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中的摩托车,如今走俏全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23:00 1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摩托车是绝对的奢侈品。1981年,重庆嘉陵机器厂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民用摩托车“嘉陵CJ50”,定价365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接着的二十余年,国内的摩托车产业不断加大油门,并于千禧年进入巅峰时刻。据统计,2003年,全国摩托车销量达1466

第137届广交会,江门摩托车展会吸引众多海外客户。(江门市蓬江区投促局/图)

你的记忆里应该有辆摩托车,不止一辆。

改革开放初期,摩托车是绝对的奢侈品。1981年,重庆嘉陵机器厂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民用摩托车“嘉陵CJ50”,定价365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接着的二十余年,国内的摩托车产业不断加大油门,并于千禧年进入巅峰时刻。据统计,2003年,全国摩托车销量达1466万辆。创造巅峰纪录的关键来自三个地区的托举,一是生产“嘉陵”的重庆,二是江浙,三是侨乡江门辖下的蓬江。

地处江门市蓬江区的大长江集团,曾以100万辆的数据创下“单厂产量全球第一”的纪录。这家企业生产的摩托车品牌“豪爵”,连同其他知名国产摩托车品牌一起,构成广东乃至全国许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

童年记忆具体有双重含义。这个词组既指向摩托车当年的国民度,又指向摩托车在国内历经波折后逐步淡出社会视野的现实。一些城市的“禁摩”“限摩”政策,从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等出行工具的普及,电动自行车作为新的代步工具隆重登场,让许多人对摩托车的印象停留在了过去。

较少人留意到的是,国内的摩托车产业不仅存在,而且还在以一种迅猛的方式展现着全行业的活力。在刚刚过去的“广交会”上,抱团参展的“江门造”二轮摩托车与三轮车的表现亮眼,受到海外客户的欢迎。这从侧面折射了该产业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江门市商务局的门户网站显示,在市场开拓方面,2024年,江门摩托车出口额达130.5亿元,增长40.2%,产品远销欧洲、墨西哥、中东、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江门大长江、广东大冶、江门珠峰分别位列2024年中国燃油摩托车出口量的第二、第三和第七名。

那座默默无闻的小城,如何跑出了一个走俏全球的产业?

广交会上,江门蓬江区摩托车及零配件展台。(江门市蓬江区投促局/图)

既是老国货,又是新产业

摩托车的兴衰史,折射出中国制造业从粗放扩张到价值升级的转型阵痛,也见证了消费需求从“功能性”向“情感性”的变迁。

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形成了以重庆、江浙、广东三大整车生产板块为主体的竞争格局,而江门又是广东板块的佼佼者。

在那个摩托车风靡的时代,隆鑫、迪豪、力帆、轻骑、宝德、镇怡等外地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向江门集聚,各地摩托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和供应商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纷纷到江门设厂,形成了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基础良好的产业集群,伴随着摩托车的引擎轰鸣,快速驶入新的时代。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在江门升仕高端机车绿色化智能工厂工地,238名工人坚守岗位,为这座投资50亿元的智能工厂冲刺主体结构完工。建成后,这里将实现年产100万辆高端摩托车的产能。

这种变革并非孤例。大冶摩托的自动化焊接车间内,一百多台机器人昼夜运转,焊接精度达到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3。

在江门,这些智能工厂的崛起,正在改写全球摩托车产业格局。

2024年江门摩托车出口额达130.5亿元,其中大长江集团出口95.2万辆,占全国出口量的11.8%。更值得关注的是,江门企业正从“代工贴牌”转向“技术输出”——大冶摩托向土耳其企业授权三缸发动机技术,收取专利使用费;珠峰摩托在墨西哥建立KD工厂,向当地输出整车制造工艺。

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方面,2024年,江门全市增资和新落地摩托车产业链项目13个,总投资达97.3亿元。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龙头,发动机、车架、减震器等关键零部件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生态。

据南方周末调研了解,在蓬江区政府的支持下,珠峰摩托建设了摩托车共享试车场,项目已基本竣工,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摩托车产业缺乏高标准公用试车场的难题。

摩托车试车场。(江门市蓬江区投促局/图)

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江门企业已在行动。大冶摩托投资10亿元建设新能源研发中心,计划2026年推出电动ADV车型;长华集团与意大利设计公司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摩托车。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江门正在推动“产业集群出海”——政府组织企业联合参展米兰车展,共享展位资源和客户数据,降低海外拓展成本。

