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强化校园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近日,成都市大邑县北街小学联合大邑县公安局、大邑县应急管理局、大邑县教育局应急管理科,开展了一场“全流程、多场景、实战化”的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本次活动通过“政校协同、部门联动、专业指导”模式,有效
为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强化校园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近日,成都市大邑县北街小学联合大邑县公安局、大邑县应急管理局、大邑县教育局应急管理科,开展了一场“全流程、多场景、实战化”的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本次活动通过“政校协同、部门联动、专业指导”模式,有效检验了校园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师生们的应急反应能力,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学部署,实战模拟彰显成效
演练筹备阶段,为确保演练达到预期效果,学校召开行政会议,以最高标准筑牢安全防线,系统制定《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专项实施方案》。方案构建了完善的宏观指挥体系,将各环节操作标准精确到分钟级,并建立“指挥中枢—区域网格—责任单元”三级联动机制,保障全校演练工作高效协同推进。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肖菊就演练工作提出三点要求: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演练要求严格落实;做好全方位准备,保障演练全程安全;持续优化方案细节,切实提升演练实效。
演练开始前,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防灾减灾专题培训,深入学习演练方案。安全办副主任曾操详细讲解地震危害、预警信号识别和应急疏散规范,结合案例演示避震与疏散要点,确保教师掌握知识技能,同时明确各岗位在指挥调度、秩序维护等环节的职责分工,为演练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此外,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视频教学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地震避险知识,讲解疏散路线及注意事项。各楼道广告屏循环播放防灾减灾应急知识宣传内容。
当日中午,警报声骤然响起,全校师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位于一、二楼的学生在老师指挥下,按照既定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至操场。三、四楼的学生则立即启动“就地避险”程序,迅速蹲伏于课桌下方进行躲避。待警报解除后,各班老师即刻组织学生沿预定路线撤离,向操场疏散。在楼梯转角等关键位置,值守教师全程值守,不断提醒学生“靠右通行、保持间距、不要回头”,全力保障疏散过程安全有序。
学生抵达操场后,各班迅速集结成队,全体学生保持下蹲姿势,以防余震影响。各班教师现场清点人数,并逐级上报至年级分管领导,年级分管领导汇总统计后向演练总指挥报告。
总结提升,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学校安全副校长陈杨对本次演练进行全面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师生们在疏散过程中表现出的规范、有序、高效,再次强调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要意义,希望全体师生时刻保持安全警惕,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学习生活。
演练结束后,参与指导的大邑县公安局、大邑县应急管理局、大邑县教育局应急管理科对本次应急疏散演练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学校演练组织严谨规范、环节衔接紧密,师生应急响应迅速、行动有序,展现出良好的应急素养。
同时,各部门提出了建议:希望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设计更具针对性的疏散引导方案;在日常教学中,多开展趣味性的应急知识小课堂、主题班会,巩固师生应急知识;定期复盘演练,不断优化应急预案,为校园安全再加码。
“本次演练是北小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多部门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生动实践。”北街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应急管理体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师生生命安全,筑牢校园安全“铜墙铁壁”。(图/文 成都市大邑县北街小学)
来源: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