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刚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祝民进,手握知名钢企入场券,最终却选择回到家乡邻水,这是为何?
祝民进是一名有着事业编制的企业员工。
他的编制在广安市邻水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地点却在四川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以来,像祝民进一样拥有此类“双重身份”的年轻人,邻水已有23人。
祝民进(右)与同事操作设备并记录数据。
这是广安市针对企业人才难引难留问题,在邻水县试点探索“带编入企,双向进入”改革的探索性实践。
要把人才引进来,就要给人才吃下“定心丸”。
2024年,刚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祝民进,手握知名钢企入场券,最终却选择回到家乡邻水,这是为何?
“离家近,专业对口又有编制保障,让我坚定了报考‘县引企用’岗位的决心。”祝民进介绍,这个选择背后,有着他的现实考量:既获得了事业编制,又能全力投入企业研发生产,践行所学。
这家专注3D打印金属粉末的科创企业,曾受困于粉末氧含量超标的技术瓶颈。
祝民进一入职,就开启了“双线学习”模式,在该公司首席科学家的远程指导下,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白天,他跟着老师傅调节优化喷吹雾化工艺参数;晚上,他研读相关检测标准文件。
祝民进(右)与同事操作设备并记录数据。
前后忙碌、反复调试半个多月,他主导的工艺优化方案将一款主要产品的氧含量控制在了万分之三以下。“调节雾化压力就像烹饪控火候,差一丝就会打破平衡,影响粉末品质。”说起专业,这位年轻工程师眼里闪着光。
同年7月奔赴企业的,还有潘润东。这个曾纠结于“进体制还是闯市场”的农学硕士,如今兼具“双重身份”——邻水县植保植检站引进人才、四川黍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育种负责人。
5月6日,在邻水县城北镇小鱼滩村,近30亩油菜试验田里,潘润东俯身查看油菜豆荚长势,衣领和衣角处沾着未干的泥土。
潘润东在查看油菜豆荚长势。
“既要操作智能人工气候箱,又要挥锄头挖田地。”潘润东的成长轨迹,折射出“县引企用”人才的复合型蜕变:从单纯技术员进阶为既懂育种又通管理的“田秀才”。
招人难,留人难,工资吸引不来人才,工作地点难以留住人才——这是邻水县初创企业的通病。
“月薪8000元招育种研究生,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四川黍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蒋飞算过细账:通过“县引企用”政策,政府承担基础薪资,企业仅需支付绩效工资,一年节省用工成本数万元。
潘润东在实验室操作仪器。
“这种‘编制在县、服务在企’的模式,让初创企业能用三分之一的成本获得急需的专业人才。”四川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陈傅明坦言,“这解了我们企业的燃眉之急。”
专业人才带编走进田间地头、车间实验室,不仅缓解了县域企业引才困局,还为企业注入了发展动能——
对于四川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祝民进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突破,还推动了公司环境质量体系完善,并参与重要项目研发,即将统筹三个部门;
对于四川黍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潘润东助力企业打造技术桥梁,让企业更有底气攻关种源“卡脖子”难题,将品牌打得更响。
县引企用,三方受益。对人才,编制托底,让他们敢放手攻克企业技术难题,以实践加速能力提升;对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拥有“创新外脑”,既解决技术难题又推动价值链发展;对党委政府,通过缓解企业引才留才难、复合型人才难以培养等问题和矛盾,集聚企业创新发展力量,实现拼经济、助企业、储干部、育人才多重效果。
“该政策形成了‘人才蓄水池’效应。”邻水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股负责人介绍,这不仅体现在数量积累上,更通过产才融合和服务闭环,为县域经济提供了“即需即用”的人才支撑。
【全景视野】
邻水县聚焦工业、农业、金融管理等重点企业,通过摸排形成装备制造、经果种植等9类企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采取高层次人才由县上招引、企业使用、共同管理的模式,安排人才驻企服务至少2年,期满后可双向选择脱编留企或返回对口县级部门工作。
岳池县则瞄准乡村振兴需求,推行“县引村用、岗编分离”,将乡镇空闲事业编制整合后,锁定专业引才入村。引进人才编制由县人才服务中心单列统管,在村工作5年后,根据工作需要,可到相关事业单位工作。
背后折射的是广安市坚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据统计,全市现有人才队伍48.75万人,现有全职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硕士、博士人才2382人,柔性引进院士13人,培育“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12人。
广邀天下英才。广安市先后推出“科技创新24条”、人才新政3.0版等政策,聚力支持企业引进培育各类优秀人才,聚力优化企业人才发展生态。
拿出“真金白银”政策包——
对企业引进到广安进行科技攻关或成果转化的顶尖人才(团队),根据其科技含量、成果转化产能及效益、产品市场需求度等因素,采取“分级分类、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
对企业引进“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给予最高300万元安家补助;对企业引进培育年薪30万元(税前)以上,并在广安市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优秀人才,连续3年给予定额奖励。
推出人才服务“全家桶”——
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副高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人才,优先推荐申报市级以上重点人才计划(项目);
其配偶有工作意向,符合就业条件的,协助推荐就业;
其子女需就读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的,根据子女户籍或居住地所在区域,由属地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就近入学;
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小平故里英才卡”,优享医疗健康等专属服务。
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广安正着力构建创新创业新高地,通过政策供给放大引才留才新优势,不断厚植引才留才的沃土,让人才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彼此成就,书写城市蓬勃发展、人才梦想绽放的精彩华章。
记者手记
这是一场引领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的实践。
在“岗编适度分离”政策框架下,邻水县和岳池县,分别探索出的“带编入企,双向进入”与“岗编分离、县引村用”两种模式,通过编制资源的灵活配置,破解了县域经济中企业引才难、乡村留才难的双重困境,为人才振兴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编制从“铁饭碗”到“资源池”,已成为吸引人才的“柔性杠杆”。这些机制还强调了服务期满后可双向选择留企或返岗,避免人才“一引了之”,同时配套了“真金白银”的多重保障。
这也让我们看到,当编制流动打破体制围墙,实验室与田间地头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县域“引才难、留才难、用才难”困局有所缓解,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生态逐渐形成。人才更能实现专业价值,城市经济也因人才“双向奔赴”愈发活跃。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