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颜值”转化成“产值” 凉山花经济正“一路生花”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8:16 1

摘要:“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最近的凉山,百花绽放,繁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鲜花经济的热度持续攀升。连接“诗和远方”的花经济,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最近的凉山,百花绽放,繁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鲜花经济的热度持续攀升。连接“诗和远方”的花经济,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凉山的花卉产业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传统的种植、销售,到育种、研发、种植、销售等逐渐形成完整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把“颜值”转化成“产值”,推动全产业链生态蓬勃发展。

科技育种别样强

花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花卉培育研究尤显重要。在裕隆回族乡西昌千姿兰园农业有限公司兰花培育基地的恒温恒湿智能化温室里,一株株“试管”中的兰花幼苗正茁壮成长。

据了解,西昌千姿兰园农业有限公司是以兰花产业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企业。公司专注于迷你文心兰、卡特兰、石斛兰等特色兰花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在克隆组培室,一株株种苗在塑料瓶内茁壮成长;在育苗大棚,成百上千株兰花苗舒展着墨绿色的叶片;在成品大棚,兰花进入开花期,红的、粉的、黄的、白的,竞相绽放,姿态优美大气。

“2017年,我们来到西昌裕隆回族乡试种,发现在这里生长的兰花品质更好、花期更长、花色更艳,所以我们当即决定在西昌扎根。”据西昌千姿兰园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明俊介绍,依托凉山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公司建成近两百亩兰花种植基地及千余平方米标准化组培实验室,已培育百余种兰花品种,拥有“梦香”“兰香宝贝”“千姿兰园”等知名商标,其中“梦香®迷你文心兰”以独特香型与精致花型蜚声国际,成为全球园艺市场的明星产品。其中以“梦香”系列为核心品牌,凭借卓越品质与文化内涵赢得市场认可,年销售额持续走高。

种花经济别样红

走进西昌市花卉现代林业园区,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争奇斗艳。目前,西昌市花卉现代林业园区有天喜花卉等27家龙头入驻,培育引领50余家本地花企、专合社发展壮大。

西昌鲜绿种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大花蕙兰繁育生产基地、四川省重点龙头企业,自2004年扎根西昌,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年产盆花约50万盆。岁末年初的年宵花销售旺季,其高品质大花蕙兰便会成为市场“宠儿”,发往成都、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我们是2004年来到西昌落户的,主要种植大花蕙兰,目前是销往全国各地。”西昌鲜绿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平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西昌作为繁育生产基地的选址地,是因为西昌光照、气候条件好。这些兰花的出花率一般都在四枝到五枝甚至七八枝。每盆花基本上也都能卖到七八十块钱。“2024年,我们整个的销售收入是2500万,2025年,我们一方面是把生产搞好,另一方面则是拓展销路,和西昌的这些企业连成一片。通过线上渠道把花销售到全国各地,乃至销到国外去。”

花卉产业的繁荣,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让众多花卉企业发展壮大,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像鲜绿种业这样的企业,从花卉种植、养护到包装、运输,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快凉山花卉产业集群建设,多年来,凉山充分借鉴利用荷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长期与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学院、安祖园艺等科研院校和世界知名花企交流合作。并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技术,发展花卉电商、直播带货等营销新模式,畅通消费信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花卉销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花艺”之路别样新

在凉山的多个花卉市场,记者看到,色彩缤纷的鲜花受到了各年龄层消费者的喜爱。他们或选购一束束鲜艳的玫瑰,或挑选一盆盆生机勃勃的绿植,用来装点自己的生活环境。花卉消费已经从节日特定的行为逐渐转变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显示出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提升和花卉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西昌小渔村寻着花香走进一家花店,推门而入竟别有洞天。老板陈伟介绍,这是一家新花店,而这里的“新”其实有多层含义。

在信息时代,人们更倾向于便捷、高效且充满互动性的购物体验。陈伟敏锐地察觉到了电商直播,这一新兴的销售渠道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于是,55岁的他毅然决定踏上创新之路。“在社交平台记录养花技巧和心得,花店开业前,已经从新媒体端获得了不少关注,院子里还设计了很多巧妙的小场景,直播的时候也会吸引很多人观看购买。”陈伟说道。

“我是通过直播刷到这家超市的,第一次来就觉得这里的花卉品种特别多,价格也很亲民。我喜欢通过这种自选方式,自由地搭配。这里的花卉品种也特别丰富,我都来过好几次了,每次来都能让我挑选到满意的花!”市民郑清瑛兴奋地告诉记者。

通过网络直播,陈伟将花卉的美丽展现给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昌的花卉文化,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他的花卉超市让传统的花卉自选超市焕发出新的活力,每月的销量达5000盆。同时,他还巧妙地将陶艺和卡丁车项目融入其中,为顾客提供了更丰富的娱乐体验。通过“花卉+体验”模式,将传统零售升级为沉浸式文旅空间,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打卡。

在陈伟看来,“花经济”得有东西赏,也得有东西带走。而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和互联网结合,另一方面要抓住年轻消费群体。“高颜值、新事物,又可以提供轻松的参与感。”他表示,花店像是一个减速带,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表达情感的地方,“在这里实现情绪价值的转化。”

产权专利别样香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凉山州花卉主要集中在凉山州中部安宁河谷,以西昌为代表,西昌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是“中国花木之乡”“中国高档盆花种植区”。

那么,如何让“花经济”“花品牌”在凉山更加芳香四溢?

对此,西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昌花卉产业发展,把花卉产业列入西昌“3+2”特色发展产业,突出高档盆花、鲜切花等特色优势,全力打造国际、国内花卉知名品牌,创新发展“花卉+特色农业”“花卉+乡村旅游”“花卉+文化产业”等花卉经济,加快构建现代花卉全产业链,让花肥、花盆、花架、物流、电商、花艺、劳务支出、土地流转、合作社分红等花卉关联产业各环节共享花卉经济红利,助农增收成效不断显现。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州花卉种植面积3万余亩,累计创建1个省级现代林业园区(西昌市花卉现代林业园区)、1个州级现代林业园区(西昌现代林业景观植物园区),建成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大棚300万平方米、组培室9000平方米。年产各类盆花11400万盆,鲜切花4000余万支,园林绿化苗木5000余万株。

全州花卉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品30余项,花卉品种达到300余种,以红掌、大花蕙兰、彩色马蹄莲、文心兰等自主研发品种为代表的特色花卉,在世园会、花博会、农博会等大型展会荣获国家级金奖、银奖80余个。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3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荷兰、美国、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带动全州花卉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从鲜花种植到销售,再到产业链逐步完善布局,凉山的“花经济”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未来,凉山将继续深化花卉产业的改革和创新,推动花经济全产业链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让“颜值”更好地转化为“产值”,让“美丽经济”持续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凉山州林草局供图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