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搏”出彩|科技创新大会上的“年轻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8:47 1

摘要:一位是“90后”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羽;另一位是“80后”安徽省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总裁王启岁。

央广网合肥5月13日消息(记者 周然 见习记者 刘浩)5月12日,安徽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发言环节有两位年轻面孔的科技工作者备受关注。

一位是“90后”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羽;另一位是“80后”安徽省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总裁王启岁。

5月12日,贺羽在安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言(安徽新闻联播图)

央广网记者梳理发现,生于1992年的贺羽已在量子产业路上“摸爬滚打”了十年。

2009年,17岁的贺羽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在校期间,量子科技领域知名科学家杜江峰院士的一场学术报告会打开了贺羽的创业“量子”门。

2016年,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致力于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等技术和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

“我们将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情壮志,矢志不渝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受表彰的代表贺羽发言时说,国仪量子成功交付了首台商用离子阱量子计算机,推出首台AI顺磁共振波谱仪,用量子精密测量赋能各行各业,不断推进量子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和高端科学仪器的国产化建设。

5月12日,王启岁在安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言(安徽新闻联播图)

比贺羽年长8岁的王启岁,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化学博士后。

2013年,29岁的王启岁进入国轩高科,成为一名工程师,在岗位上,他致力于新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电池产业化及智能生产线建设,开发出高安全性、长寿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磷酸盐复合材料动力电池产业化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作为受表彰代表,走上发言台,他表示,锚定构建以材料科学和数字科学为基础的能源科学体系,这一技术创新战略目标,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化学储能电池量大关键技术领域,选定4个重点攻关方向,有组织开展8项重点攻关,全力打造技术护城河。

贺羽所代表的是量子产业,王启岁代表的是新能源动力产业,在这两项赛道,安徽一直是“领跑选手”。

有权威报告指出,安徽是我国量子企业最多的省份。其中合肥的“量子大道”就集聚了30余家量子科技龙头企业,涵盖量子计算、通信和测量三大领域,形成了全国最密集的量子产业生态圈。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安徽也是走在前列。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安徽省以44.48万辆的汽车产量登上了第一,江苏省位居第三,湖南和河南首次冲进了前十强。同时,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也是全国第一。

电池、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件”,“三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愈发成熟。在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涵盖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材料、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

贺羽在量子科技领域“开疆拓土”,王启岁在新能源赛道“攻坚突围”,而他们的故事,恰是安徽新兴产业崛起的缩影。

5月12日,安徽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为了给科技创新“添柴加火”,今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提质增效(2.0版)的意见,其中提出突出招才引智。加强与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衔接,优化实施省人才政策,引进培育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在本次大会讲话时强调,当今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矢志创新,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倾听企业呼声,做实为企服务,当好科技工作者的“后勤部长”。

来源:安徽科技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