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抗癌突破!汕大团队“纳米导弹”精准摧毁肿瘤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20:01 1

摘要:汕头大学医学院青年科研团队历经3年、5000小时攻关,成功研发“铂光智疗纳米导弹系统”,以创新技术突破传统铂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耐药性瓶颈,相关成果获国际权威认可并进入临床转化阶段。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全球每年新增的2000万癌症患者带来曙光,更标志着靶向

汕头大学医学院青年科研团队历经3年、5000小时攻关,成功研发“铂光智疗纳米导弹系统”,以创新技术突破传统铂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耐药性瓶颈,相关成果获国际权威认可并进入临床转化阶段。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全球每年新增的2000万癌症患者带来曙光,更标志着靶向纳米治疗技术迈向新高度。

1. 靶向锁定:系统搭载曲妥珠单抗智能导航,通过抗体工程精准识别HER-2阳性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实现“分子级制导”,避免传统化疗“误伤”健康组织的弊端。

2. 光控激活:创新构建光敏剂“智能开关”,利用近红外光(730nm)穿透深部组织并触发药物释放,实现治疗时空精准控制。团队通过D-A-A分子策略,将铂配合物吸收波长从传统紫外光区大幅延至近红外一区,突破光照深度限制。

3. 协同增效:有机铂纳米载体通过马来酰亚胺—巯基共价键修饰,提升药物稳定性与细胞摄取效率(达3.4倍)。光激活后,铂类药物与光动力效应协同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动物实验中HER-2阳性肿瘤抑制率高达96.4%。

科研基础:团队近年在SCI一区发表7篇论文,并获发明专利保护,技术路径经同行评议。

临床前景:与香港企业签订百万级研发协议,预计3年内进入临床试验。项目指导教授倪文秀深耕金属基抗癌药物领域,其团队此前在锇配合物抗癌研究中已获国际专利,为此次突破奠定基础。

横向对比:类似技术如钇90微球(肝癌治疗“核武器”)已验证靶向放疗可行性,而汕大团队将光控与化疗结合,进一步拓展精准治疗维度。

尽管成果显著,仍需关注:

临床转化风险:纳米药物的长期毒性与免疫原性需严格验证,光疗设备普及性亦可能影响应用场景。

适应症局限:当前数据集中于HER-2阳性肿瘤,对其他癌种疗效待进一步研究。

汕大团队以“纳米导弹”撕开抗癌治疗新突破口,其科学价值与产业潜力不言而喻。若临床转化顺利,或将成为继PD-1抑制剂、CAR-T疗法后的又一里程碑。正如团队负责人颜镒朗所言:“我们不仅要造‘大炮’,更要让它只打‘敌人’。”——这或许正是精准医疗时代的终极答案。

来源:二哈爱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