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我去邻村相亲,女方表妹开门,问我是不是姐夫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7:34 1

摘要:我爹听了连连点头,毕竟在那个年代,男人到了25岁还没成家,村里人都会指指点点。

01

那是1983年春天,我刚从部队转业回来。

村里的张婶子看我这大小伙子又高又壮,就主动说要给我介绍对象。

「老王家的儿子今年都28了,再不娶媳妇可就晚了!」

我爹听了连连点头,毕竟在那个年代,男人到了25岁还没成家,村里人都会指指点点。

一个星期天,张婶子领着我坐着拖拉机去了邻村。

一路上我心里直打鼓,手心里全是汗。

「小王啊,人家姑娘叫柳青,比你小三岁,在供销社上班,文化水平高着呢!」

「家里就姐妹俩,爹妈疼得不得了。你等会儿可得规矩点!」

我不停地点头,手里攥着张婶子给准备的一盒糖,心里忐忑不安。

拖拉机停在一户青砖大院门前,我整了整身上唯一的一套像样的衣服,深吸一口气。

正想敲门,门却从里面开了。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探出头来,约莫二十出头的样子,白净的脸上带着几分稚气。

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张婶子,然后冲我笑着问:「你是不是姐夫?」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张婶子赶紧解围:「这是小王,来找你姐姐的。你姐姐在家吗?」

「哦,姐姐在里屋梳头呢。」她转身朝屋里喊,「姐,你相亲对象来了!」

02

进到院子里,只见一间平房外墙刷得格外干净,窗户上还贴着喜字剪纸。

这在农村已经算是很讲究的了。

不一会儿,从屋里走出来一个身材高挑的姑娘,穿着浅蓝色的确良衬衫,下身是一条黑色裤子。

她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耳朵上还戴着一对小巧的耳环。

与刚才开门的小姑娘不同,她的眼神里透着几分成熟和稳重。

这就是柳青啊,真好看。

我感觉自己的脸瞬间热了起来,手里的糖盒像有千斤重。

张婶子推了我一下,我才回过神来,赶紧把糖递过去:「你、你好,我叫王建国。」

柳青礼貌地接过糖,冲我浅浅一笑:「谢谢,我叫柳青。」

她的声音很好听,像清泉流过鹅卵石。

刚才开门的小姑娘凑过来,好奇地打量着我:「姐夫,你在哪里工作啊?」

「淑芬,别没大没小的!」柳青轻轻拉了她一下,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柳青的父母很热情,张婶子介绍完我的情况后,柳爸爸兴奋地跟我聊起了部队的事情。

柳妈妈则招呼我们吃她刚做好的点心。

相亲的氛围出奇的好,我的紧张感也渐渐消失了。

午饭后,柳妈妈提议:「青青,你带建国去村口的小河边走走吧。」

03

河边的柳树刚抽出嫩绿的枝条,春风拂过,像少女的长发轻轻摇曳。

我和柳青并排走着,中间却隔着一段距离。

「你是从部队转业的?」柳青开口问道。

「嗯,在部队待了三年,刚转业回来不久。现在在县里的农机厂上班。」

「哦,那挺好的。」柳青点点头,「是国家单位。」

在那个年代,能在国家单位工作是很多人羡慕的事情。

「你呢?张婶说你在供销社?」

「嗯,就在镇上的供销社,离家不远。」

聊了一会儿工作的事,我们之间的话题竟然枯竭了。

两个陌生人,就这样尴尬地走在河边的小路上。

正当我绞尽脑汁想找个话题时,柳青的表妹淑芬不知从哪冒了出来。

「姐夫,我姐姐什么都好,就是脾气有点倔,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哦!」

柳青的脸一下子红了:「淑芬!你怎么跟出来了?快回去!」

淑芬吐了吐舌头,一溜烟跑了。

柳青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我:「别理她,小孩子话多。」

「没事,其实我觉得她挺可爱的。」

「真的?很多人都嫌她太闹腾了。」柳青笑了笑,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一笑,仿佛打开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我们开始聊起了各自的家庭、兴趣爱好。

