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14时28分,在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麟游县教体系统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组织麟游县中学高一、高二年级600余名师生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暨应急疏散演练。特邀县公安局、卫健局、应急管理局(地震局)、消防救
阳光讯(记者 张伟 通讯员 刘源)5月12日14时28分,在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麟游县教体系统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组织麟游县中学高一、高二年级600余名师生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暨应急疏散演练。特邀县公安局、卫健局、应急管理局(地震局)、消防救援大队领导全程督导观摩演练。
周密部署 筑牢安全“责任网”。演练前一周,学校召开专题部署会,制定《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成立由5个专项工作组构成的指挥体系:应急疏散组负责现场引导,医疗救助组配备担架、急救箱等物资,安全保障组提前排查楼道障碍物,信息收集组调试广播系统,抢险突击队开展专项培训。14时20分,副总指挥邢爱萍副校长在动员讲话中,通过回顾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零伤亡”的避险案例,强调“平时多流汗,灾时少流血”的演练意义,并下达最后检查指令。各工作组通过对讲机依次汇报:“应急疏散组12个点位人员全部到位!”“医疗救助组已待命!”
实战演练 跑出避险“加速度”。随着手摇报警器发出刺耳的“呜呜”声,总指挥关瑞锋校长下达“立即避险”指令。教室内,正在授课的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执行“伏地、遮挡、手抓牢”三步骤:高一(3)班李老师将课桌拼拢形成防护区,指导学生蜷缩桌底;二楼走廊,安全引导员张开双臂组成“人墙”,确保学生有序撤离。二次警报拉响后,师生沿“逃生绿线”标识,仅用1分20秒便完成全部疏散。在中院集结区,各班采用“双轨清点法”——班长从前向后、团支书从后向前交叉核对人数,高一(4)班报告1名学生“失联”后,指挥部立即启动二级响应。
多维联动 织密救援“安全网”。“应急疏散组联合抢险突击队,立即开展地毯式搜救!”随着指令下达,15名队员携带生命探测仪冲入教学楼,在一楼教室发现“受伤”学生。医疗组随即展开模拟救治:校医运用三角巾固定技术处理“骨折”,并通过心肺复苏术演示向围观学生普及急救知识。与此同时,心理辅导教师团队分组开展应激干预,通过“情绪温度计”游戏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
复盘提升 拧紧意识“安全阀”。“本次演练应到600人,实到599人,1名‘受伤’学生已完成模拟救治!”总指挥关瑞锋在总结中指出,“演练实现了‘三个100%’——指令响应率100%、疏散完成率100%、急救处置规范率100%”。副校长邢爱萍通过播放演练回放视频,对3处疏散衔接点提出优化建议。活动最后,该县教体局副局长,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点评。
此次演练将情景模拟与技能实训深度融合,不仅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更通过“演练—评估—改进”闭环管理,切实提升师生防灾减灾能力。后期,麟游县教体系统将持续深化“五防五练”安全教育体系,为师生生命安全构筑坚实屏障。
麟游县教体局领导班子成员,教育二级单位领导、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分管安全副校(园)长参加观摩活动;麟游县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参与演练。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