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后,商家0佣金入驻、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百亿补贴、“超时20分钟全额免单”一系列福利大礼包彻底点燃市场情绪。作为防守方的美团、饿了么也不甘示弱,高手过招,招招凌厉。这场外卖大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升级。
导语:
如果翻开2025年上半年,国内商业大事件一览,“外卖大战“必须高高挂在榜单前列。
2月11日,京东外卖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正式进军外卖市场。
随后,商家0佣金入驻、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百亿补贴、“超时20分钟全额免单”一系列福利大礼包彻底点燃市场情绪。作为防守方的美团、饿了么也不甘示弱,高手过招,招招凌厉。这场外卖大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升级。
作为新入局者,京东外卖上线不到两个月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60天走过美团4年多走过的路。十年间寸功未进的万亿外卖市场,终于迎来了最大变量。
而就在战况胶着的当下,昨日,京东集团交出了一份堪称定心丸的一季度报,不仅各项核心指标超出预期,更向市场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京东完全有能力、有底气在外卖市场打出一片新天地。
主笔 / 佳佳;文章架构师 / 村口有牛;出品 / 巨头财经
01 刘强东站在业务一线,那个“高增长”的京东又回来了5月13日,京东集团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财报信息点很多,为大家做了一点归纳:
· 一季度,京东集团收入为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
· 一季度,经营利润为105亿元,相较于同期的77亿元增长了36.8%;经营利润率为3.5%,较去年同期的3.0%有所提升;
· 一季度,零售业务收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16.3%;京东物流业务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11.5%;新业务方面,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8.1%;
· 一季度,京东集团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了连续6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20%。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数和订单量,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
翻译一下就是:
① 京东正在全面提速。核心业务指标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达到同期大盘增速3-4倍,领跑行业;
② 京东的“肌肉”更结实了。营收利润双双在涨,且利润增长得更快,这不是靠简单烧钱换取的,而是真正有质量的扩张;
③ 京东第二增长曲线开始生效。新业务18.1%的增速,加上外卖等创新业务的突破,京东的多元化发展已见成效。
简单来说,京东不仅跑得更快更稳,还找到了持续加速的新方法。而这份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2022年底,刘强东以一封内部信宣告京东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危急,随后京东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低价战略回归、组织架构调整、供应链效率优化……
这些动作迅速反映在财报上,那个高增长的京东又回来了!
02 重回行业第一梯队,第一个完成弯道后踩油门的电商平台过去几年,中国电商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内卷和停滞。
2022年,成立仅7年、主打全网最低价的的拼多多,营收突破了1000亿元,并在次年市值首次超过阿里巴巴。随后,一场席卷全行业的价格战正式拉开序幕,低价成为各个电商平台最高优先级任务。
各平台在低价战场短兵相接,营销费用水涨船高,行业利润率断崖式下跌。更严重的是,过度价格战扭曲了市场秩序:大量白牌商品充斥平台,品质投诉量激增;品牌工厂在低价挤压下举步维艰;商家陷入"不参加活动等死,参加活动亏死"的两难境地;带货主播们接二连三塌房......恶性竞争将市场参与者们拖入一场没有赢家的消耗战。
身处漩涡中的京东也未能幸免。2022年,京东的收入增速在一季度首次跌破20%,到二季度再度跌至个位数。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刘强东对京东战略聚焦、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强调和纠偏,包括:强调成本、效率、体验的经营理念,聚焦供应链建设和用户服务升级,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与腾讯、快手合作拓展流量入口,对员工连续8次加薪,投入100亿住房保障基金,推出“春晓计划”等等。