我告诉她,我爸妈就我一个儿子,以前还有个妹妹,小时候生病去世了。

她说她家姐妹两个,爸爸是农村小学的老师,妈妈在家务农。

「对了,你们家那只花猫好可爱。」我想起院子里看到的那只三花猫。

柳青的眼睛一下子亮了:「那是淑芬捡回来的,她给它取名叫『花花』,特别粘人。」

聊起猫,柳青一下子活泼了很多,她告诉我花花的各种趣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04

不知不觉,我们在河边走了一个多小时。

回到柳家时,张婶子和柳家父母已经聊得热火朝天。

看到我们回来,张婶子眨了眨眼睛,满脸暧昧的笑容。

临走时,柳爸爸拉着我的手说:「小伙子不错,以后有空常来玩。」

柳青送我们到门口,轻声对我说:「下周我休息,如果你有时间的话...」

她的话没说完,但我听懂了。

「我有时间!」我几乎是脱口而出,然后意识到自己的急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坐在回村的拖拉机上,张婶子兴奋地说:「看样子,你们挺合适的!」

我的心里像揣了只兔子,又期待又紧张。

05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骑着自行车去找柳青。

有时候是去她家,有时候是约在镇上的小公园。

每次见面,淑芬总会想方设法跟着我们。

「姐夫,你下次来能不能带点县城的点心啊?」

「姐夫,我听说县里的电影院在放《少林寺》,你能带我去看吗?」

柳青总是责备她:「淑芬,别没大没小的,人家还不是你姐夫呢!」

淑芬却撇撇嘴:「早晚的事嘛!」

我和柳青都会因为她这句话而脸红。

但不得不说,有时候正是因为淑芬的存在,冲淡了我和柳青之间的尴尬。

两个月后的一个周末,柳青主动提出要来我家看看。

我紧张地打扫了屋子,还特意去集市上买了新窗帘。

爸妈也早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当柳青穿着一条淡粉色的裙子出现在我家门口时,我爸妈的眼睛都亮了。

「好闺女,快进来坐!」我妈拉着柳青的手,把她让进屋里。

柳青很有礼貌地叫人,还给我妈帮忙择菜、洗碗。

吃完饭,我爸拉着柳青聊天,问她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叔叔,我希望将来能有个和睦的家庭,工作稳定,生活简单幸福就好。」

我爸听了连连点头:「好啊,好闺女!想得很实在。」

临走时,我妈塞给柳青一个小布包:「闺女,这是我给你准备的一点心意。」

柳青打开一看,是一对银手镯,顿时红了眼眶:「阿姨,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我妈握着她的手:「收下吧,就当是见面礼。」

送柳青回家的路上,暮色四合,田野里传来阵阵蛙鸣。

「你爸妈真好。」柳青轻声说。

「他们很喜欢你。」我鼓起勇气,牵起了她的手。

柳青没有挣脱,只是低下了头,但我能感觉到她的手微微收紧了一下。

我知道,我们之间的感情,在这个美丽的夏夜,有了更深的进展。

06

八月的一天,我正在厂里忙活,门卫老李急匆匆地跑来找我。

「建国,你家来人了,说是有急事找你!」

我心里一惊,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跑出去。

门口站着淑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姐夫!你快回家一趟,你爸...你爸病了,很严重!」

我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窜上来:「什么时候的事?」

「早上,我姐让我来找你的。她已经去你家了。」

我顾不上请假,骑上自行车就往家里赶

心里一遍遍地祈祷:爸,你可千万别有事啊!

到家时,院子里已经停着一辆拖拉机,几个村民正在议论纷纷。

我冲进屋里,看到爸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嘴角微微抽搐,右半边身子动弹不得。

妈在一旁哭得稀里哗啗,柳青正在安慰她。

「建国来了!」村里的老王头看到我,连忙说,「你爸突然不能说话了,右边身子也动不了,可能是中风了!」

中风!这个在农村几乎等同于死亡判决的病名,让我心里一阵发紧。

「已经找镇上的郎中看过了,建议马上送县医院!」

柳青走过来,拉住我的手:「建国,我已经和医院联系好了,咱们赶紧送叔叔去医院。」

我感激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和几个村民一起,小心翼翼地把爸抬上拖拉机。

我和妈、柳青一起坐在后面,陪着爸前往县医院。

在颠簸的路上,爸时而清醒时而迷糊,但每次睁开眼,都会用那只能动的左手,紧紧抓住我或妈的衣角。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亲情的珍贵

柳青一路上轻声安慰着我和妈,还不断用手帕擦拭爸额头上的汗水。

我偷偷看了她一眼,心里一阵感动:这姑娘,真的很贴心。

07

到了医院,医生确诊爸是脑血栓,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住院需要交押金,我摸了摸口袋,只带了不到十块钱。

