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讲到这,有听友会说,这个字怎么是外来的?我可听了不少老师的专业性很强的节目,说这个符号非常非常古老,像距今约9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文化早期的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彭头山文化,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古老的“卍”字符。
咱们每天都在敲汉字,横竖撇捺间,数千年来,看似熟悉的方块字里,可藏着不少历史文化交融的痕迹。
譬如马上要讲的右旋的万字符,形状类似一个 “十” 字向四方伸出弯曲的臂膀,或者像两个Z右旋整体呈现出一种对称、规整的动感的形态。
讲到这,有听友会说,这个字怎么是外来的?我可听了不少老师的专业性很强的节目,说这个符号非常非常古老,像距今约9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文化早期的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彭头山文化,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古老的“卍”字符。
种种证据都表明万字符,和云雷纹、祥云纹、环带纹、凤鸟纹等,皆是我国的本土纹饰。
后世万字符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器物上,如古巴蜀国的铜带钩上,唐宋的铜镜上瓷器上,明初爱美的士子还发明了“卍”字顶巾,清代镂空窗棂之上也会有很多“卍”字符,像中国结一样连缀在一起,意为“万不断”,吉祥的象征。
再放眼全世界,距今约5000年的苏美尔文化中也曾发掘出大量“卍”字形符号。距今约7400多年前的古埃及、距今约25多年的古罗马,甚至整个2000多年前的早期基督教以及1500多年的拜占庭艺术中也都经常使用。
甚至是南美洲和中美洲最早4500年前的玛雅人,北美洲的纳瓦霍印度安人,卍”字形符号也屡见不鲜。但年头,算起来,国外发现的最早的万字符碳十四测定,都略晚我国,所以目前虽不能说“卍”字符起源于我国,但我国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使用万字符的国度。
但这也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
你说古代,甚至是遥远的三皇五帝传说的新石器时代,崇山峻岭、汪洋大海阻隔,根本不可能有如今先进的交通工具使得人类互通有无。请问各处古老的文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种,为何都会如此步调一致的使用万字符呢?
没有准确的答案,只能猜测。
万字符都有着吉祥的寓意,象征的永恒、美好、或太阳、封神雨神,浓缩着古人对于日月苍穹的自然神圣崇拜,这很可能跟古人长久仰望星空密不可分。
那时候科学不昌明,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可解释的如流星、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他们就理所当然的对浩渺星空,进行了细致观察和记录。
即使现代,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的结构很像一个庞大的“卍”字。像著名的人马座旋臂、猎户旋臂、南十字旋臂等很类似“卍”字旋转。
再如我国长江下游的河姆渡人,聪明的他们不仅居住进了“干栏式房屋”,形成了定居,很可能就是传说中建造房屋的有巢氏的原型之一。还发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家具等不用一根钉子就可稳固连接的榫卯结构,领先世界几千年。
更令我们赞叹的是当时他们就发现了北斗七星围绕北极帝星顺时针旋转,还画出“北极北斗相对图”。北斗七星围绕北极帝星,每天旋转1°,每月旋转30°,每季旋转90°,每年旋转360°,用来指导农桑。
因为可以当作固定坐标,对应四季耕种,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河姆渡人再将“四季北斗合成图”的双线叠成单线,就是万字符的形状。
好,讲到这,您会说,既然这个符号我国出现最早,怎么你今天要讲中国汉字外来户把它排第一个呢?你这举的不是反例吗?
非也非也!
不少专家说的没错,右旋的万字符确实我国很可能最早。但请注意,符号和文字它可不是一回事儿。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具备形、音、义三要素,可独立记录汉语。而符号通常仅代表特定含义或指示特定概念,不具备完整的形音义。
简单说,刚提到的万字符,和云雷纹、祥云纹、环带纹、凤鸟纹等,皆是我国的本土纹饰,但你能说云雷纹、祥云纹、环带纹、凤鸟纹是汉字吗?
