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蛇颈龙是最著名的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蛇颈龙其实指的是蛇颈龙目(Plesiosauroidea)之下的蛇颈龙亚目,它们的特点就是小脑袋、长脖子,纺锤形的身体以及四个桨形的鳍状肢,这是对于海洋环境的高度适应。
蛇颈龙是最著名的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蛇颈龙其实指的是蛇颈龙目(Plesiosauroidea)之下的蛇颈龙亚目,它们的特点就是小脑袋、长脖子,纺锤形的身体以及四个桨形的鳍状肢,这是对于海洋环境的高度适应。
蛇颈龙亚目的名字来自于蛇颈龙属(Plesiosaurus),它也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命名的蛇颈龙类动物,化石的发现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学家及化石猎人玛丽·安宁(Mary Anning)。蛇颈龙属最终于1824年由古生物学家科尼比尔(Conybeare)命名。
图注:玛丽·安宁,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图注:完整的蛇颈龙化石,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蛇颈龙的体型并不算大,体长约2.87至3.5米之间,生存于距今1.99亿至1.92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时期。由于研究方式方法的不断进步,关于蛇颈龙的复原一直在变化,但基于多具完整的化石,它的复原差异又不算大。
图注:蛇颈龙与潜水员的体型对比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复原蛇颈龙基本上复原图和复原模型,模型又分为可以把玩的玩具和用于博物馆展示的科学复原雕像。如果要评选最好的蛇颈龙属复原雕像,必须是卢森堡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Historie Naturelle in Luxembourg)中的蛇颈龙科学复原,其由著名的10 tons工作室制作。
图注:卢森堡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这具蛇颈龙科学复原的脑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嘴巴边缘向外伸的圆锥形长牙齿看上去相当恐怖,还有头顶上一对幽灵般的淡蓝色眼睛。蛇颈龙的脖子细长,身体宽大,两侧长着四个用于游泳的鳍状肢。
在颜色上,10 tons工作室采用了灰蓝底色,背部及脑袋上又布满了米色的斑块及斑点,增加了模型的生物感。在制作上,蛇颈龙的科学复原许多部分都是通过3D建模和3D打印来完成,为了固定和加强模型整体,里面焊接有钢架结构,防止外力的撞击。
别看这个蛇颈龙雕像的尺寸并不算大,但是科学复原的价格大约在几十万美元,价钱也是相当高的。
虽然10 tons 制作的蛇颈龙属模型并非最真实还原的蛇颈龙,但却是最好的蛇颈龙模型,其中不仅仅有对于古生物化石的复原,更有对于古生物复原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摄影:Rasmus Sigvaldi
图片来自10 tons工作室官网及维基百科,侵删
来源:My先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