正发愁时,柳青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建国,这是我的工资,你先用着。」

我犹豫着不敢接:「这怎么行...」

柳青塞进我手里:「别婆婆妈妈的了,快去交钱吧!」

办完住院手续,爸被推进了病房。医生说接下来几天是关键期,需要有人24小时陪护。

我和妈商量,决定一人白天、一人晚上。

柳青却主动提出:「阿姨,您年纪大了,不能熬夜。我来帮忙吧,我晚上陪叔叔,白天你们来。」

妈感动地握住柳青的手:「好闺女,怎么好意思让你这么辛苦...」

柳青笑着说:「没事的,阿姨。我和我们单位请了假,这几天都能过来。」

就这样,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晚上都是柳青守在爸的病床前。

有一次,我半夜去医院换班,看到柳青趴在床边睡着了,手里还握着一条湿毛巾。

爸醒着,用那只能动的左手,轻轻拍着柳青的肩膀,眼里满是怜爱。

看到我进来,爸用眼神示意我不要惊动她。

那一刻,我知道爸已经把柳青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08

经过两周的治疗,爸的病情稳定了下来。

虽然右边身子还是不太灵活,说话也有些含糊不清,但总算是保住了性命。

出院那天,柳青特意请了假来帮忙。

在回家的路上,爸坐在拖拉机上,目光一直追随着柳青的身影。

到家后,爸用那只能动的手,颤抖着从枕头底下掏出一个红包,塞给了柳青。

「闺女...谢谢...」爸艰难地说出这两个字。

柳青红了眼眶,连忙推辞:「叔叔,您别这样,我应该的。」

妈在一旁抹着眼泪:「好闺女,要不是你,我们老王家这次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那天晚上,柳青留下来帮忙收拾屋子,又给爸煮了医生推荐的饮食。

临走时,我送她到村口。

月光下,她的侧脸显得格外柔美。

「柳青,这次真的很谢谢你。」

她转过头,冲我笑了笑:「傻瓜,说什么谢谢。」

在那一刻,我鼓起勇气抱住了她。

柳青先是一僵,然后慢慢放松下来,靠在我的肩膀上。

「柳青,嫁给我好吗?」

这句话脱口而出,连我自己都有些惊讶。

柳青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点了点头:「好。」

09

父亲生病的这个意外,让我和柳青的感情突飞猛进。

我们决定在年底结婚。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母亲激动得直掉眼泪。

「儿啊,你可算是有媳妇了!柳青那闺女,真是上天赐给我们王家的福分啊!」

父亲虽然说话还不太利索,但眼里的高兴是藏不住的。

他用左手比划着,示意要给我们准备一间新房。

柳青家那边,岳父岳母也很支持我们的婚事。

「建国这孩子,我们看着很踏实,而且对青青真心实意的。」岳父拍着我的肩膀说。

只有淑芬对这个消息似乎不太高兴。

「这就要嫁人了啊...」她嘟囔着,「姐夫,你可要好好对我姐姐!」

我郑重地向她保证:「一定会的,我这辈子都会对她好!」

婚礼定在了腊月十八,按照当地的习俗,这是个黄道吉日。

整个秋天,我和父亲一起,在院子西边盖了一间新房。

村里的邻居们也来帮忙,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柳青经常带着自己做的点心来看我们干活,有时还会帮着刷墙壁、贴窗花。

每当这时,村里的婶子大娘们都会打趣道:「瞧瞧,这闺女多勤快啊,建国有福气咯!」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不好意思地笑笑,心里却美滋滋的。

新房盖好后,家里添置了新的家具:一张大床、一个衣柜、一套桌椅,还有崭新的棉被和床单。

虽然不算豪华,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体面的嫁妆了

10

腊月十七,按照习俗,这天我要去柳家接亲。

一大早,村里几户人家就借来了拖拉机,拉着我和几个年轻小伙子出发了。

拖拉机上挂满了红彩带,走在乡间小路上,引来不少人围观。

到了柳家,大门紧闭,淑芬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想娶我姐?没那么容易!先回答我的问题!」

这是当地的闹洞房习俗,新郎要回答各种刁钻的问题,才能接到新娘。

「我姐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苹果!」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家花花有几个爪子是白色的?」

