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到极致、花到心颤,年轻人抠门与任性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消费哲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00:22 1

摘要:当代年轻人常被贴上“精打细算”的标签:比价软件翻到眼花,外卖红包算得精准,甚至对5元运费斤斤计较。然而,他们却能眼都不眨地为一场演唱会花掉半个月工资,或为收藏限量版手办豪掷千金。

为何一边“抠搜”日常开支,一边为兴趣一掷千金?

当代年轻人常被贴上“精打细算”的标签:比价软件翻到眼花,外卖红包算得精准,甚至对5元运费斤斤计较。然而,他们却能眼都不眨地为一场演唱会花掉半个月工资,或为收藏限量版手办豪掷千金。

图源:视觉中国

大麦网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北上广深及其他主流二线城市,5天要开63场演唱会。包括张学友、王力宏、陶喆、张杰、时代少年团等在内的20多位歌手在全国各地开唱,吸引了数万名歌迷前往北京、杭州、成都、南京、海口等城市。有多位明星连续开唱,王力宏在杭州5月1日到3日连唱三天,张杰在北京从5月2日到4日也连唱三天。

演唱会本身,拉动消费的能力,一直非常强。有媒体报道,以周杰伦演唱会海口站为例,短短4天就吸引了15.46万人次,拉动旅游收入近10个亿。

年轻人钱包的AB面还有:

三四百的火锅说吃就吃,两三块的纸巾可以自带;三四千的扫地机器人这叫刚需,没有优惠那就“等等再说”;七八千的手机说换就换,二十块的视频会员能借就借;二三十万的车难得自己喜欢,10块钱的停车费心疼半天......

总之,现在的年轻人,不花钱不开心,花多了也不开心,讲究一个花得尽兴,省到极致。这种拧巴背后,藏着年轻人的处事哲学。

年轻人不是不消费

而是要“悦己消费”

省下的钱,都“任性”去哪儿了?年轻人成为演唱会消费的主力军,他们舍得花钱的背后,是“悦己消费”的理念。人是有计划性的,为了应对这个短期内的高消费,一个年轻人可能在长期内,就会缩减消费需求。所以,年轻人愿意在音乐节上花钱,和平常省吃俭用并不矛盾,与年轻人为了参与音乐节、演唱会一掷千金,也不矛盾,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来源:阿拉微上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