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拥有149万粉丝的18岁网红“小念”的账社交号发布声明称,小念已于前一日晚在成都“自杀离世”,账号交由亲友管理。
5月11日凌晨,某音平台一则突如其来的“讣告”视频引爆网络。
拥有149万粉丝的18岁网红“小念”的账社交号发布声明称,小念已于前一日晚在成都“自杀离世”,账号交由亲友管理。
消息一出,全网哗然,粉丝纷纷悲痛悼念。
然而,这场看似悲情的“死亡事件”,却在短短两天内迎来惊天反转……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来和学爸一起探究一下这背后的故事吧。
01
小念是一名年仅18岁的颜值博主。
她平日里就是在某音上发布一些个人的唯美视频,在全网拥有粉丝149万。
从视频来看,她长相甜美,乖巧,很有邻家女孩、校园女神的气质,很多粉丝也将其视作白月光。
然而,5月11日凌晨,小念的账号突然发布一则讣告视频,称小念于5月10日晚在成都自杀去世,其账号已交由亲友管理。
对于自杀原因,“亲友“也在评论区补充了细节:是有人想要向小念勒索130万人民币,巨大的压力生生逼死了她。
亲友还透露,小念留下的遗书和手机聊天记录“触目惊心”。
看到这些信息,网友们的愤怒被彻底点燃,他们纷纷指责勒索者的恶行,要求警方一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还小念一个公道。
与此同时,不少网友猜测,小念自杀可能还因为她长期遭受黄谣的折磨。
原来,小念走红后,麻烦也接踵而至。
2022年,她凭借 “领养你的呆傻云女友” 这条视频一夜爆火,之后的古风、二次元视频更是让她的粉丝量一路飙升。
然而,人红是非多,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开始打起了她的主意。
他们将小念的视频下载后,搬到其他平台,还配上暗示性极强的低俗文案。
比如,小念一个日常拍猫的视频,被盗用后配上了不堪入目的文字,这条视频的播放量竟高达 60 多万,评论区里全是各种污言秽语。
从2023 年开始,网友们发现小念的作品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往阳光可爱的她,开始变得阴郁。
在那时的视频文案中,小念这样写道:“快乐是奢侈品,我好像弄丢了它”。
再看她近半年更新的视频,超过四成都是阴郁的风格,最近的视频里,她的胳膊和腿上还出现了不少伤痕,这似乎也印证了她正遭受着痛苦的折磨。
一时间,网络上满是对小念的哀悼和对造谣者的讨伐。
大家都希望能为这个可怜的女孩做点什么,于是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要求严惩那些伤害小念的人,让逝者得以安息。
02
然而,事情很快迎来了反转。
5月13日,成都锦江公安发布警情通报,称11日民警通过电话及视频连线确认,小念并未自杀。(警情通报原文,图片可下拉查看)
12日,民警前往外省与其本人见面,展开调查。
查明了小念是因一时冲动,故意编造“自杀离世”的虚假信息发布到网络,并冒充亲友在评论区自导自演跟评。
这一行为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已经被依法立案调查。
而对于小念自称曾被网民造谣辱骂并勒索财物的说法,她本人表示情况确实存在。
但她未转账并将对方拉黑删除,也没有报过警,有关情况公安正在进一步核查中。
从11日发讣告称人自杀离世,到12日热度飙升全网哀悼,再到当日晚些时候警方透露人没事,13日发布确切的警情通报。
这起事件的发展属实让人意想不到,堪称史上一绝!
所谓的自杀离世,是小念自导自演的剧本!
自己造谣自己死亡,这样的行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可当学爸深挖了一下小念此前的事迹,发现这一切不过情有可原。
此前,小念就曾与一个网名为 “鱼鱼” 的女生产生过纠葛。
鱼鱼在2023年3月份分手前就发现男友和小念关系暧昧,但因为小念是网红,她觉得小念应该看不上男友,所以就没在意。
分手后,来她去前男友租的房子收拾东西时,发现自己的很多裙子,尤其是昂贵的洛丽塔裙都不见了。
起初她以为是搬家弄丢了,可偶然间发现小念来看自己的主页,这让她留了个心眼。
经过查看,她发现小念视频的背景与前男友的房间一模一样,IP 地址也在那里,而且自己丢失的裙子还出现在小念其他平台的视频中。
于是,鱼鱼认定是前男友偷了裙子送给小念,小念还知情。
愤怒之下,她发布了爆料帖,控诉前男友和小念诋毁自己、偷裙子的行为。
帖子中还提到,小念和前男友经常打电话来恶心她,造她黄瑶、说一些诋毁她的话,甚至在电话里进行不堪的言语挑衅,
那段时间鱼鱼甚至因这些事情陷入抑郁,一度想不开。
小念曾炮制谣言,将恶意的触角伸向鱼鱼,上演过类似的闹剧。
如今这场“自杀”的荒诞剧,不过是其过往行径的 “复刻升级”,看似离谱至极,却也暗藏着其行事风格的脉络。
而早在小念去世的消息广泛传开之时,她那拥有一百多万粉丝的账号已经被封禁。
百万粉丝的号作没了,曾经力挺她的粉丝也因她消费同情心转而唾弃她。
落得这个下场,终究是她自酿的苦果,怨不得旁人。
03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么个好端端的人广而告之自己死亡的假消息?
警情通报中没有透露小念如此做的确切原因和目的,只说是“一时冲动”。
但回溯小念的网红生涯,答案或许藏在流量逻辑中。
近年来,“卖惨博同情”已成部分网红的财富密码:
编造凄惨身世、伪造绝症诊断、甚至谎称自杀,只为收割关注。
小念深谙此道——从“治愈系白月光”到“伤痕少女”,她不断调整人设,迎合网友的共情欲。
此次“假死”闹剧,不过是赌一把更大的流量,却因漏洞百出自毁长城。
网红经济的光鲜表皮之下,透露出的内里是浮躁与虚无。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这场闹剧中,网友的善意成了被利用的工具。
此前“小慧君虚构性骚扰”事件中,当事人靠卖惨涨粉百万,而真实受害者却因舆论反噬维权艰难。
小念的闹剧再次印证:每一次虚假共情的狂欢,都在挤压真实苦难的生存空间。
当一个18岁女孩认为“死亡”是获取关注的合理手段时,我们不得不反思:
是谁将她的价值观扭曲至此?又是谁在为此买单?
网络世界需要流量,但不应以人性为代价。
唯有让理性回归、让责任落地,才能避免下一个“小念”在流量迷途中迷失自我。
毕竟,真实的生命无法“复活”,而公众的信任,经不起一次次“狼来了”的消耗。
来源:墨问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