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清风拂沃土 廉韵润村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22:07 1

摘要:清晨,阳光洒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江那镇芦柴冲村“清风亭”的牌匾上,熠熠生辉。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亭中,芦柴冲村党总支书记李天丽指着亭内廉洁宣传栏上的玛瑙壁画,向群众讲述“从容沉稳、弃糟取精”的廉洁寓意:“建‘清风亭’就是要让廉洁乡风浸润人心,引导大家知廉倡

清晨,阳光洒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江那镇芦柴冲村“清风亭”的牌匾上,熠熠生辉。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亭中,芦柴冲村党总支书记李天丽指着亭内廉洁宣传栏上的玛瑙壁画,向群众讲述“从容沉稳、弃糟取精”的廉洁寓意:“建‘清风亭’就是要让廉洁乡风浸润人心,引导大家知廉倡廉。”这座小亭,正是文山州“清廉村居”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文山州紧扣“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目标,将“清廉村居”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立体监督、移风易俗、文化浸润等组合拳,推动政治生态向基层延伸,让清廉之花在文山大地竞相绽放。

构建“立体监督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前账本厚却看不懂,现在扫码就全明白。”砚山县书院社区党总支书记田时祥感慨。如今,社区显眼处的二维码成为群众“监督窗口”,扫码或关注公众号,“三务”公开、“三资”管理等信息一目了然。

该社区以“建强清廉堡垒”为核心,规范“小微权力”运行:落实村务公开、干部二十条红线、会议伙食费缩减等措施,创新公众号“三公开”专栏,将党务、居务、财务等功能集成,实现“群众扫码问、干部在线答”。

全州将“清廉村居”与基层治理专项整治结合,构建“州县乡村”四级监督体系:各县(市)纪委监委深入村(社区)督导,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深化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运用,常态化公开“三务”信息;联合多部门强化对村务决策、资产管理等领域的监督,去年以来整改问题436个,确保集体资源规范运行。

推动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在富宁县新华镇安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道廉洁文化宣传栏上“德、仁、礼、孝”“清正廉洁”等内容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的廉洁元素,时刻都在提醒我们要慎独慎微,绷紧纪律这根弦,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安康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正敏有感而发。

作为多民族互嵌式聚居社区,安康社区探索“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网格”治理模式,通过“交叉任职”组建业委会,以民情恳谈会、楼长会等机制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居民参与治理率达80%以上。

全州各村(社区)将移风易俗与基层治理融合,创新“枫桥经验”:制定《安康小区业主自治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有事大家议”的协商机制;培育崇廉尚俭乡风,规范村级权力,增强自治活力,逐步形成“党风正、村务清、民风淳”的善治格局。

激发文化力量,丰富“清廉村居”内涵

文山州以文化人、以廉润心,依托村史馆、文化墙展示廉洁典故,运用新媒体传播廉洁故事,开展“廉洁家风”“村规民约”等活动,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清廉文化体系。

在丘北县阿诺村,白族非遗成为清廉文化载体:非遗传承人在面具彩绘体验活动中,向小学生讲解“红色代表正义、黄色代表信任”的色彩寓意;挖掘扎染、面具彩绘中的廉洁元素,打造“非遗+清廉”文旅线路。村党支部书记张迁美介绍:“通过‘老手艺+廉元素’,清廉文化深入民心,村里玫瑰花产业、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去年旅游收入760万元,村民日子更红火。”

如今的阿诺村,青瓦白墙上“清白传家”照壁随处可见,梅兰竹菊墙绘传递文明乡风,清廉成为乡村振兴的最亮底色。

从“清风亭”到“监督二维码”,从多民族共治到非遗倡廉,文山州通过“监督立规、治理破题、文化铸魂”,让清廉理念融入基层治理血脉。现在,全州基层党员干部廉洁意识显著增强,政治生态持续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清风劲吹沃野,廉韵润泽村居。文山州正以久久为功的定力,让清廉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书写基层治理的新篇章。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黄鹏

通讯员:杨月波 苏宁 何德猛

责编:李兴文

审核:黄芳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

来源:云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