这下我犯难了,我哪记得那么清楚啊。

「呃...三个?」我猜测道。

「错!是四个!罚你唱歌!」

于是,在众人的起哄下,我唱了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闹腾了大约半小时,柳家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当柳青穿着红色嫁衣,头戴凤冠,在父母的陪伴下走出来时,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低着头,面纱下隐约可见红扑扑的脸颊。

「新郎官,好好待我家姑娘啊!」岳母红着眼眶叮嘱我。

我重重地点头:「妈,您放心!」

临走前,淑芬紧紧抱住了柳青,小声啜泣着:「姐,你要常回来看我...」

柳青摸了摸她的头:「傻丫头,又不是去很远的地方,随时可以来看你。」

淑芬又转向我,一脸严肃:「姐夫,你要是敢欺负我姐,我饶不了你!」

我笑着答应:「遵命,小姨子大人!」

回村的路上,柳青靠在我的肩膀上,轻声问:「建国,你会后悔娶我吗?」

我握紧她的手:「这辈子,娶你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11

婚礼在村里的祠堂举行,乡亲们都来祝贺。

父亲身体还不太好,但他坚持要亲自主持儿子的婚礼。

他拄着拐杖,艰难但骄傲地宣布:「今天...我儿子...娶媳妇了!」

简单的话语,却包含了无尽的欣慰和幸福。

酒席上,村里人喝得热热闹闹,气氛其乐融融。

晚上,按照习俗,新房里挤满了前来闹洞房的年轻人。

他们起哄让我们表演节目、猜谜语、喝交杯酒...

折腾到深夜,人们才渐渐散去。

房间终于只剩下我和柳青两个人。

红烛摇曳,柳青坐在床边,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

我在她身边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柳青,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她点点头,脸上露出羞涩又幸福的笑容。

那一夜,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新房的地面上,映照出两个相拥而眠的人影。

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幸福,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第二天一早,按照习俗,新娘要给公婆敬茶。

柳青换上一身大红旗袍,端着茶,一一跪在父母面前。

「爸,妈,以后我就是这个家的一员了,请你们多多指教。」

母亲拉着她的手,眼含泪水:「好闺女,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了。」

父亲虽然说不出话,但眼里满是欣慰和认可。

从那天起,柳青就正式成了我家的一份子。

她很快适应了新家的生活,每天照顾父亲的起居,帮母亲做家务,还不忘去供销社上班。

村里人都夸我娶了个好媳妇,羡慕得不得了。

我常常在想,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好事,能够娶到这样一个贤惠又懂事的妻子。

12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幸福。

农忙时节,柳青会请假回来帮忙割麦子、插秧。

闲暇时,我们偶尔会去镇上看场电影,或者骑车到河边散步。

淑芬经常来我家串门,每次都会带些小吃或者自己做的手工小物件。

她和我们住在一起的时间比在自己家还多,常常一住就是半个月。

柳青笑着抱怨:「这丫头,成天往咱家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家的闺女呢!」

我却很喜欢这种热闹:「就当是提前体验有孩子的感觉呗!」

柳青红着脸白了我一眼:「想得美!」

1984年冬天,柳青告诉我她怀孕了。

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都欣喜若狂。

父亲虽然说话还不太利索,但那天他硬是断断续续地说了一整句:「我...要当...爷爷了!」

母亲更是激动得直跺脚:「老天爷保佑,我们老王家终于要有后了!」

怀孕期间,柳青继续工作,但我坚持每天骑自行车接送她。

「没事的,我自己能去。」柳青总是这样说。

「万一路上不舒服怎么办?现在你可不是一个人了!」我坚持道。

就这样,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准时出现在供销社门口,等着接她回家。

同事们都羡慕地说:「柳青,你家建国对你可真好啊!」

柳青总是骄傲地笑笑:「那是!我嫁得好!」

当她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时,我愈发小心翼翼地照顾她。

怕她吃不好,专门跑到集市上买最新鲜的水果;

怕她冷,大冬天给她买了两床新棉被;

