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一周观察丨成都发布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四川人明年有望打“飞的”出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07:24 1

摘要:5月9日晚,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魅力天府品牌之夜”在成都举行。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强,带着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登场并正式发布。这一前沿科技成果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为成都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

成渝一周观察【0508-05014】

1. 成都发布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5月9日晚,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魅力天府品牌之夜”在成都举行。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强,带着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登场并正式发布。这一前沿科技成果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为成都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周强透露,包括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内的量子产品有望在2026年实现多场景技术验证。

“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可以通俗地理解成量子互联网的‘心脏’。”周强教授向记者表示,“就像现在互联网需要服务器和光纤来传输数据,量子互联网也需要量子光源来产生和传递量子信息。而我们的芯片,就是量子信息网络的‘心脏’,为整个系统提供信息源泉。”

传统互联网主要依赖数学加密算法保障安全,而量子光源芯片带来的物理加密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量子不可克隆性确保了任何试图窃听或篡改传输信息的行为,都会被立即发现”,周强教授进一步解释称,“这就好比给信息传输加上了‘量子盾牌’,为信息安全构建起最高级别的防护体系。”

2.打“飞的”明年有望实现!四川发布8条低空运输航线

5月13日,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暨产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活动以“低空新蓝海·翼起向未来”为主题,集中发布和展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低空经济“四川造”产品和低空航线,营造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发展,为四川省低空经济从蓄势“起飞”向乘势“高飞”奠定良好基础。

多款“四川造”低空产品亮相。川航集团联合沃飞长空推出“民航+低空出行”城市接驳场景,“打飞的”出行方式引发广泛关注。沃飞长空已在技术攻关、适航取证、市场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签订覆盖全链条的合作协议,预计今年开始载人验证飞行试验,力争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并投入商业运行。

待沃飞长空AE200“飞行汽车”取得民航局相关适航及运行资质后,双方将重点围绕短途通勤、低空观光、低空物流、应急救护等领域开展商业运行。今后,旅客乘坐民航飞机抵达天府机场后,乘坐eVTOL只需15分钟就可抵达重点商务区。

沃飞长空的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今年,四川将开通一批低空航线,为进一步丰富低空应用场景提供重要支撑。机长刘传健发布8条四川低空运输航线。其中,4条载人航线分别为:成都淮州-阆中古城航线,由川航通航投资公司运营,单程飞行时长约60分钟;达州金垭-绵阳北川、达州金垭-重庆梁平、绵阳北川-重庆梁平,这3条航线均由华夏飞滴公司运营,单程飞行时长分别为70分钟、30分钟和80分钟。

3.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开幕

5月9日上午,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在成都开幕。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以“共享战略新机遇,同筑圈链新生态”为主题,旨在依托“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发挥四川作为国家战略腹地的独特优势,持续深化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选择四川、落地四川,进一步建强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圈,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

围绕活动主题,本次大会策划了“综合活动+专题活动”。综合活动包含重点企业座谈、重要嘉宾会见、开幕式等;专题活动主要围绕四川省“15+N”重点产业链展开,由产业链主承载地或协同发展地人民政府与牵头省直部门联合承办,相关协同发展市(州)政府共同协办,专题活动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和软件产业,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产业,化工新材料及绿色建材产业,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医药健康产业,食品轻纺产业等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组织8场专题对接活动。

4. 第二十届西博会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首设“一欧一亚”双主宾国、“一东一西”双主宾省

5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本届西博会以“深化改革增动能 扩大开放促发展”为主题,将于5月25日至29日在四川成都举办,将采取“1+3”模式举办展览展示活动,举办1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果展”,设置西部开放合作、西部产业新动能、西部美好生活3大展区15个主题展示馆。本届西博会首次设置“一欧一亚”双主宾国、“一东一西”双主宾省,吸引了全球超6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

据介绍,本届西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已基本就绪。已有3位外国政要、4位境外部长级官员拟出席相关活动;在拟邀请匈牙利、老挝主宾国基础上,拟特邀阿联酋担任大会合作伙伴。国内25个省(区、市)确认组团参会。约100家“三类500强”企业以及知名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重要商协会的200余名客商将参加开幕式。

本届西博会设置产业新动能七大展区,重点呈现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突破性成果。全球首款空客A350碳纤维增强聚合物机翼结构件、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新一代“人造太阳”环流三号(HL-3)等首发、首创的技术和产品将集中亮相。

5.四川稻城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开工

5月11日,在海拔375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噶通镇,总投资约2.4亿元的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这一超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自此进入系统性保护与开发新阶段。

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效果图

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阿舍利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缺环,串联起东西方的阿舍利文化传播带,对于认识东西方远古人群迁徙和文化传播交流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遗址连续的地层堆积、完好的埋藏条件和清楚的石器技术演变序列展现了早期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历史进程。2021年,皮洛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6.川渝联手治水五年“成绩单”出炉

