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倒计时!矿业巨头 2050 年净零排放是 “画饼” 还是真行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02:00 1

摘要:全球矿业碳排放占比 7%,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必和必拓、巴里克黄金等国际巨头近期动作频频。然而,在碳中和仅剩 25 年的当下,这些承诺究竟是 “绿色豪赌” 还是切实行动?本文将深度解析行业动态与挑战。

全球矿业碳排放占比 7%,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必和必拓、巴里克黄金等国际巨头近期动作频频。然而,在碳中和仅剩 25 年的当下,这些承诺究竟是 “绿色豪赌” 还是切实行动?本文将深度解析行业动态与挑战。

必和必拓与力拓近日宣布,将在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矿区联合测试电动矿用卡车。根据计划,CAT 793 卡车将于 2024 年下半年投入试用,小松 930 卡车则在 2026 年跟进。这一合作不仅涉及设备测试,更要重构 “围绕车队的运营生态系统”,包括电池充电、运输网络规划等全链条脱碳。必和必拓澳大利亚总裁 Geraldine Slattery 直言,“取代柴油需要全新的技术和运营逻辑”。

另一边,福德士河(Fortescue)正豪掷 62 亿美元押注氢能。其皮尔巴拉矿区的 “绿色枢纽” 每日生产 530 公斤绿氢,虽仅能满足一辆矿卡单次补给,但 2025 年投运的商业级设备将实现 8000 吨年产能。这家公司甚至跨界研发氢燃料重卡 “欧罗巴号”,并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合作动力电池技术。

中国在绿色技术领域的突破正在改写游戏规则。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的 120 万吨氢冶金项目,采用全球首例 “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 技术,吨钢碳排放降至 0.5 吨,较传统工艺减少 70%。该项目不仅年减排 80 万吨二氧化碳,还能捕集 6 万吨 CO₂制成工业级产品,实现 “变废为宝”。更关键的是,竖炉预留了 100% 绿氢切换功能,未来可直接升级为纯氢冶炼。

必和必拓与河钢的合作更进一步:双方计划在氢能炼钢、钢渣回收等领域投入 1500 万美元,并探索铁矿石在直接还原铁(DRI)工艺中的应用。这种 “产学研用” 一体化模式,正在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

尽管巨头们动作频繁,现实挑战却不容小觑。以福德士河为例,其皮尔巴拉矿区每年消耗 10 亿升柴油,而当前绿氢产能仅能替代极小部分。更棘手的是,矿业设备对能源密度要求极高,现有电池技术难以支撑重型机械长时间作业。福德士河零碳团队工程师 Gavin 坦言,“市场上几乎没有成熟的绿色解决方案,我们必须自己研发”。

经济账同样难算。必和必拓 2024 财年净利润下降 14%,部分因减排投入增加。而巴里克黄金为转型铜矿,不惜抛售 10 亿美元金矿资产,押注巴基斯坦 Reko Diq 项目 2028 年投产后的 700 亿美元现金流。这种 “断臂求生” 的策略,在金价屡创新高的当下颇具争议。

地缘政治风险也在加剧。淡水河谷在巴西的生物炭球团项目虽年减排 35 万吨,但依赖当地生物质资源的可持续性。巴里克在马里的金矿因税务纠纷被政府威胁接管,凸显资源国对矿业利益的重新博弈。

中国正从 “绿色技术应用者” 转向 “标准制定者”。自然资源部 2024 年 7 月发布《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要求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实施更严格的勘查标准。河北、贵州等地已启动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将碳排放、生态修复纳入硬性考核。

在国际合作层面,中国企业正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福德士河战略总监柯爱莉直言,“中国风光电设备和氢产能是我们脱碳的关键”。必和必拓与宝武、河钢的合作,更将氢能炼钢技术推向全球示范高度。这种 “技术 + 市场” 的双轮驱动,正在重塑矿业价值链。

2025 年矿业将延续四大趋势:数字化、能源转型、负责任矿业和政府干预。必和必拓与微软合作的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项目,通过 AI 优化开采效率,预计提升产能 10%。淡水河谷则与比亚迪合作测试电动矿卡,探索矿区交通电气化。

但行业分化正在加剧。力拓 2024 年净利润逆势增长 15%,得益于铜、铝业务的高景气;而必和必拓因铁矿石价格下跌,利润下滑 14%。这种差异折射出:押注新能源金属(如铜、镍)的企业正在抢占先机,而依赖传统矿产的公司面临更大转型压力

矿业巨头的零碳承诺绝非空谈 —— 从电动矿卡到氢能炼钢,从中国技术到全球合作,行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但 25 年的窗口期容不得半点拖延:若 2030 年前不能完成 45% 的减排目标(IPCC 要求),全球升温将突破 1.5℃红线。对于矿业而言,2050 年净零排放不应是终点,而应是加速技术迭代、重构产业生态的新起点。正如福德士河执行董事长安德鲁・福瑞斯特所言:“1.5℃的升温已在发生,我们没有等待的资本。”

来源:天宙集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