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12月28日,北京市政府宣布了一件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选择采购国产操作系统红旗Linux,而不是当时全球霸主微软。
2001年12月28日,北京市政府宣布了一件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选择采购国产操作系统红旗Linux,而不是当时全球霸主微软。
这件事不仅让微软“面子挂不住”,也让国产软件第一次站上了中国市场的舞台中央。
要知道那时候微软在全球可牛气了,Windows系统几乎垄断市场,还打赢了反垄断网,正是意气风发。
微软反垄断案中比尔·盖茨听证会录像
想着来中国也能轻松拿下订单,直接甩出“霸王条款”:XP系统不打折,还必须捆绑安装Office一起买,不然就涨价。
没想到北京市政府不吃这一套,转头选了刚冒头的红旗Linux。气得微软直接发文攻击招标结果,说北京买的软件是“低能产品”。
其实那几年微软的垄断已经让国内挺焦虑了。当时全国90%以上的电脑都装Windows,说白了就是我们用啥软件、怎么用,基本被老外牵着鼻子走。
这时候开源的Linux进入中国,就像打开了一扇新门。Linux系统免费开源,大家可以自己改代码、做定制,特别适合政府、企业这种需要自主可控的场景。
中科红旗、中软等企业瞅准机会,赶紧基于Linux开发国产操作系统,想着既能打破垄断,又能分一杯市场羹。
2002年,微软三号人物蒙迪亲自来华谈判,想重新拿回市场。可他们还是带着老心态,觉得中国离不开他们,谈判中各种施压,甚至留下一句激怒众人的话: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太差,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国家之一。
这次谈判失败,微软只能灰溜溜撤退。
这也让红旗Linux迎来了短暂的黄金期,市场份额一度涨到15%左右。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国产操作系统终于能站起来了。
可惜好景不长,红旗Linux生态不完善的短板暴露出来,跟目前华为鸿蒙PC遇到的情况一样。虽然技术上不差,但能用的软件太少,导致用户用起来麻烦。
2013年,中科红旗解散,曾经的“国产骄傲”黯然退场,让人挺唏嘘的。
2008 年微软搞了个“黑屏事件”,突然对盗版Windows用户搞屏幕锁定,一下子让大家意识到,核心技术在别人手里太危险了,必须搞自己的操作系统。
这时候国防科技大学站了出来,他们承担的国产操作系统项目已经搞了多年,于2009年开发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算是给国产操作系统扳回一局。
还有个有意思的插曲,次年,也就是2010年,一位WPS研发团队的成员觉得表格办公软件还有创新空间,干脆自己创业,搞出了个云表平台。
这平台首创“表格编程”,让不懂代码的人也能通过画表格、拖控件来开发软件,特别适合企业定制化需求。
常用的文字编辑器,应用于工作中有诸多问题,例如,多人协同、权限管理、流程审批、数据统计等,通过它内置功能一键解决。
它现在已被超过30万家企业使用,开发出多样化的工业级管理系统,例如ERP、WMS、MES、进销存、薪资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等,算是从另一个角度打破了国外软件的垄断。
你看,这二十多年的博弈,有失败有挫折,但也让我们明白: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只能自己埋头苦干。
虽然现在Windows还是主流,但银河麒麟、统信UOS、鸿蒙等国产操作系统已经慢慢起来了,云表、钉钉、企业微信等国产软件也在细分领域站稳脚跟。
就像那句老话——“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国产操作系统、软件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在为未来的那“赢一次”铺路。
更多精彩,评论区见。
来源:河北志愿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