确实,距今2027年前,汉哀帝元寿元年(前 2 年),西域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朝,在帝都长安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
佛教正式开始传入中国之前,我国万字符存在至少9000多年了。但自从佛教传入,常画在释迦牟尼佛佛像胸前或脚部,乃佛陀“三十二相”之一的万字符进入中原,情况就不一样了。
佛教中,此符号不叫万字符,而为室利靺蹉(Srvatsa)’——'吉祥海云’之意,象征着佛陀的功德、智慧和慈悲,起初也不是叫万的文字来着。
谁料佛教讲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只要做善事就能累积功德成为天人,不像道教炼丹求药富人才玩的起,给战乱不断生活困苦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
外加统治者也需要,佛教螺旋向上直线发展。魏晋南北朝时,寺庙林立,译经事业兴起,宗派初现。隋唐时,佛教鼎盛,玄奘西行取经,宗派林立。
尤其到了武则天这,佛教不讲男女众生平等吗?佛教不有现成教义 “女主天下” 吗?为了给自个称帝制造舆论、巩固统治,利用普度众生等理念利于收拢民心、她可是不遗余力的扶持佛教,修建寺庙,参与佛事,组织僧人翻译注释经文。
像如今佛教经典中,要诵读的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据说为女皇亲写。
而随着大量翻译的佛经在民间传播,百姓通过诵读佛经,佛教的慈悲、因果报应等观念也因此深入民心。
如《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便提到,几乎每个家庭都设有佛堂,早晚诵经。平时捕个牲畜、禁捕鱼虾,也得多念阿弥陀佛,生怕造杀业什么的。
实际上,武则天是说一套干一套,嗜杀残暴。
一生充满争议的武则天还是个造字达人,日月当中的曌、圀同 “国”;靝古同 “天”,造了一堆,她仍不满足,又把念头投向了百姓颂读的佛经,万字符首先映入眼帘。
对此,被称为勤学无惰,内外兼通,尤其精达华严一宗的高僧慧苑在《华严经音义》中白纸黑字的说:“卍字本非是字,大周长寿二年主上权制此文,著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
“卍” 这个符号本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在大周长寿二年,皇上(武则天)暂且创制了这个文字,将它铸刻在天枢之上,把它的读音定为 “万”,意思是说它代表着吉祥以及众多德行的汇聚之处。
也就是说打武则天开始,“卍”,这个存在了至少9000多年的符号被定位为字,音同“ 万” 。也有说法,说“卍”与汉文“万”的手写体较为接近,也是女皇将它和万划等号的原因。
千古唯一的正统女皇钦定,流传至今,说它属于外来户第一,应该ok。
不过,也有说法说,其实远与她,佛经翻译家,北魏菩提流支翻译《十地经论》的时候,就已经将,“卍”字翻译为了“ 万” 字。 可能没成为主流,武则天受了启发一锤定音?
反正“卍”字从此正式进入了我们汉字书写系统,拥有了完整的音形意。
类似情况的还有,比如上面一个点,底下两个点的这个汉字,您可以想象一下,作笔画的点,上面一个,下面两个,品字形排列,读“yi”,来源于佛经悉昙字母“上面两个小圆圈,下面有一朵云,类似躺到了的6”的这个符号。
《大般涅槃经》,“涅槃” 意为超脱生死的境界,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所说的最后一部经常借用这个形象演说佛法。
就是毛笔写起来太麻烦,于是写着写着,这个符号变成了品字形的三个实心点,还是觉得麻烦,最终简化成了品字形的三个类似偏旁的品字形的三个捺。逐步被引入汉字系统,成了yi字。
如今是生僻字,但古人以前常用,比如说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被称作诗佛—— 他确实是佛教徒,写的诗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展现出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对佛教境界的追求。
当年就有高僧跟他探讨开悟的境界,作诗酬答他曰:三点成yi、犹有想,一观知幻自忘荃。就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再如历史上做事最多但臭诗最多的乾隆也常用这个字,一个呢也是自幼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一个是显摆自个博古通今,也常常用到这个字。作诗道“解脱四禅定,圆成三点yi”云云。
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来达到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的目的。尤其到了四禅——修行者完全超越了情感的波动,进入极其清净的状态,内心无苦无乐,彻底平静。
咱就简单多说一嘴,明显乾隆压根半禅也没做到。
来源:大力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