这种生态体系的构建,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在蓬江区杜阮镇,智能电动车产业园吸引了30家零部件企业入驻,形成从电芯生产到整车制造的完整链条。政府更推出“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对数字化转型项目最高补贴500万元,推动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

这些中国制造的铁骑,正在重新定义“世界工厂”的内涵。从生产链条的赋能,到产品的性能提升,再到品牌价值的重塑,无不体现江门摩托产业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的发展态势。

二轮三轮,都是好摩托

江门诸多摩托车制造企业通过直接出口整车、出口零部件以及在海外建厂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凭借种类丰富、质量性能可靠、性价比高等优势,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多种型号及类别的摩托车,引得参展采购商驻足。(江门市蓬江区投促局/图)

实惠耐用的三轮摩托车可载人、可拉货,除在中国城乡地区有广阔市场,近年也走俏海外。海外不同地区对三轮摩托车的需求不尽相同,如东南亚需要外观好看的电动观光三轮摩托车,以支持当地旅游业发展;非洲的三轮摩托车多用于运输,出口当地的油动三轮摩托车尺寸需更大、更耐用。

在越南、印尼,摩托车因道路狭窄、家庭人口多,进化为“全能载具”——一辆三轮摩托可载全家五口,车头挂菜、车尾绑货,甚至衍生出“摩托车改装大赛”,比谁装得更多更稳,成为独特的市井风景线。

这样的风景是“实用主义”全球化的真实写照。摩托车不仅是发达国家人民休闲的玩具,更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致富工具”。

摩托车的未来市场不只存在于向海外发展中国家出口,个性化和高功能的选配也在持续不断地迎合年轻人的喜好,“童年未完成的梦想”已经可以实现。

可调动力模式、蓝牙互联、胎压监测成为标配,甚至出现“定制化造车”平台。哈雷Serial1电动自行车支持线上选配,摩托车也从“标准化商品”变为“个性化产品”。

江门摩托车产业在个性化设计和定制领域的突破,也正重塑全球两轮出行的审美。这座“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不仅在技术端实现了从模仿到原创的跨越,更通过设计语言让“江门制造”有了更高的品牌价值。

从国际高端摩托车品牌的设计变化也可以发现近年来摩托车外观设计复古风潮的回归。

比如,2013年宝马推出RnineT,用拳击手双缸引擎+裸露金属件;雅马哈XSR系列、本田CB复古系列,将现代电控系统融入复古造型,机械仪表盘、化油器(甚至假化油器)成为撬动销量的设计巧思。

紧跟潮流,大冶摩托在海外设立“升仕定制工坊”,邀请用户参与改装设计,其“Bobber风格”改装套件在欧美市场年销量超10万套,带动整车出口增长45%。

城市探险、周末撒野,这样的“骑行+”生活方式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热议。318国道、丙察察线挤满拉力车玩家,“骑行318”从挑战变为“打卡仪式”;机车露营、摩托车主题咖啡馆兴起,如北京“AceCafe”成为摩友社交枢纽,摩托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社交、娱乐方式。

工业与文旅的融合也别具一格。

在江门市蓬江区,摩托车试车场规划建设涉水路段、山地赛道与机车主题公园,未来将成为全球摩友的“朝圣打卡地”,实现从“制造基地”向“文化地标”的转型。在2023中国(江门)摩托车文化生态博览会上,建雅摩托联合侨乡咖啡馆推出“咖啡主题涂装车”,将骑行与侨乡文化深度绑定,吸引超3万人次参与。

不止于此,蓬江区计划于2025年举办摩托车赛,通过赛事推广“江门设计”的高性能车型,目标吸引全球20万观众和500家媒体关注。

二轮摩托车重回青年人视野的同时,三轮摩托车也在不断推进相关产品和产业迭代,如研发高排量载货三轮车、越野偏三轮车、旅行篷车,以及环卫、物流、消杀、应急等专用特种车型,走产品差异化道路。根据客户需求,三轮车加装音响、手机支架、USB接口、制定不同语种的提示音渐成标配。

在江门摩托足迹遍全球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深刻转型。那辆人们熟悉的摩托车,正在以一种顽强而新颖不断行驶着。

南方周末研究员 李婧

责编 戴春晨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