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塑料污染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澳大利亚(下文简称“澳洲”)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环保消息:过去十年间,其沿海地区的环境垃圾密度减少了39%。这项成果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一项大规模、跨区域、历时十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并已于2025年5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作者:刘博文(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本文约2400字,阅读约6分钟
在全球塑料污染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澳大利亚(下文简称“澳洲”)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环保消息:过去十年间,其沿海地区的环境垃圾密度减少了39%。这项成果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一项大规模、跨区域、历时十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并已于2025年5月发表于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期刊。该研究题为《都市区域环境碎片的驱动因素:大陆尺度评估》(Drivers of environmental debris in metropolitan areas: A continental scale assessment),并已于2025年5月发表于《海洋污染通讯》(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期刊。这项研究聚焦于评估澳洲六大都市区域内陆、河流及海岸环境中的人为垃圾状况,旨在确定全国范围内的环境垃圾基线,并理解其驱动因素与时空变化。这项研究不仅量化了垃圾密度的变化趋势,还分析了不同类型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垃圾)的构成、污染热点的分布以及关键驱动因素,为全球塑料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可借鉴的政策方向。
上图:海上的故事。瑾瑜(6岁)画。图片来源:第五届国际少儿环保公益绘画大赛参赛作品。摄:Linda
调查范围与方法:
从内陆到海岸的立体监测
研究团队对霍巴特、纽卡斯尔、珀斯、阳光海岸、奥古斯塔港和艾丽斯斯普林斯六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共547个样点开展了1907次垃圾样带调查,涵盖内陆、河流和海岸三类生态系统。每个样点随机选取三条样带,记录所有人类活动产生或改造的垃圾类型、数量及其所处的环境变量(如植被高度、坡度、可视人群等)。此外,研究还结合了澳洲土地利用数据、人口密度、交通网络和社会经济指数,以构建垃圾密度的统计模型,从而分析污染的驱动因素。
注:
一波波潮水拍打沙滩。阳光下的海水的层次,清晰可见。©Linda Wong摄于深圳大梅沙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CC BY-SA 4.0)
文献中的关键定义是:“Debris was defined as any human derived or altered item.” (任何人类衍生或改造的物品都被定义为“废弃物/垃圾”)。因此,研究中报告的总体密度和减少百分比,如“average debris density was 0.15 items m⁻²” 和 “39% decrease in the national mean coastal debris density”,指的是所有类型的人为废弃物/垃圾,而不仅仅是塑料。文献确实也指出塑料是这些废弃物/垃圾中最主要的部分。
主要发现:喜忧参半的现状
1. 整体垃圾分布:内陆多于沿海,河流相对较少
研究发现,澳洲这六大都市区域的环境垃圾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0.15件。不同环境类型的垃圾密度存在差异:内陆地区最高(平均0.18件/平方米),其次是海岸线地区(平均0.13件/平方米),河流地区最低(平均0.11件/平方米)。然而,这种分布模式在不同城市间并非完全一致。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超过一半(51%)的调查样方中没有发现任何垃圾。无垃圾样方的比例在河流区域最高(59%),其次是内陆(56%),海岸线最低(33%)。这可能暗示着河流的冲刷作用以及海岸线更易于垃圾搁浅和聚集的特性。
2. 垃圾热点区域:人类活动密集区与社会经济弱势区
垃圾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即存在污染“热点”区域。总体而言,垃圾密度较高的区域往往与土地利用强度高(如城市建成区、农业区)以及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相吻合。例如,在纽卡斯尔,越靠近市中心以及南部的悉尼方向,垃圾密度越高。阳光海岸的情况类似,垃圾热点集中在都市区及靠近南部布里斯班的区域。此外,研究再次验证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社会经济相对弱势的地区往往面临更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这可能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环境意识、社会规范等多重因素有关。
3. 垃圾构成:塑料碎片普遍,烟头与聚苯乙烯“顽固”
在所有发现的垃圾中,塑料制品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塑料垃圾是以碎片形式存在的,难以辨别其原始用途。例如,“未知或其他硬塑料碎片”出现在了高达28%的样方中。在可识别的完整垃圾中,烟头(Cigarette butts)是最常见的,出现在11%的样方中,占所有完整垃圾物品的20%。其次是食品包装/标签(Food wrapper/label,多为塑料)以及其他硬塑料制品(如瓶盖)。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聚苯乙烯(Polystyrene,俗称泡沫塑料)。虽然其分布可能具有局部性(研究中一个地点贡献了超过一半的聚苯乙烯发现量),但聚苯乙烯是海岸线上最常见的垃圾碎片类型,占所有碎片数量的24%。它极易破碎成小块,难以回收和清理,且其化学成分和吸附性对海洋生物具有潜在毒性。烟头同样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内陆、河流、海岸线环境中普遍存在,是所有环境中发现数量最多的完整垃圾类型。烟蒂含有大量有毒化学物质,且过滤嘴(主要成分为醋酸纤维素塑料)难以降解,对环境构成长期威胁。
上图:海豹的眼泪。小画家:汪诗淇。(图源:国际少儿环保公益绘画大赛,摄影:Linda)
4. 十年对比:海岸线垃圾显著减少
