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快评|女装尺码越做越小,买件衣服咋就这么难?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20:51 1

摘要:打开衣柜满是衣服,却总感觉“无衣可穿”;网购十件退货九件,留下那件仍不合身;周末商场跑断腿,不是价格贵的肉疼就是设计反人类......不知道从何开始,买件合心意的衣服,成了人们当下面临的日常难题。

纵览新闻评论员 牛可心

打开衣柜满是衣服,却总感觉“无衣可穿”;网购十件退货九件,留下那件仍不合身;周末商场跑断腿,不是价格贵的肉疼就是设计反人类......不知道从何开始,买件合心意的衣服,成了人们当下面临的日常难题。

消费者“买衣难”的背后是服装行业生态恶化、供需错配与消费需求升级等多重矛盾交织的结果。在电商与直播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商家陷入低价爆款恶性竞争。为压缩成本,企业简化质检流程、使用廉价面料,甚至抄袭爆款设计,原创品牌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部分商家将服装成本控制在售价的10%—20%,绝大多数利润都砸在了买流量和刷好评上,最后形成了“低质—低价—高退货”的闭环。

此外,越来越小的尺码和反人类设计也让消费者在选购衣服时无所适从。打开电商平台,搜索女装就会发现,一些网红店女装最大只做到M码;标着XXL的短裙腰围只有60厘米。要知道,《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国内20-24岁女性的平均腰围在72.8厘米,整整差了12.8厘米。除了网店,线下女装越做越小似乎也已成为潮流,成人女装逐渐向“童装化”转变。女装越做越小,绝非偶然。商家深谙消费心理,知道“穿衣显瘦”是许多女性的购买驱动力。于是,他们将尺码数字越标越小,刻意制造出“穿小码等于时尚”的假象,通过贩卖焦虑吸引消费者下单。

设计同质化与爆款依赖使得消费者选择有限。反人性化设计泛滥,上衣过短、裤长拖地、功能性口袋缺失等设计层出不穷,模特展示图依赖极端姿势制造虚假效果,普通身材消费者难以适配。与此同时,电商平台算法偏好爆款,商家跟风抄袭成常态,原创设计被边缘化。消费者发现首页推荐款式大同小异,甚至出现同一件衣服在不同店铺售价相差数倍的现象。当行业陷入“比谁更烂”的恶性循环,消费者自然难买到好衣服。

衣服的本质是为人服务,而非让人去适应衣服。面对“买衣难”的困境,技术革新、标准完善、理性消费倡导、审美多元化等破局方向值得期待。只有当整个行业真正回归到“衣服服务于人”的本质,建立起透明化、标准化的生态,才能真正缓解消费者“买衣难”的现实困境。

来源: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