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4600台手机月收入300万元违法被抓?网友:哪里做错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22:07 1

摘要:事情发生在2022年底,王某突然在朋友那里听说到给“直播间”刷流量“助助阵”就可以轻松赚到钱,并且那时还是网络兴起高峰,直播带货逐渐处于风口 (处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王某直接就心动了,当即就斥资购买了4600台二手手机,路由器以及翻墙工具,并在宁波市鄞州

今天无聊刷一刷短视频搜了一下关键词“手机赚钱”结果弹出来这个新闻,于是即兴创作一手。究竟是何等手法只用手机就能几个月收入300万?

事情发生在2022年底,王某突然在朋友那里听说到给“直播间”刷流量“助助阵”就可以轻松赚到钱,并且那时还是网络兴起高峰,直播带货逐渐处于风口 (处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王某直接就心动了,当即就斥资购买了4600台二手手机,路由器以及翻墙工具,并在宁波市鄞州区内的多个写字楼设立属于自己机房,然后把密密麻麻的手机整齐插上充电线摆在架子上,场面堪称电子蜂巢!并且以通过一个叫"云控"的软件来方便控制这4600台庞大数目的手机,而王某只需轻轻点一点鼠标即可实现把每一台手机每一个账号同时涌入指定的直播间,自动完成关注和点赞和评论等一系列操作。

当然王某准备了这么多不是没有原因的。"一台手机每天的收费是6.65元",那我们简单的换算一下4600x6.65x1=30590元,若王某运气好或者能够经常接单,那么他一天所赚的钱为3万多元,是一笔非常庞大且惊人的数目。在庭审中,王某供述揭开了一条暴利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就是商家为虚假流量买单,王某则从中赚取差价,他甚至还想拉拢朋友张某等人入伙妄想着将这份事业越做越大,属实野心太强烈。

王某是如何操纵这些小号的?那就是进入直播间后开始齐刷刷的对直播间进行好评,例如"这款产品实在是太棒了","主播讲得真好","已经马上下单了","用过真的非常不错"等等一系列好评如潮,以便蒙骗直播间其他消费者的眼睛,认为这么多人都说好评,看来这款产品确实可以于是直接就下单了,类似于淘宝的评论刷好评升级成来到了直播间刷的形式。这种看似真实的互动其实都在王某掌握的4600台"假人"手中,轻轻动动手指的事。

那么王某是怎么获得这么多账号的?那就是他从黑市低价收购那些未实名认证的短视频平台账号,规避了平台的监管;以及云控这款软件能够模拟"真人"的操作,制造以假乱真的互动数据;并且一旦他的账号被封,他就会立马更换新的账号,形成了一种"打不死的小强"模式。这种技术驱动了流量的造假,不仅仅欺骗了消费者,更会扭曲了市场的秩序,形成了恶性竞争。直播间的人气泡沫吸引了更多真实用户进入,而商家会为此支付推广费,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讲了这么多很多人都会问到底犯了什么罪?那我们接下来看看。王某的生意看似是"帮人涨粉",但早已违背市场规则与国家相关规定: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偿提供虚假信息发布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构成非法经营罪,若情节严重者,就比如本次主角王某,他非法经营数额早已达到了300万元,远超"个人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的立案标准了。尽管王某多次辩解称"我只是个技术中介",但法院认定其行为是直接参与虚假流量交易,且明知后果却仍然继续牟利,主观恶意明显,明显自己就是明白人;就好似那种明知毒品犯法,却仍在偷偷帮助毒贩的,被抓后依旧狡辩自己没有参与制作同一个道理!最终王某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王某及团队17人中10人获刑,主犯王某被判缓刑并处以罚金。

案件的背后,其实是王某等人对法律的无知与侥幸心理。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仅23岁,这本应该是最朝气年华的时候,却因贪图"赚快钱"而误入歧途。庭审中,王某忏悔的说:以为只是打个擦边球,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在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平台的监管漏洞,使这灰产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用虚假的流量来欺骗广大消费者,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电商的生态,包括其他正常运营的带货都会受到波及影响等。

网友的评论:

王某的案件虽然已经宣判,但是这种流量造假现象依旧普遍存在,并且很早在直播兴起之时就已经存在过。近年来,从"直播间刷单"到"社交平台"买粉,虚假数据屡禁不止,唯独平台升级ai识别系统,封堵技术漏洞;扩大司法解释范围;宣传防刷流量,提升消费者价值观,用最真实的评价倒逼市场净化等。当技术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唯有法律,监管和公众意识的增强与共同进化,才能让互联网经济回归真实与健康的本质,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避免犯错,误入歧途。

我是阿白奇谈,更多优质文章正在制作中,谢谢你们的点赞和关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礼貌见解与意见。

来源:懂一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