5月8日,“川渝河长制五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两地水利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就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创新构建流域协同治理新格局相关情况作介绍。

“我们在全国首创设立跨省际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 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介绍。五年来,双方互派干部五批,常驻30人次,轮流举办基层河长能力提升培训五期530人次,有力推进跨界河流保护治理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在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方面,双方签署《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发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宣言》,在联合巡查、联合治理、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问题处置、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深化合作,签署河湖长制合作协议100余个,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25次,开展联合巡河1200余次,解决问题6000余个,推动流域构建形成上下贯通一体、左右岸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谭小平表示,“通过这些举措,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

7..亩产183.41公斤!重庆稻茬早熟油菜单产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西南大学发布消息,该校油菜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稻茬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进行了集成示范田间实收测产,采用两段式收割方法平均亩产达183.41公斤。

据了解,该项目集成示范田面积达106亩,选用西南大学油菜团队自主选育的耐迟播、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渝油342”。该品种籽粒特大,具备抗倒伏、抗裂角、耐密、适宜机械化作业等优点。

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发布的数据显示,重庆市2024年油菜平均亩产139.37kg。这次的油菜品种采用的短生育期早熟油菜,实现183.41kg的亩产量,单产取得重要突破。

专家组表示,此次稻茬早熟油菜两段式收割单产取得的重要突破,为重庆乃至全国油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示范。下一步,我市相关部门和高校科研团队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栽培技术,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8.八小时变四小时,成都去九寨沟将有一条新高速

蜀道集团消息,近日,G8513线九寨沟——绵阳高速公路最后一座隧道蒲南隧道实现双幅贯通,标志着九绵高速主线实现贯通,为今年九绵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九绵高速公路路线全长244.23公里,桥隧比82.04%,共有主线桥梁127座,隧道45座,设置互通式立交17处,收费站16个,服务区6处。截至目前,九绵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已完成100%,隧道工程已完成95%以上,交安、机电工程已完成50%以上,路面工程已完成30%以上。

全线建成通车后,成都至九寨沟的路程将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至4小时,形成向西连接甘肃、青海、新疆的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

9.渝厦高铁重庆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5月9日8时,随着55901次检测车从重庆东站驶出,标志着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已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渝厦高铁重庆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重庆站引出,途经渝中、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等区县,止于重庆市黔江区,设计时速350公里。目前,重庆至重庆东的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还未贯通,正在按施工计划稳步推进。此次进行运行试验的是重庆东至黔江段,新建正线长度约250公里,全线共设车站7座。

渝厦高铁重庆段建成通车后,重庆主城区至黔江区的列车旅行最快时间将从现在的4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对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完善高速铁路网布局,加快形成重庆至厦门的高速铁路主通道,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成都公积金新政征求意见:购买保障性住房最高贷款额度上浮50%

日前,为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安居保障作用,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征求支持缴存人购买和租赁保障性住房有关政策意见建议的通知,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13日。政策内容包括加大贷款支持、支持又提又贷、支持代际互助、鼓励由租转购等。

具体而言,新政明确加大贷款支持,购买保障性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15%,最高贷款额度上浮50%,即由现行的单人60万元、双人100万元提高至单人90万元、双人150万元。

11.四川:支持华西医院等医院常态化开展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5月1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行动计划》是四川推进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了“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并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据悉,四川是全国第三个出台省级脑机接口专项产业政策文件的省(区、市)。

《行动计划》提出,打造医疗健康核心场景。面向健康中国战略,支持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综合性医院,常态化开展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鼓励各类医疗、康养机构,开展神经及精神类疾病诊疗、药物及数字成瘾疾病诊疗、智能康复、健康监测等领域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的研究和应用。

12.成都男子乒乓球队晋级全运会总决赛,创下一项特别纪录

在日前结束的2025年全运会群众组乒乓球预选赛南方赛区团体比赛中,四川成都男子乒乓球队晋级全运会总决赛,并创下历史上首次以城市单位组队征战全运会预、决赛的纪录。

据了解,根据2025年全运会群众组比赛乒乓球项目最新规则,成都市乒协男子团体代表队凭借在2023年全国乒乓球会员联赛总决赛荣获前三名的成绩,获得全运会群众组预赛团体参赛资格。其余两支男子队伍分别是陕西西安、河北华林。女子队伍为江西抚州、河北华林。

省、市乒协随即组织选拔赛,选拔四川男女队和四川成都男队,参加全运会预选赛(南方赛区)比赛。此外,省体育局、省乒协还将成都队纳入省级队伍体系,统一选拔、管理和训练。

5月10日,南方赛区预选赛在长沙开赛,男子组共有18支代表队参赛。成都队先后力克多支省级、行业体协强队,以小组第一身份挺进八强,与四川男女队共同斩获8月广州总决赛入场券。据悉,总决赛男女各16支队伍中,成都男队是唯一一支脱颖而出的城市代表队。

来源:观察者网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