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站站停”!成都公交“铃停巴士”这样改变你的出行方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6:09 1

摘要:截至2025年,成都已开通多条“铃停巴士”线路,平峰时段平均提速8%,成为全国范围内应用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自2023年2月首条线路开通以来,成都“铃停巴士”已悄然改变市民的出行习惯。

这种“按需停靠”的公交模式,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停靠时间,让通勤效率大幅提升。

截至2025年,成都已开通多条“铃停巴士”线路,平峰时段平均提速8%,成为全国范围内应用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那么,什么是“铃停巴士”?

“铃停巴士”采用“响应式停靠”模式:

按铃下车:车内乘客需提前按下车门附近立柱或爱心座的按铃,提示司机停靠;

无人则过:若站台无人候车且车内无乘客按铃,车辆将减速通过,无需站站停靠。

这一模式尤其适用于客流不均衡、站点密集或站距较短的线路,通过简化“停车-开门-起步”流程,提升运行效率。

线路分布

如60路、84路、87路、145路、147路、158路、162路、166路、171A路、171B路、172路、187路、196路、226A路、226B路、258路、285路、338路、455路、550路、548路、603路、650路、653路、655路、666路、651路、652路、654路、661A路、1090路、T10路、T361路、T101路T41路、T41A路等线路(其他线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效率提升

平均每条线路行车时间缩短2-4分钟,部分线路(如74路)甚至减少5-8分钟。

使用痛点与优化措施

尽管优势明显,但推广初期仍面临挑战:

没关注车内提示:对于上车就玩手机,不关注车内提示的人来说,可能不知道需要按铃才停车,就很容易坐过站。

操作不熟:部分老年人或学生因不熟悉按铃规则,导致坐过站;

惯性停靠:许多区域因老年乘客较多,司机仍默认每站停靠。

比如我乘坐过的550路,在某些平时上下车乘客比较多的站,司机就会默认停靠,在基本上没人上下车的站如果没按铃基本上不会停靠直接跨过。

应对策略

标识升级:车辆头牌、腰牌、车身均标注醒目“铃铛”标识,站牌增加“本线路为铃停巴士”提示;

语音提示:车内循环播报操作指南,提醒乘客按铃;

技术优化:成立专项工作室,模拟多种场景调试设备,确保按铃响应精准。

其实早些时候,成都周边区县的很多公交车都不会每站停靠,需要下车完全靠喊,可以称之为“喊停巴士”,如果车内太嘈杂,司机没听到,那就只有下一个站下车了,我就遇到过,以前坐华阳到双流的,因为人太多了,车内很嘈,所以导致坐过了站。

所以我个人觉得铃停巴士就避免了这种尴尬,也解决了有些人不多的线路每站停靠浪费时间的困境。

温馨提示:乘坐“铃停巴士”时,请提前关注车内提示,按铃下车,避免错过站点!

数据来源:成都市公交集团、成都日报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来源:走走停停HZ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