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记者对话一同救人的网约车司机:“没感觉自己干了啥大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9:33 1

摘要:5月10日这天是星期六,早上6点左右,烟台网约车司机王涛照例出门跑车。大约8点10分,两名十八九岁的男性乘客在约定地点上了车。报手机号尾号,确认行程,按照导航提示路线行驶。一切正常。

5月10日这天是星期六,早上6点左右,烟台网约车司机王涛照例出门跑车。大约8点10分,两名十八九岁的男性乘客在约定地点上了车。报手机号尾号,确认行程,按照导航提示路线行驶。一切正常。

1分钟后,其中一名乘客突发心梗休克,同行另一名乘客姜昭鹏紧急施救。王涛迅速联系医院,和交警部门报备后,以90-100公里/小时的车速,一路打着双闪,按着喇叭,连闯6个红灯,将15分钟的行程压缩至7分钟,最终及时抵达烟台山医院,发病同学得到了救治。

几天后,“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的话题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平时没时间刷短视频的王涛漏掉了这条消息,直到网约车群里有人提醒:“你上电视了!”

今年40岁的王涛这才意识到,原来那一天,自己做了一件“大事”。

“122电话是多少”

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子,没有任何异常地上了车,谁能想到后面的事情呢?

回想那一天,王涛仍旧觉得不可思议。两位学生上车后,他目视前方正常驾驶着车辆。事后查看行车记录仪才发现,后来发病的学生将手机放在右侧衣服口袋里后,面露困意,缓慢倒在了姜昭鹏身上。

以为同学在玩闹,姜昭鹏目视前方也未警觉,只是顺势将手搭在了同学的身上。“(想)给他一点温暖吧。”王涛猜测。几秒钟后,行车记录仪中出现一声清晰的碰撞声——同学突发抽搐,一只脚碰在了中控上,四肢随后蜷缩起来。

“不对,他翻白眼了!”姜昭鹏发现异常,边说边对同学进行“掐人中”急救。

“十八九岁的孩子怎么会出现危及生命的状况呢?完全想象不到。”王涛这样想着,按照职业规范,问姜昭鹏:“咱们是去医院还是去考场?”

“我还要考试。”姜昭鹏说,“先去医院吧。”

“那你修改下终点。”王涛提醒。

“不好,他没有呼吸了!”姜昭鹏叫出声。

不到5秒钟的时间内,情况突然变得紧急。后来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视频里,王涛显得镇静果断,思路清晰。提醒姜昭鹏对同学实施急救后,他先拨打了120告知车内乘客情况危急,随后与122接线员进行了一场干脆利落的对话,得到了“可以闯红灯”的批准。

视频是经过剪辑的。被剪辑掉的片段里暴露了王涛慌张的一面。他反复对120接线员说着:“122电话是多少?”重复了无数遍。

7分钟生死时速的另一种可能

暴露慌张的细节还有很多。

其实提醒姜昭鹏实施急救时,他心里想的那句话是,“你抓紧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这是网约车司机岗前培训的内容,被他刻进了脑子里,形成了肌肉记忆。危急状况下,脱口而出是,“你抓紧时间进行紧急抢救”。幸运的是,姜昭鹏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学生。

其实拨打120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和医院方沟通,请对方提前做好准备,在急诊室门口等待。谁料电话拨通后,接线员向他确认,是否需要救护车服务时,他几乎在1秒钟内思考了“从医院开车到我身边,再把患者抬到车上,开到烟台山医院,得耽误多长时间啊”这个问题。拒绝掉救护车后,他将沟通对接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太紧张了。”他说。

到达医院后,他对后排的姜昭鹏说:“你别动,我去叫大夫。”没表达出来的信息是,“你继续做急救”。好在姜昭鹏听懂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直到担架抬来,医生接手才停止。

冲进医院大厅后,他直冲着保安喊:“麻烦您赶紧叫人,我车上有个乘客不喘气了!”保安手指着抢救室。“我找不到,你赶紧去叫!”他大喊。保安见状一路小跑着去找医生。

“不知道找谁,没遇到过这么大的事啊。”王涛事后说。

事发4天后,他仍严谨地复盘着每一个细节,反复还原、琢磨和每个人的每一句对话,似乎仍在脑海里对自己进行着苛刻地审判:当时还有没有一种更优方案,为抢救生命再多争取几分钟时间呢?

“我得出去跑车了”

急救室传来消息,患病同学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已转入ICU。

“我的工作就做完了呀。”松了一口气的王涛这样想。他这才开始考虑自己的事情,打电话给交警部门,为刚才的闯红灯、超速行为补上应有的流程。按规定,他需要在系统上传患者病例,于是他去询导台询问了护士,确认无法立刻拿到病历后,决定先去干活。

“我那会儿都没感觉自己做啥大事,坦白说。”他回忆,“我得出去跑车了。”

跑车过程中,患病同学的家属打来电话,询问“孩子的手机找不到了,是不是落在车上了”。他又返回医院,和随后赶到的学生班主任一起在车上仔细寻找,没能找到。

“我有行车记录仪,不用着急,回头我查一下记录仪,看一下放哪了。”跟家属交代好后,他再次出门去跑车。没过多久,他在行车记录仪视频回放里看到了患病学生将手机放进衣服口袋里的动作,于是赶紧告知家属。

收到家属回复的“已找到”的信息,他想,“这样就完事了”。一天已过去一半,他继续接单。

几天后,王涛的世界被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充实。

5月14日下午,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电话被数次打断。在这一刻,他无法否认,只有初中文凭的自己确实变成了热点新闻当事人。这一天,他一边在外跑着车,一边抽时间耐心应对着外界发生的一切变化。

但回到5月10日那一天,他仍感到那只是日复一日忙碌生活中突发了一个小插曲。那天他清晨6点出门,深夜11点半到家,遵循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做了每件事,没有生命在他面前消失。

“一切正常。”他说。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