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片语读王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7:38 1

摘要:东晋之世,书法艺术达到空前高峰,涌现出众多书法大家,如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及擅长草隶的瘐翼等,而在这一时期,太原也有一位书画大家王濛,他的成就被唐代著名书画家张彦远评为“书比庾翼”。

东晋之世,书法艺术达到空前高峰,涌现出众多书法大家,如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及擅长草隶的瘐翼等,而在这一时期,太原也有一位书画大家王濛,他的成就被唐代著名书画家张彦远评为“书比庾翼”。

《康熙阳曲县志》记载:“王濛,晋阳人。豁达有志不修小洁,以清约见称。于时司徒王导辟为掾属,凡朝政有不决者,悉咨访焉,后赠光禄大夫。”在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逸事的《世说新语》中,王濛的记载数量超群,凭借着清谈、文学和风度在士族中享有盛誉。

王濛任中书郎的时候,有一次去王洽那里。时有积雪,王濛在门外下车,身穿官服走入尚书省衙门。王洽远远望见雪景衬着的王濛,赞叹说:“这人不像是尘世中的人啊!”《晋书》中赞誉王濛:“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虚己应物,恕而后行,莫不敬爱焉。” 而对其艺术成就,只有短短的三个字“善隶书”。书圣王羲之在《晋书》中也仅有“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一段记载,由此可见这个“善”字的分量。

东晋时期,王濛的书法已经进入一流的名士队伍。《晋书》载:“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 及其暮年方妙。”王羲之在壮年时书法不如瘐翼,老年后才超过瘐翼。以王濛的书法“可比庾翼”,足以说明王濛的书法水平已经达到了什么高度。

在以书写文字作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年代,一笔好字代表着读书人的修养与文化水平。能被公认为“书法家”,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虽然史书中对于王濛书法成就的记载惜墨如金,但我们可以从历代书法论著的评论中窥见一二。

《法书要录》是唐朝张彦远的一部书法学论著总集,书中对王濛的书法这样评价:“结束体正,肆力专成。犹栋梁富于合抱,巧匠斫而未精。” 结束杂乱无章的状态,使力量专一,从而成就事业。就像栋梁之材合抱那么粗,巧匠砍削但还未完全精细雕琢。王濛的书法水平可见一斑。

北宋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书目《宣和书谱》,在其《行书叙论》中,论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及晋王羲之献之,心得神会处不由师授故,并臻其极,蔚然为翰墨之冠”。话锋一转,“今得其自晋以来,至于本朝以行书名世者,凡五十有八人焉。其间如晋之王濛,宋之薄绍之,唐之虞世南、欧阳询、李邕、苏灵芝之徒,各自具一体,杰然出于其类者多矣”。58位行书名家,晋代只举了一人,就是王濛。说明王濛不仅仅善于隶书、章草,行书也是历史上的一流水平。

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之外,还著有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书中收录自轩辕至唐会昌历代能画者371人,王濛亦在其列。书中记载,王濛不仅书法造诣与庾翼比肩,绘画技艺尤为精妙。他崇尚超脱高远的风度,常去驴马市场为轜车(古代载运灵柩的车)作画。并自称:“我嗜好酒肉、擅长绘画,只要有人提供饮食、美酒和上等绢帛,我怎能不去呢?”

在古代,大多数文人只是将书法和绘画当作陶冶情操的手段,并不会把它当作终生追求或职业。因此史书对王濛的记载也只注重其官员的身份,而忽略其艺术成就。这也是王濛这样一位堪称书画双绝的艺术家被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原因之一。是该为这位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在历朝历代都被公认为书画艺术第一梯队的太原人正名了。

并州新闻 孙琨

来源:太原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