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2025年5月10日23点在成都自杀去世,账号已交由亲友管理”“对方想要勒索130万元人民币……人已经被逼死了”,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的这番言论,曾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无数网友揪心、愤慨,为“逝者”惋惜。然而,剧情却迎来惊人反转。成都锦江公安5月13
□谢书灿(湖南科技学院)
“于2025年5月10日23点在成都自杀去世,账号已交由亲友管理”“对方想要勒索130万元人民币……人已经被逼死了”,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的这番言论,曾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无数网友揪心、愤慨,为“逝者”惋惜。然而,剧情却迎来惊人反转。成都锦江公安5月13日凌晨发布的警情通报显示,这一切竟是18岁博主孙某自编自导的闹剧,其虚构“自杀离世”及“被敲诈勒索”等信息,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已被立案调查。(5月13日 《人民日报》)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意味着关注度,也意味着潜在的经济收益。一些网红为了快速获取流量,不惜剑走偏锋,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孙某此次自导自演“自杀离世”,还精心设计“被勒索”情节,一人分饰多角色在评论区互动,将公众的善良与同情心当作吸引流量的筹码。当真相大白,人们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愤怒——公众的情感被肆意践踏,网络空间的信任基石也在一次次被这类虚假信息冲击。
从法律层面看,孙某的行为并非“恶作剧”那么简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触犯刑法,面临更严厉的制裁。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试图通过违法手段博眼球、求关注的行为,都终将为自己的“玩火”付出代价。
此类事件的危害,远远超出事件本身。一方面,虚假信息的传播会浪费大量公共资源。当“自杀离世”“被勒索”等消息传出,警方需要迅速介入调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核实真相;另一方面,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会被严重削弱。当“狼来了”的故事不断上演,人们在面对真实的求助信息时,难免会产生怀疑和犹豫,这将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错过最佳救援时机,让网络空间陷入信任危机。
网红自导自演闹剧的背后,折射出“流量至上”的畸形价值观。在网红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部分人被流量带来的名利冲昏头脑,错误地认为只要能吸引眼球,就能收获粉丝、实现商业变现,从而将道德和法律抛诸脑后。从虚假摆拍到编造悲惨身世,从恶意炒作到无底线营销,这些行为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也给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
要遏制这类乱象,需要多方共同发力。短视频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重要载体,必须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审核机制。对于涉及自杀、死亡、犯罪等敏感信息,要进行严格核查,提高内容发布门槛,对违规账号采取封禁、限流等措施;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而作为网红群体,更应该守住底线,明白流量的获取不能以牺牲道德和法律为代价,只有输出优质、真实的内容,才能赢得网友的长久支持。
网络空间的清朗,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共同维护。网红“是小念噢”自导自演的闹剧,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博主在追逐流量的道路上,千万别在法律边缘“玩火”,因为一时的流量狂欢,换来的可能是法律的严惩和公众的唾弃。唯有坚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才能在网络世界行稳致远。
来源:红网·红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