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百度地图导航中出现“东鹏特饮”广告霸屏,引发众多用户的不满,不少用户认为这种在导航车道上显示的广告影响驾驶安全。与此同时,该平台所提供的网约车服务方面,司机绕路导致费用偏高,以及平台管理漏洞等系列问题,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之前用百度地图导航,语音提示:‘前方路口左拐,走如图所示的车道’,给我气笑了,现在懂了是为了让我看广告!”
日前,百度地图导航中出现“东鹏特饮”广告霸屏,引发众多用户的不满,不少用户认为这种在导航车道上显示的广告影响驾驶安全。与此同时,该平台所提供的网约车服务方面,司机绕路导致费用偏高,以及平台管理漏洞等系列问题,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导航竟成广告屏,百度地图遭炮轰!
此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在百度地图提供的3D车道级导航页面中,车道的路面会出现“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词,尝试关闭广告,却发现百度地图未提供相关设置选项。
还有网友反应部分广告甚至遮挡了路口变道标识,在夜间模式下,这一情况导致的识别难度进一步加剧。
百度地图因此被不少用户质疑牺牲用户行车安全为广告盈利让路。不过,记者也注意到,还有部分用户表示自己使用的百度地图中并无此类广告,对于没有收费的情况,他们能够接受,只要不影响正常使用就行。
据了解,百度地图在2024年推出“城市车道级导航”功能,宣称已在全国超300个城市普通道路上覆盖,在大模型的技术助力下,从车道指引、隧道导航、事故预警等方向实现了车道级导航的全方位升级,能为用户精准推荐车道,并通过高亮显示的方式,让建议车道更加直观清楚。
面对网友对导航广告影响行车安全的质疑,截至发稿前百度地图官方客服未作正面回应,只是表示:“请用户提供相关截图信息,会有专员协助处理。”而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方面,工作人员则表示,暂不清楚相关情况,正在向相关部门核实。
事实上,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律师也表示,若导航广告遮挡路线、自动播放或强制停留,可能违反《广告法》第44条(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及第45条(互联网广告须显著标明关闭方式),损害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如果广告干扰驾驶员注意力可能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安全驾驶的规定,若因此引发事故,平台或需承担部分过错责任。
在App里做广告植入是互联网行业内通行做法,百度地图所为绝非特例。2024年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了31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打车服务乱象频发,绕路计费成顽疾?
记者发现有部分网友认为,自己在使用百度地图导航时并未产生消费,考虑到平台的盈利需求,能够接受其插入广告的行为。然而,百度地图的打车服务却频频引发消费者不满。不少用户反馈,使用该平台打车时,司机存在绕路情况,致使出行费用大幅增加,或暴露出平台在司机监管方面存在不足。
云南的龚女士投诉称,她曾通过百度地图平台预约网约车,原本6公里左右的行程,预估车费约20元,但司机强行绕路,实际行驶11公里,最终被扣除40余元。龚女士表示,司机未按原定路线行驶,而她因签订了免密支付,司机完结订单后,费用被自动扣除。
“平台难道没有预防机制吗?当行驶路线和距离与原定计划不一致时,平台都不审核就直接扣除顾客的钱款,这样的App怎么能让它在市场上流通?”龚女士说道。
此外,龚女士还提到,订单结束后,她完全无法再与司机取得联系。而其他平台在订单结束后仍可联系司机,以处理遗落物品等事宜,百度地图虽然有相关按钮,却无法点击。
且与百度地图官方客服取得联系也极为困难,拨打官方电话时,始终无法接通;寻求线上客服帮助,得到的多是重复性的机械话术回复,难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据悉,目前百度地图已经退还了龚女士超出部分的钱款。
“经常行驶的路线基本花费十几块钱,百度地图打车花了20多块钱,订单详情显示了一堆明细,我要求平台按照预估费用收取。”另一名消费者也表示。
记者发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众多网友分享了自己在百度地图打车时的离奇遭遇。有网友称原本预估 25 元的行程费用,最终竟飙升至 2000 元,司机迟迟未完结订单,计费系统持续运转,费用不断累积。更为棘手的是,未完结的订单会导致用户无法再次下单叫车,影响正常出行安排,给用户带来不便与困扰。
据消费保数据统计,自2020年起,与百度地图相关投诉量累计达753件,投诉解决率为21.25%。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退改问题、价格纠纷、虚假宣传等方面,其中退改问题占比超20%,而客服电话难接通、大数据杀熟等问题的投诉也较为突出。
根据百度财报数据,2024年百度总营收1331亿元,同比下滑1%,核心广告业务收入(730亿元)同比下降3%,第四季度跌幅扩大至7%。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百度一直未单独披露百度地图的业绩表现,另据媒体报道,百度创始人兼 CEO 李彦宏将 2025 年地图业务的 OKR明确设定为 “地图 CM做正” ,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百度地图的经营压力。
消费保专家表示,在打车服务方面,平台需加强对司机的监管,优化客服服务质量,建立更完善的费用审核和异常订单处理机制。只有切实解决用户的痛点,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突破,否则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部分内容引用 |红星新闻
来源:消费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