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挖掘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助推山东产教深度融合及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举办山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活动将借鉴“高端智库看山东”系列调研行成功举办的经验,邀请高水
编者按:为进一步挖掘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助推山东产教深度融合及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举办山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活动将借鉴“高端智库看山东”系列调研行成功举办的经验,邀请高水平专家及媒体走进高职院校,深度调研把脉、精准建议施策,助力职业院校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和标杆。2025年5月14日—15日,山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走进临沂科技职业学院。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4日讯5月14日,山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专家团走进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专家实地走访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其亮点成果引起专家高度评价。该校智能制造系秉承“产业驱动,双链融合,多元育人”的教育理念,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包装工程技术等9个高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1个3+2贯通本科试点专业。
近年来,智能制造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科研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与哈工大工业机器人集团、深圳尔必地智能技术公司、中国包装协会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目前拥有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金属材料检测、安全技术仿真实训中心等45个校内实训室,初步形成了集教学、培训、双创、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型、开放式校内实训平台,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莱茵科斯特、菲尼克斯、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深圳尔必地智能技术公司、奇瑞汽车、山东临工、山东中瑞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3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师生能力提升提供坚强的保障。
服务企业“智改数转”,构建高水平专业群
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推临沂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系致力培养服务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于临沂市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链,形成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群,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等专业建设,培养工业设计与虚拟仿真、智能制造集成应用、工业数据采集、工业数字孪生等适应产业升级和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针对临沂产业现状,聚焦中小企业“智改数转”过程中的痛点、堵点,为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与企业共建专业 把课堂搬进企业生产车间
因产而兴、随产而行设置包装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之初紧密对接山东亚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临沂本地包装企业,联合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及多家包装企业,开发工作手册式教材7本。依据岗位技能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实践的时间差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实施了三阶段教学方法,第一学年25%的时间在企业学习,进行行业认知,了解专业设备及基本工艺流程,激发对软包装专业的学习兴趣;第二学年50%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实现“真任务、真场景、真过程、真产品”的教学;第三学年100%的时间在企业学习,以最快的速度达到顶岗工作要求,学生毕业即是熟练工人。
协同创新产业赋能 打造科研服务团队
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着力完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临沂市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市级平台建设,推进山东省高端磨料磨具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创新服务基础得到显著提升。积极参与企业科研创新,累计完成各类省市级项目申报24项。其中,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绿色低碳汽油机缸体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工程项目“基于数字化设计协同的定制家居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工程项目“精密磨削用陶瓷结合剂CBN超硬磨具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临沂市产学研合作专项“高等级公路路面侧成型铣刨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以及横向课题“陶瓷结合剂CA磨具开发与产业化”等5个项目获批立项。
下一步,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将坚持“以产业思维办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紧贴产业需求,做实产教融合,为新工科插上科技翅膀,为企业注入智能的活力,努力培养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闪电新闻记者 冯诗惠 韩彦兵 报道
来源:悦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