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好的抗抑郁药是运动,好的睡眠是不在意失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4:00 2

摘要:很多中年或步入老年的朋友,都会发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慢慢被情绪牵着走:早上起床迟迟不想动,一到午休就恍恍惚惚,晚上想放松又睡不着。小李,今年55岁,原本公司里的骨干,最近总是老忘会议时间,动不动就精神恍惚。同事提醒他去看医生,但他担心吃抗抑郁药后上班没精神,

很多中年或步入老年的朋友,都会发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慢慢被情绪牵着走:早上起床迟迟不想动,一到午休就恍恍惚惚,晚上想放松又睡不着。小李,今年55岁,原本公司里的骨干,最近总是老忘会议时间,动不动就精神恍惚。同事提醒他去看医生,但他担心吃抗抑郁药后上班没精神,怕副作用还影响记忆力;想运动又怕膝盖不行,越犹豫越焦虑。和很多人一样,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吃药没感觉,咋就治不好呢?”

在常规治疗里,挂号、排队、取药、按时吃药,每一步都像在提醒你“不正常”。用量调来调去,偶尔还要面对头晕、口干、体重波动等副作用。再加上一定的经济负担和周围人的异样眼光,许多人一开始就心生抗拒,甚至产生“吃再多药也没用”的无力感。

其实,要对抗抑郁,最好的“药”并不在药瓶里,而在我们自己的双脚。适度的运动,就像给大脑打一剂强心针:当你迈出第一步,身体会释放“快乐因子”,血液循环加快,肌肉拉伸带来愉悦感,人的心情也会随之好转。而这套方案,对中老年人来说更是友好——散步、慢跑、太极、广场舞、家里做拉伸运动,都可以根据身体状况灵活选择。

刚开始运动,总觉得10分钟都坚持不下去?没关系,从家门口的巷子走起,沿小区绕一圈,每天多走几步,比想象中简单。膝盖有点疼?可以换成平路散步,或在椅子上做上下抬腿。运动不求量大,但求规律:每天同一时间,小目标完成后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听一段喜欢的歌、喝杯热茶。和邻居阿姨、街坊大爷一起出门,还能聊聊天,互相督促,乐趣倍增。

运动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心情变好。它还能让你在晚上更容易入睡,可别小看这一点——“最好的睡眠是不在意失眠”。很多人越怕自己睡不着,心就越紧张,翻来覆去越躺越醒。把压力放下,接受懵懵懂懂的夜晚,反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当躺在床上超过二十分钟还没睡意,就起身到客厅坐一会儿,做做深呼吸,看看窗外静谧的夜色,听听轻音乐,等到真困了再回床。不要盯着墙上的时钟,也不要在心里给自己倒计时。床铺的意义是休息,不是观察失眠数据的“监狱”。

坚持固定的作息也很关键:最好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便是假日。睡前一小时尽量少看手机、电视,别喝浓茶咖啡或吃太饱;如果想要一点安慰,可以喝杯温牛奶、泡脚,或做几分钟的伸展运动,让身体缓缓放松下来。

运动和睡眠,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循环:白天动一动,夜里睡得香;夜里睡得好,白天才有劲再去动。不必给自己定太高的起点,更不必因为偶尔没做到就自责。记住,你是自己最好的伙伴,能听懂自己身体和心情的声音。

不少朋友问:“要不要马上吃药?”如果情绪时常陷入低谷,影响生活和工作,短期的药物干预并非坏事。但在吃药之外,给自己更多的选择和空间:先试试运动和睡眠习惯的调整,再观察1–2周的变化;若依旧无法好转,再考虑丘脑调节的帮助也不迟。千万别把自己绑在药瓶上,健康是立体的,心情和身体都需要参与。

下面是一位60多岁王阿姨的做法:她和老伴儿约定,每天晚饭后在小区花园里慢走20分钟,再回家做两套简单的伸展。睡前喝杯热牛奶,睡觉时室内微暗,开着小风扇吹风。不到一星期,她就感觉心情比以前轻松很多,晚上入睡快了一点,白天做家务也更有劲。连续坚持一个月,抑郁情绪明显减轻,连家人都惊讶她突然变得爱笑了。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困扰,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迈开步子,让身体和大脑一起“活”起来;放下对失眠的过度担心,让夜晚成为自然的休息节奏。一步步来,慢慢就能体验到:最好的抗抑郁药是运动,最好的睡眠是不在意失眠。这样,你的人生才有更多可能,也更值得期待。

来源:中医娜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