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 月 12 日,中美在日内瓦发布《联合声明》,为持续 40 天的 “超级关税战” 按下暂停键。美国将取消 91% 的对华加征关税,暂停实施 24% 的 “对等关税” 90 天,仅保留 10% 的基准税率。这一调整意味着,特朗普政府 4 月初发起的 “全面对等
5 月 12 日,中美在日内瓦发布《联合声明》,为持续 40 天的 “超级关税战” 按下暂停键。美国将取消 91% 的对华加征关税,暂停实施 24% 的 “对等关税” 90 天,仅保留 10% 的基准税率。这一调整意味着,特朗普政府 4 月初发起的 “全面对等关税” 政策已实质性转向。
这场谈判的结果,展现了美方在现实压力下的策略性妥协,美方通过 “90 天暂停期” 为自己创造台阶:既保留 10% 基准关税维护 “对等原则” 的颜面,又通过取消额外关税换取中方暂停稀土出口管制等非关税措施。中方 “以规则反制霸权” 的博弈艺术,正成为全球贸易秩序重构的关键变量。
这段时间,全球都在审视一个关键命题:为何中国在关税战中非但没有被击垮,反而越打越有韧性?我们来看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路透社记者在上海郊区的机器人仓库里看到了震撼一幕:数十台人形机器人正高效完成折叠 T 恤、制作三明治等复杂任务,每天运行 17 小时生成海量数据用于自我训练。这种 “用更少投入做更多事情” 的创造性,正是中国科技突围的缩影。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已与美国持平甚至领先,尤其是在传播、商业化与制造技术方面形成独特优势。如华为昇腾 910C 芯片性能虽逊色于英伟达 H100,却通过 Chiplet 封装技术实现国产替代,CloudMatrix 384 集群更被定位为 NVL72 的替代品,无论好不好用,国产的意义太重大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 2024 年产销突破 1000 万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不仅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更通过技术输出改写行业规则。法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联合会会长克劳德在参观某车企生产线时,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教给他们的了。”
俄罗斯学者克谢尼亚・邦达连科博士在《中国青年网》的访谈中指出:“中国宏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强大缓冲器。”2025 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12.4 万亿元,家具、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 18.1% 和 19.3%,农村网络零售额达 6697.5 亿元。这种由消费升级和数字化驱动的增长,让中国经济拥有了 “抗压减震器”。
义乌外贸企业将万圣节用品转销土耳其、意大利,厦门企业通过 “中国设计 + 东南亚制造” 模式降低成本,这些灵活调整让中国外贸在对美出口下降 21% 的同时,对东盟出口逆势增长 20.8%。中国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使其在全球供应链动荡中成为最可靠的基地之一。”
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卡住了美国军工产业链的 “咽喉”—— 每架 F-35 战斗机需 400 公斤稀土材料,而中国掌控全球 83% 的稀土加工能力。当美国 F-47 战斗机因缺稀土部件停产后,五角大楼不得不启动 90天应急储备,这让世界看清:高端制造业对中国资源的依赖远超想象。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犯了结构性错误:美国对华出口的农产品可替代性强,而中国对美出口的机电产品难以被其他国家取代,这种不对称依赖,最终迫使美国在谈判桌上让步。
正如 WTO 总干事伊维拉所言:“中美关税战的破局,不仅对两国重要,更对世界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博弈,中国用七年时间向世界证明:真正的大国底气,源自内生的创新力、市场的韧性和战略的定力。在全球化逆流中,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新动能 —— 这,或许就是外国人眼中那个 “不怕关税战” 的中国的真正魅力所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资料引用:
央视新闻(2025):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媒评论文章称 中国的科技开始处于领先水平
环球时报(2024):法国人来中国惊讶地发现: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教他们的了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俄罗斯学者:中国经济韧性足 俄中科研与产业合作机遇多
央视网(2025):“数”读多领域“捷报” 中国经济向前“进”有支撑、底气足
中华网(2025): F-47 战斗机停产与 90 天应急储备:五角大楼的 “生死倒计时
新华网 (2025):美国关税战之害的世纪警示
人民网 (2025): 焦点访谈 | 突围拓展多元市场,中国外贸企业 “两条腿” 跑出广阔新天地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社会新闻,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关注我,不迷路。
来源:市井觅食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