怕她无聊,每晚都会讲笑话逗她开心。

岳父岳母也时常过来看望,每次都会带着各种补品和自家种的新鲜蔬菜。

这个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被全家人所期盼和爱护

13

1985年7月的一个闷热午后,我正在厂里忙活,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

「建国!建国!你媳妇要生了!」

是村里的王婶子,气喘吁吁地跑来通知我。

我扔下手里的活计,骑上自行车就往县医院赶。

一路上,心里既紧张又期待,生怕赶不上孩子出生的那一刻。

到了医院,看到母亲在产房外焦急地踱步。

「妈,柳青怎么样了?」

「进去快两个小时了,还没动静。医生说是头一胎,要耐心等。」

我在产房外来回走动,心里一遍遍默念:「老天保佑,母子平安!」

又过了约莫一个小时,产房的门终于打开了。

医生走出来,面带微笑:「恭喜,是个大胖小子,七斤六两!」

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谢谢医生!我媳妇呢?她还好吗?」

「产妇很坚强,一切正常,休息一会儿就能见面了。」

不久后,我终于见到了刚生完孩子的柳青。

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额头上还有汗珠,但眼睛里却满是幸福的光芒。

怀中抱着一个小小的襁褓,里面是我们的儿子,红扑扑的小脸蛋像个小包子。

我轻轻坐在床边,手指小心翼翼地触碰儿子的脸庞。

「他好小啊...」我喃喃道,眼眶有些湿润。

柳青虚弱地笑了笑:「傻瓜,所有的新生儿都这么小。」

我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柳青。」

她摇摇头:「值得的。你想好给他取什么名字了吗?」

我思考了一会儿:「叫王子昂吧,希望他的人生能够昂首向前。」

柳青点点头:「好名字。」

那一刻,看着妻子和儿子,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14

子昂的出生,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父亲的病情好转了不少,虽然右边身子还是不太灵活,但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话了。

每天,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抱着孙子,逗他笑。

「好孙子...像...爷爷...」父亲含糊不清地说着,眼里满是慈爱。

母亲也乐得合不拢嘴,整天忙着给孙子做小衣服、小鞋子。

「我们老王家有后了,老头子,你这病也该好利索了!」母亲常这样对父亲说。

淑芬更是把我家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一有空就跑来看小侄子。

「姐夫,子昂长得可真像我姐姐!」她抱着孩子,眉开眼笑。

「那是,随他妈,好看!」我笑着回答。

日子就这样平静而美满地流淌着。

子昂满月那天,岳父岳母带着满满一大包礼物来我家。

岳母抱着外孙,眼泪都掉了下来:「这孩子,长得真像小时候的青青。」

岳父拍了拍我的肩膀:「建国,你对我女儿好,我这心里就踏实了。」

我认真地回答:「爸,您放心,我这辈子都会对她好的。」

那天,我们在院子里摆了几桌酒席,请来村里的亲朋好友一起庆祝。

大家喝酒闹腾,其乐融融。

喝到兴处,村长举起酒杯,大声说道:「建国娶了个好媳妇,又生了个胖小子,这是老王家的福气啊!来,我们敬老王家一杯!」

父亲激动得老泪纵横,用左手颤抖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15

然而,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子昂满三个月的那天晚上,我正在哄他睡觉,柳青突然进来,脸色凝重。

「建国,我爸来电话,说我妈病了,挺严重的。」

我连忙问:「怎么回事?严重到什么程度?」

「具体情况不清楚,但听我爸的语气很着急。我想回去看看。」

「那你赶紧回去吧,孩子我来照顾。」

柳青摇摇头:「子昂还小,需要母乳。我得带着他一起回去。」

虽然有些担心,但我还是同意了:「那好吧,我请两天假,陪你们一起回去。」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家三口坐着拖拉机回了柳青的娘家。

到了岳父家,看到岳母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

「建国,青青,你们来了...」岳母虚弱地说道。

柳青急忙上前:「妈,您怎么了?」

「没事,就是有点不舒服...让你们担心了...」

岳父在一旁叹气:「你妈这病来得突然,前天还好好的,昨天就高烧不退,说胸口疼...」

我们赶紧把岳母送到了镇上的卫生院。

医生检查后,脸色变得严肃:「可能是心肌炎,需要马上转到县医院。」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全家守在医院里。

柳青寸步不离地照顾母亲,同时还要照顾三个月大的子昂。

看着她憔悴的脸庞,我心疼不已,但又无能为力。

一周后,岳母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医生说需要长期休养。

「建国,」柳青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歉意,「我想在家里多照顾妈几天。」

「当然可以,你安心在这边照顾阿姨,孩子我带回去。」

柳青摇摇头:「子昂还小,离不开我。我想...我和子昂先留在这里,等妈好些了再回去。」

我犹豫了一下:「那...好吧。不过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就这样,柳青和子昂留在了娘家,而我一个人回到了村里。

