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预制菜掘金越南:1亿人口红利下的“厨房革命”与出海新机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3:09 1

摘要:眼下,出海的号角再次吹响,广东预制菜出海产业联盟组织的预制菜全产业链出海考察团将开启越南之行。此前,考察团已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团企业签下多项国际订单,并达成投资合作,探索出“共享工厂”这一产能出海的创新模式。此次考察将视线转移至越南,与越南粤商会充分合作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张梦琦 广州报道

中餐企业正带着成熟的供应链和市场经验主动走向国际。2024年,海外中餐门店已发展到近70万家,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

眼下,出海的号角再次吹响,广东预制菜出海产业联盟组织的预制菜全产业链出海考察团将开启越南之行。此前,考察团已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团企业签下多项国际订单,并达成投资合作,探索出“共享工厂”这一产能出海的创新模式。此次考察将视线转移至越南,与越南粤商会充分合作,带领企业抢滩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华人基础,风土人情更贴近,被视作中餐出海的“黄金地带”。据红餐产业研究院《中国餐饮出海发展报告2024》,34.8%的中餐企业将其作为出海第一站。

此行目的地越南,自2016年起便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为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越南食品消费发展迅猛,广东预制菜出海恰逢其时。”越南粤商会执行会长吴焕彬表示,商会将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共同谋划考察活动,率企业深入河内、胡志明等市开展一线调研,助力企业深入了解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破解认证标准、清真认证、本土化改良等实操难题。

摩拳擦掌的预制菜企业,如何看待越南市场?

越南正处于人口红利期。数据显示,2023年越南人口突破1亿大关,成为东南亚第三个、全球第15个人口破亿的国家。细分来看,35岁以下人群占比高达56%,中产阶级规模突破3300万人。

人口红利带来了庞大的餐饮消费市场。据Statista数据显示,越南食品行业收入2023年升至东南亚第三位,预测2023年至2027年,越南食品市场将保持年均8.22%的增长率。

吴焕彬认为,越南预制菜市场存在明显分层,需采取差异化策略。以胡志明市为代表的城市地区,快节奏生活催生“厨房解放”需求,家庭预制菜支出占比已达12%,而农村地区仍以散装腌制食品为主。

预制菜作为餐饮快消品,同样遵循“渠道为王”的市场规律,越南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为预制菜出口提供机遇。

根据NielsenIQ Vietnam数据,2024年越南消费者平均每月网购4次,平均每周网购超过8小时,平均每人使用3.2个平台。单看2024年一季度,食品、饮料和化妆品是越南购物率最高的种类。

吴焕彬建议,可通过“需求—成本—文化”三角模型,综合考量在越南市场的产品定位。可入驻Tiki.vn等电商平台,定制“小份量试用装”,配合直播达人选品,能较快打开市场。同时可链接GS25等城市便利店等线下渠道,推出“上班族午餐计划”等营销策略。

稳定的贸易环境为预制菜出口越南奠定基础。自2004年起,中国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16年起,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越双边贸易额连续四年突破2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2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本次考察团将率队拜访越南财政有关部门,了解政策环境及投资机会,以期建立更广泛的商业联系。

事实上,越南所在的东南亚地区已成中餐出海的“黄金地带”。例如,早在2018年蜜雪冰城便将首家海外门店落地越南,随后陆续挺进印尼等东南亚11国;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的海外首店均开在马来西亚。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已有超60个中餐品牌在东南亚开出6100多家门店。

“越南是预制菜进入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枢纽站。”吴焕彬表示,一方面,越南中产阶级崛起,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释放出强劲的即食餐饮需求,有利于中国预制菜建立区域市场认知;另一方面,中越两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越南可成为预制菜加工技术、设备等产能输出的标的,助力企业构建东南亚地区的产业供应链。

越南是中国在海外重要的投资目的地。2024年,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超过25亿美元,保持较快增长。

近年来,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工业品通过越南生产基地进入地区乃至全球市场,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协同,工业食品及加工设备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例如,粤海饲料在越南销售水产饲料数年,并于2020年设立全资子公司越南粤海饲料,2024年4月开工建设越南粤海水产饲料生产基地,生产线覆盖虾料、海水鱼料、巴沙鱼料、生鱼料等品种,为当地水产养殖业提供配套支持。

目前,越南正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越南财政部外国投资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越南吸收外资近1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这一趋势为预制菜企业通过合资、共建工厂等方式实现产能出海创造了条件。

此前,预制菜全产业链出海考察团在澳新考察后,实现了成立中新首个预制菜跨国公司、建立首个预制菜海外“共享工厂”,并在新西兰开设22家饺子店、推动预制菜参团企业在澳大利亚开设首家餐厅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的落地,产能出海的模式初步形成。

本次越南考察将重点走访河内市、胡志明市的工厂,分析建设海外中央厨房或共享工厂的可行性,通过整合中越两国的食材资源与加工技术,有望将澳新的经验在东南亚复制。

当前,已有不少企业在越南展开探索。例如,牧原股份将“下南洋”首选定在越南,并于2024年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硬件支持、人员培训等,致力于提升越南当地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今年3月,其子公司瑞谷国际已在越南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标志牧原股份海外布局首站正式落地越南。

新希望是最早在越南布局相关业务的中国企业。1999年该公司便在越南胡志明市首设公司,次年设立河内公司,2018年设立平福养殖公司,其发展历程也为预制菜出海提供参考。

广发证券调研数据显示,出海越南的企业普遍反馈在手订单饱和,产能利用率较好,有明显的扩张意愿。

吴焕彬坦言,虽然大多数餐饮企业都将出海作为“必选项”,但行动之前需对法律制度、行业标准做足功课,警惕“水土不服”的情况。本次行程将包括律师事务所座谈活动,由专家介绍越南的营商环境及投资风险,讲解预制菜企业落地越南的相关政策。

他表示,越南粤商会将与考察团企业在商业、政策、法律等领域共享资源,为考察企业提供完善的商务配套服务。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等政策红利指引下,越南及整个东南亚市场将成为预制菜企业踏上海外征程的重要选项。

来源:大城市的贾小胖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