对内坚决降本增效,对外坚守用户体验,2023年,京东用数据证明,它仍然是行业最具韧性的玩家之一。在万亿级体量的基础上,京东的增速依然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四个季度从1.2%加速到3.6%,全年实现营收10847亿元。
今年2月,有消息称,2024年抖音电商GMV约为3.5万亿元,超过了京东。
但据最新财报反推,2024年京东GMV应该在4.2-4.6万亿左右。再考虑到京东自营模式的低退货率,以及抖音电商流量模式下的相对高退货率,京东的实际GMV应仍位于行业前三。
相比之下,阿里电商增长放缓,拼多多面临消费升级挑战,可以说,京东是全行业第一个完成了过弯之后,继续踩下加速油门的电商平台。
最关键的是,这种增长势能,让京东有足够的资本去探索新业务,而外卖,正是其下一个关键战场。
03 京东外卖的底气更足了,有足够战略资源打赢这一仗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比重升至22.6%。另一项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92亿人,约占网民整体的五成左右。
如此巨大的市场和需求,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而市场和消费者也期待搅局的“鲶鱼”重塑行业生态。
京东在财报声明中也表示,京东从核心零售出发,向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拓展,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怎么看,京东都有不得不入局外卖的理由。
· 外卖是典型的高频、刚需业务,能够极大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粘性。京东过去主要依赖3C家电等低频消费,而外卖的加入,可以补齐其消费场景,形成“高频带低频”的生态闭环;
· 从流量层面看,京东App活跃用户超5.8亿,用户消费能力强,看重品质保障,是品质外卖的潜在用户,通过将外卖入口嵌入京东 APP 首页,京东能够实现流量的高效转化;
· 此外,京东的核心能力在于供应链和物流,且早已在即时零售领域布局京东到家后又升级为京东秒送,拥有成熟的本地化配送网络。外卖业务可以在组织基因之上进一步激活这些基础设施价值,甚至反哺主站电商业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京东做外卖并不是说以抢占竞对市场份额为战略目的,而是基于对自身用户需求的满足和自身能力的丰富,零售各个业务之间的协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是创新业务探索的一小步,更是整个集团生态协同的一大步。
04 60天走完了美团4年的路,四大差异化优势做外卖,京东是认真的。
自2月推出外卖业务以来,京东用60天突破了日订单1000万单大关,走过美团4年多走过的路。
昨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CEO许冉在谈到外卖业务时表示,京东外卖日单量预计很快突破2000万单,相当于基本追平了饿了么十多年达成的水平,放在整个互联网周期,也是相当惊艳的关键战役。
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京东外卖的四大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定位:品质外卖
与美团、饿了么主打性价比不同,京东外卖从推出就聚焦品质外卖市场,0佣金和长期低佣金扶持政策吸引品质堂食商家入驻及活跃度,首创行业最严格的商家入驻审核标准和管理制度,确保食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供应链深度整合能力
京东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能够实现从采购、仓储、配送到售后的全链路管理。不仅能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供应稳定性,还能以最快速度送到用户手上。
骑手保障和物流能力底层是相通的
京东一直以来注重员工的福利和保障,这种理念也延续到了外卖骑手身上。尤其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二选一的保障措施,吸引骑手加入,提升配送稳定性。同时,京东自建物流网络覆盖广、配送效率高,合单配送形成“外卖+即时零售”复合配送生态,摊薄单均配送成本。
用户流量侧的生态协同
京东庞大的用户体量和流量入口,可以实现用户在不同业务之间流转和留存,而京东恰好可以发挥其在3C、商超、医药等领域的优势,打造差异化服务,实现生态协同效应。
更重要的是,电商零售等主力业务板块的净利润增长,为外卖业务带来的亏损提供了缓冲空间。与此同时,外卖与电商零售业务、物流业务等所产生协同价值正在显现。
05 巨头财经的思考,“又好又便宜”的底层是“脏苦重深”京东零售的品牌主张是“又好又便宜”,也是其核心战略的体现,强调商品的丰富性、物流的高效性、服务的优质性和价格的实惠性。
新外卖大战才进行两个月,已然出现全新格局,京东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在现有业务增长已经开始全面提速之后在流量端口的破局。
这一战为什么备受瞩目,且得到比某头部流量平台更显性的成果,那是因为京东的血脉里,是有打硬仗、打呆仗基因的。
历史上京东每一次战略破局,干的都是苦活、重活、累活,而这是它「又好又便宜」的基石。
至少从目前的势头来看,京东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源,来完成这场关键战役。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