16

起初,我每周都会抽空去看望柳青和孩子。

每次去,都会带上一些自家种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柳青总是很高兴见到我,子昂也会咿咿呀呀地向我伸出小手。

「爸爸想你了,宝贝。」我抱起儿子,亲亲他的小脸蛋。

柳青会靠在我肩膀上,轻声说:「我也想你。」

但随着时间推移,家里的农活越来越忙,加上厂里的工作,我去看他们的频率渐渐减少了。

有时一个月才能去一次,有时甚至更久。

每次去,都能明显感觉到子昂对我的陌生感增加了。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主动向我伸手,而是躲在柳青身后,怯生生地看着我。

「子昂,来,爸爸抱。」我蹲下身,向他伸出手。

但他只是摇摇头,紧紧抓着柳青的衣角。

柳青安慰我:「孩子小,见你少了,有些不习惯。多来几次就好了。」

我点点头,却感到一阵说不出的失落。

岳母的病情时好时坏,每当我提出让柳青和孩子回家时,总会遇到各种理由:

「妈妈这几天又不太舒服了...」

「子昂最近有点感冒,等好了再说吧...」

「家里农忙,我得帮忙一下...」

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柳青和子昂在娘家的时间越来越长。

到了1986年春天,他们已经在柳家住了将近半年。

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老王家的儿媳妇不回来了?」

「可不是嘛,带着孩子回娘家,一去不回...」

「这建国也真是的,自己的媳妇都管不住!」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感到一阵阵心酸和无奈

17

那年春节前夕,我决定去把柳青和子昂接回家过年。

带上了父母准备的各种年货和礼物,我再次前往柳家。

没想到,刚到柳家门口,就看到院子里停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旁边站着一个陌生男子。

他大约三十岁出头,穿着整洁的制服,正和淑芬说说笑笑。

看到我来了,淑芬有些尴尬地打招呼:「姐夫,你来了...」

我点点头,目光却盯着那个陌生男子:「这位是...」

淑芬介绍道:「这是李工程师,县里农机站的,最近在我们村指导工作。」

李工程师友好地伸出手:「你好,久仰大名!」

我疑惑地握了握他的手,心想:他为何久仰我的大名?

进到屋里,看到柳青正在厨房忙活,子昂被岳父抱在怀里。

看到我,柳青有些惊讶:「建国,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我心里一沉:以前,她看到我总是欣喜若狂,现在却像是见到了一个不速之客。

「快过年了,我来接你们回家。」我故作轻松地说。

岳父插话道:「建国啊,马上就过年了,路上不方便。要不,今年就让青青和子昂在这边过?」

我看向柳青,希望她能为我说句话,但她只是低下头,没有表态。

就在这时,李工程师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自然地坐在了柳青旁边的椅子上,对岳父说:「王叔,不用送了,我明天会过来取那套设备的。」

岳父点点头,然后介绍道:「建国,这是李工程师,在县里农机站工作。青青前段时间孩子生病,多亏了他帮忙联系了县医院的专家。」

李工程师谦虚地摆摆手:「这都是小事,举手之劳。」

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我突然感到一种被排除在外的疏离感。

那顿饭,我吃得心不在焉。

柳青和李工程师不时交谈,谈论着一些我不太了解的话题。

子昂也不知何时,已经会喊「李叔叔」了,而对我这个亲生父亲却始终保持着距离。

饭后,我找了个机会和柳青单独谈话。

「柳青,我们回家过年吧。父母很想你和子昂。」

柳青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建国,我...我想再留一段时间。妈妈的病还没完全好,我不放心...」

「那已经快半年了!村里人都在议论我们...」我有些激动。

「你在乎的是村里人怎么说,而不是我和孩子过得好不好吗?」柳青反问道。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最终,我失落地离开了柳家,独自一人回到了村里。

那个春节,我家的饭桌上少了两个人,气氛异常沉闷。

父亲时不时地看向门口,似乎在期待孙子和儿媳的到来。

母亲默默地擦着眼泪,不停地询问:「青青真的不回来过年了吗?」

我只能苦笑着安慰他们:「妈,柳青的母亲病得不轻,她不放心...等过完年我再去接他们。」

来源:看俺老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