佳作,是太平洋影音的镇店之宝之一。
《余其伟高胡独奏》:太平洋影音1983年为余其伟先生推出的首张个人专辑《粤乐新声——余其伟高胡独奏》,列入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原始母带开盘转录,以MQA-CD+蓝光CD的格式打破了传统CD16bit/44.1kHz的局限,达到了高解析度无损Hi-Res的播放效果。
鎏金系列的文化使命
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
在这个流媒体的时代,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犹如一座声音纪念碑,以MQA+Blu-spec技术为支点,以“技”的保存、“艺”的传播、“美”的延续的传承使命。
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霸王卸甲》专辑,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参数堆砌。当李光祖指尖扫过品丝,MQA捕捉到的不仅是乐音本身,更是琵琶面板共振时泛起的木质暖意;Blu-spec CD则让声场中精准定位,仿佛能触摸到楚汉沙场的尘埃。这种“科技人文主义”的制碟哲学,恰似为传统民乐定制的时光胶囊,让千年古韵在数字纪元获得重生。
来源:家电论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