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春风浸润人心——甘肃法院多措并举推动民法典宣传走深走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9:19 1

摘要:为了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甘肃三级法院围绕“借助媒体、借助载体、借助群体、借助审判庭”的总体思路,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

法治春风浸润人心

——甘肃法院多措并举推动民法典宣传走深走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今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为了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甘肃三级法院围绕“借助媒体、借助载体、借助群体、借助审判庭”的总体思路,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暖和力量。

5月6日,白银市景泰县法院上沙沃法庭院内警灯闪烁,一场关乎120余名农民工权益的调解工作在此开展。

不久前,承包大户苟某在上沙沃镇边外村种植数百亩洋葱,通过微信与劳务经纪人张某达成用工协议。4月26日,120余名工人完成洋葱种植后,双方因劳务费用标准及种植面积认定产生争议,随后向上沙沃法庭法官寻求帮助。

上沙沃法庭启动涉农纠纷绿色通道,并将纠纷化解与普法宣传相融合,调解过程中重点解读民法典中“数据电文合同效力”规定,确认微信聊天记录的法律效力。同时,通过民法典法条解析土地经营权争议,结合土地确权证与现场勘验结果,提出“首尾取中”的认定方案。最后,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向承包方释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最终促成580元/亩统算+让利补偿的双赢方案。

各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巡回审判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作用,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5月8日,定西市安定区法院内官法庭将审判庭“搬进”某村委会,通过“庭审+调解+普法”三位一体模式,成功化解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

2022年12月,厚某与赵某订立婚约,次年2月举办婚礼后开始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其间,厚某依照当地婚嫁习俗,向赵某及其父母给付彩礼及黄金首饰。2024年6月,双方因感情破裂分手,厚某多次索要彩礼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考虑到案件涉及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承办法官决定采用巡回审判方式,将庭审地点设在被告所属村的村委会,既能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又能通过“看得见、听得懂”的现场庭审,向周边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树立文明婚嫁新风尚。

庭审中,法官针对原告提出的全额返还彩礼诉求,结合民法典中关于彩礼返还的具体规定,详细阐释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应当返还彩礼”的法律原则。经过近3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一起婚约财产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大沟深处杏花村,百年学窑读书声。白银市会宁县大沟镇“张氏学窑”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生动课堂。

会宁县法院大沟法庭深入挖掘当地百年学窑优秀传统文化,开设“学窑说法”课堂,普及法律知识,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5月9日,大沟法庭举行“学窑说法”课堂。活动现场,大沟法庭庭长王军霞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中常见的民间借贷纠纷,以《守护好我们的“钱袋子”》为题,为干部群众授课。王军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生动的案例,讲解了民间借贷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民间借贷合同、借条与欠条的规范书写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将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生活的场景,告知乡亲们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自我保护,让法律知识根植于心间。

民法典从人民中来,更要到人民中去。连日来,全省各级法院通过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武威市民勤县法院开展以“法治春风润民心,法典护航千万家”为主题的民法典宣传活动,紧扣群众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活动当天,工作人员在广场、公园、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立了宣传展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民法典宣传册及相关法律资料,内容涵盖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合同签订、房屋买卖、邻里纠纷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同时,通过展板展示典型案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民法典条文背后的法律逻辑与现实意义。

为提升活动的实效性,主办单位还邀请了专业律师到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讲解民法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怎样处理继承纠纷、如何合法签订租赁合同、遇到人格权侵害时如何依法维权等问题,受到群众的好评。

连日来,我省各级法院组织法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系列普法活动,法官们走进田间地头、村民文化广场等,结合婚姻家庭、土地纠纷、民间借贷等贴近生活的案例,现场解答群众法律疑问,让法治阳光温暖万家。

让法治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一直是甘肃法院努力的方向。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全省各级法院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牢法治观念,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法治建设,提升教职工法律意识,5月7日,天水市麦积区滨河路幼儿园举行了法治副校长聘任仪式,聘任麦积区法院民二庭庭长郭红为法治副校长,参与幼儿园日常法治教育及协助建立健全各类校园规章制度等工作。

聘任仪式结束后,郭红以民法典为主要内容,结合老师的实际需求,为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带来了一堂以“以法为纲 ‘典’亮童年”为主题的普法讲座。

对家长和孩子而言,学习掌握民法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入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不久前,庆阳市法院法官、庆化学校法治副校长杨立锋走进庆化学校,开展“与法同行 护航成长”主题普法活动,以生动案例和互动实践架起法律与生活的桥梁。

“如果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网络欺凌如何用法律反击?”……活动中,杨立锋结合自身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校园伤害、网络诈骗、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典型案例,将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讲解了新型网络诈骗的形式、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及后果,引导同学们强化法治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将继续以普法为抓手,持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活动载体,把民法典的学习宣传融入日常、化为经常,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治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省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