本次研究最令人鼓舞的发现之一,来自于与十年前(2013年)进行的类似海岸线垃圾调查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在过去十年间,澳洲都市区域海岸线的平均垃圾密度显著下降了39% (其中塑料是主要构成)。同时,完全没有垃圾的“清洁”样方比例也增加了16%。这表明澳洲在减少海岸线垃圾污染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然而,这种改善趋势并非在所有城市都同样明显,例如霍巴特和奥古斯塔港的污染水平反而有所上升,而纽卡斯尔、珀斯和阳光海岸则呈现下降趋势。
澳大利亚海岸 摄影:罗玉洁
分析与讨论:成效、挑战与未来方向
1. 政策与行动的成效显现
海岸线垃圾总量的显著下降,有力地证明了过去十年间澳洲各级政府、社区组织和公众所采取的各种减塑和垃圾管理措施是有效的。这包括但不限于:
· 特定塑料制品(如发泡聚苯乙烯)的淘汰计划:澳洲国家塑料计划中包含了逐步淘汰用于特定包装和餐饮用途的发泡聚苯乙烯的目标。本次研究结果凸显了这类措施的重要性。
· 公众宣传教育和社区清洁活动:提高公众意识、鼓励负责任的行为以及定期的社区海滩清洁活动,对于维持海岸环境的清洁起到了重要作用。
· 地方政府的废物管理实践:地方层面的废物收集、处理和海滩清理工作是减少沿海垃圾的关键。
2. 持续存在的挑战不容忽视
尽管取得了进展,但研究结果也清晰地揭示了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 烟头污染依旧猖獗:作为最常见的完整垃圾,烟头的普遍存在表明需要更有力的干预措施。可能的方向包括加强源头减量宣传、推广使用便携式烟灰缸、设立更多灭烟设施、以及探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如通过烟草税资助清理和回收)。
· “白色杀手”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一种塑料)的高占比(尤其是在碎片中)及其环境危害性,要求加速淘汰进程,并寻找更可持续的替代品。
· 难以识别的塑料碎片:大量无法确定来源的塑料碎片的存在,凸显了塑料制品在环境中老化、破碎的问题,增加了微塑料污染的风险。这需要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和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解决。
· 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垃圾污染与社会经济弱势区域的关联性提示我们,环境治理需要与社会公平相结合。仅仅依靠宣传教育可能不够,还需要改善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并采取更具包容性的策略。
澳洲的这项研究为全球城市如何治理垃圾污染(尤其是塑料垃圾)提供了重要范例:通过科学监测、政策协同、公众参与与社区动员,确实可以实现塑料污染的显著缓解。但塑料问题的根源仍在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唯有在源头上减少塑料生产与使用,配合法律、技术与教育手段,方能真正迈向无塑未来。
上图:打伞的小鱼。皓萌画。图片来源:第五届国际少儿环保公益绘画大赛参赛作品。摄:Linda
在“塑料时代”走向转型的关键节点,这场澳洲版“海岸线大扫除”不仅是一份环保成绩单,更是一份未来路径图。我们不应仅把目光停留在海岸线上,而要深入思考:每一块塑料碎片,究竟是如何从我们的生活流入大海?又如何在我们的行动中被终结?
我们日常的消费选择,是如何汇聚成环境中的每一片塑料?当海滩上的大块塑料逐渐“消失”时,那些更隐蔽、更难处理的微小碎片又流向了何方,它们对生态和健康的潜在威胁是否被我们充分认识?我们是否真正准备好迎接一个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未来,而不仅仅是满足于“眼不见为净”的表面清洁?
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涌向沙滩,留下白色的浪线,又迅速退去,在沙滩上留下湿漉漉的痕迹。©Linda Wong摄于深圳大梅沙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CC BY-SA 4.0)
海滩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柔软的沙滩是他们天然的游乐场,可以尽情地奔跑、跳跃、堆砌沙堡,用小小的手创造出无限的想象。©Linda Wong摄影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 | 刘博文
指导老师 | 马盛
总编 | Linda Wong
排版 | ms
关于作者
刘博文,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CBCGDF)国际部与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全球化与发展专业(GAD)联合发起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将作为绿会国际部“可持续人才计划”的青年代表,于2025年8月5日至14日赴瑞士日内瓦参加关于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届会议续会(INC-5.2)。
引
用
本
文
刘博文. 海滩变干净了?数据揭秘澳洲的‘塑料消失术’!海洋与湿地. 2025-05-13
海湿资讯·欢迎评论
OceanWetlands
斑海豹©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参考资料】
1.Brodie, S., Willis, K., Barrett, J., Fuller, M., Lawson, T. J., Mackay, M., ... & Hardesty, B. D. (2025). Drivers of environmental debris in metropolitan areas: A continental scale assessment.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15, 117851. 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25.117851
2.Hardesty, B. D., Lawson, T. J., van der Velde, T., Lansdell, M., & Wilcox, C. (2017). Estimating quantities and sources of marine debris at a continental scale.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15(1), 18–25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于2025年6月在法国尼斯举行,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加速行动,动员各方力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旨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会议将汇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私营部门等利益攸关方,共同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渔业、海洋污染治理、蓝色经济等关键议题。作为大会的特别认证机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海洋与湿地”工作组将组建代表团赴法国参会。(封面图:海草床©摄影:王敏幹)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