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闪耀着民族精神的神秘舞蹈,穿越历史的长河,沿袭至今。5月1日,陇南文县白马河畔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大型实景演出《白马盛典》震撼启幕,这场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哥昼”及白马民俗文化的大型沉浸式歌舞剧,吸引近千名观众到场观看。
闪耀着民族精神的神秘舞蹈,穿越历史的长河,沿袭至今。5月1日,陇南文县白马河畔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大型实景演出《白马盛典》震撼启幕,这场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哥昼”及白马民俗文化的大型沉浸式歌舞剧,吸引近千名观众到场观看。
在这场视听盛宴的背后,文县公安局以“公安大脑”建设为总牵引,以“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为核心,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深度融合无人机、智能机器狗、视频调度平台、数字赋能等前沿技术,构建“空地一体、人机协同”的智慧安保体系,以“零差错、零事故”的高标准圆满完成了各项安保工作。
“联动共治”高位推动
提前介入下好“先手棋”
陇南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踏勘场地,联合相关部门对此次比赛的活动安保方案、预计参赛人员等具体情况进行沟通,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方案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将此次演出作为展现城市形象、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窗口,文县公安局党委坚决贯彻部署要求,打造“立体化、智能化、协同化”新型安保模式,将工作纳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
为确保此次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文县公安对此次活动的安保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早行动,多次召开安排部署会,提前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指挥部和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踏勘场地,深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共治模式,与消防、卫健、文旅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明确“核心区管控、外围疏导、应急处突”三级责任体系,为演出顺利进行筑牢了安保屏障。
“空中哨兵”全域覆盖
无人机织密立体“防控网”
此次活动规模大、人数多,对安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文县公安依托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及AI识别系统的警用无人机组成“空中巡逻队”,依托5G网络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对核心区域、出入口及周边道路进行动态监测。通过智能算法,无人机可自动识别人员异常聚集、越界闯入等风险行为,并联动地面警力快速处置。同时,配备扩音设备的无人机在散场阶段开展分区域广播引导,确保观众有序离场,科技赋能让传统安保模式从“平面巡查”迈向“立体智控”。
“智慧大脑”高效指挥
视频调度打造智慧“瞭望哨”
创新构建“纵横双向贯通、数据全域融通”的现代指挥架构,横向打通情报指挥中心与治安、交管、科信等警种数据壁垒,搭建多源信息汇聚的智能分析平台;纵向建立“指挥中心——区域指挥长——责任区负责人——执勤民警”四级穿透式指挥链路,通过专用通讯频道、移动警务终端实现指令实时直达。
启用指挥中心通信视频调度平台,整合活动现场高清摄像头、警用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影像,执勤民警位置、现场状况实时回传,通过AI视频分析自动标注重点区域、实时统计人流量,技术生成三维可视化指挥界面。依托指挥中心一键调度周边警力、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协同响应,实现动态布控预警、安保任务一键下达,确保应急处突“秒级反应”。
近年来,文县公安局持续深化现代警务机制改革,聚焦大型活动安保、旅游景区秩序维护等场景应用,创新推出“无人机巡航+机器狗巡检+视频AI研判”的科技警务新模式,科技赋能推动警务效能不断提升。未来,文县公安将继续以公安改革为引擎,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打造安心营商环境、全域旅游目的地注入公安智慧,让科技警务成为护航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陇南市委政法委供稿)
来源:陇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