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4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新闻发布会。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蕾介绍本届文博会总体安排和筹备情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苏荣才,文博会组委会办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现场。(深圳发布)
5月14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新闻发布会。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蕾介绍本届文博会总体安排和筹备情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苏荣才,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施文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石玉回答记者提问。
文化“顶流”和科技“新势力”齐聚
记者在会上获悉,5月22日-26日,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将携文化产业“顶流”和科技发展“新势力”如期而至。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另在全市设52个分会场。
刘蕾介绍,本届文博会主会场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将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相比上一届增加265家。延续“综合展+专业展”的办展模式,展会线下共设8大展馆,包括3个综合馆和5个专业馆,云上文博会平台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供采对接等功能。现场将展出超过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在现场交易,近200场交易活动同期举办,22项促交易措施即将落地。
同时,刘蕾透露,文博会还将加强与在深圳同期举办的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5月22日至24日)、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5月23日至25日)“三展联动”,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放大展会效能。
五大亮点“焕新”文化展示窗口
施文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文博会有五大亮点。一是“顶流”新朋友多,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超300家,其中既有60余家首次参展的“新朋友”,如埃及Konouz(埃及复刻宝藏公司),也有“老朋友”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腾讯、网易、中影股份等机构和企业;二是AI科技感足,展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全馆预计有60余家人工智能“常青顶流”企业和“破圈新秀”企业参展;三是首发首秀密集,展期内,全馆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四是“文创中国”阵容强,主展区从上届1300余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机构、企业和知名IP携重量级文创产品参展;五是国际化程度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博会将特设人工智能专区,通过有规模、成系统地引入科技创新企业,强化“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同时,AI展会助手“文小博”将首次亮相,并参与迎宾志愿服务、导览、采访等工作,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提升参展效率。在组展内容上,展会将全方位融入AI元素,加大人工智能在各展区的布局,设置更多人工智能共创互动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为观众带来虚实结合、数实融合的观展体验。
“七个超级平台”进一步拓展交易功能
“交易力”是文博会的“生命力”。文博会搭建的不仅是展台,更是展商品牌价值跃升的黄金赛道。方石玉介绍,本届展会特别策划了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再升级,以“文化深水港”对接“经济新蓝海”,实现交易环节的全面扩容、全链赋能、全程无忧。
苏荣才介绍,文博会致力于成为“七个超级平台”,即文化产品和服务超级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超级服务平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超级发布平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超级共创平台、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贸易平台、文化企业与品牌超级传播平台和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超级展示平台,进一步擦亮“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金字招牌。
刘蕾表示,近年来,深圳依托科技创新优势,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硬核力”和“竞争力”。2024年,深圳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54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5.08亿元,占全省的51.5%、全国的9.1%。以多媒体游戏动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为代表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863.99亿元,为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本届文博会一方面坚守文化底色,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大力组织各地文艺精品剧目、优秀非遗传承项目、重点博物馆、优秀影视作品、精品出版物、代表性文创产品等文化属性凸显的优质项目和企业参展,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突出科技赋能,呈现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下的文化新业态新消费。
来源: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