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3年,名为“非典”的病毒风暴席卷全国各地,随后迅速扩展为全亚洲的噩梦。非典又称“SARA”,它的传播速度快到惊人,以至于大小医院都人满为患。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期间,他带领团队研制出全球第一个SARS诊断试剂盒;
新冠疯狂肆虐全国后,这位任正非口中的“神人”又依靠卖核酸设备,狂赚222亿。
他狂傲不羁,看不起马云还自封“金庸本尊”,甚至还扬言活到120岁。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称为“基因富豪”的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
两度舍身入局 热爱科研的实干家
2003年,名为“非典”的病毒风暴席卷全国各地,随后迅速扩展为全亚洲的噩梦。非典又称“SARA”,它的传播速度快到惊人,以至于大小医院都人满为患。
此时的华大基因已走过4年风雨,宛如商界的婴儿,迫切的需要一个契机进入上升期。作为湘雅医学院的高材生,董事长汪建意识到SARA对华大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汪建
1954年,汪建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年轻时曾经下乡插队。艰苦的生活没有抹杀汪建向上爬的野心,反而愈发激励他努力学习,终于在23岁那年考上了湖南医科大学。
那是高考刚刚恢复的第一年,想上大学的年轻人不计其数,谁都想拿到改变命运的“单程票”。老天爷没有亏待汪建,让他刚毕业就被分配到医院当医生,可汪建却依旧觉得不满足。
读万卷书就要行万里路,1984年,他又拿下了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学位。高材生的眼光总是看得更远,于是往后几年,汪建在欧美国家继续给学历镀金。
1988年,34岁的汪建考入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医药科学博士学位,期间还在爱荷华大学、华盛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当然,汪建在美国不单是精进学业,也闯出了一片小天地。
1991年,汪建带头成立“西雅图华人生物医学协会”,同时策划“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引回中国。1994年,他回国创建北京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积极致力于人类基因组计划。
华大基因成立后,起初参与了1%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但往后一直发展平平。非典期间,汪建原本想加入相关单位参与SARS病毒的研究,结果却因“非专业”被拒之门外。
汪建知道自己虽然当过医生,但学的专业与病毒不搭边,被拒也是情理之中。然而,每每联想到被病毒折磨的老百姓,他又觉得心有不甘。思来想去,汪建决定来一招“剑走偏锋”。
利用管理漏洞,汪建伪装成研究人员潜入实验室,哪知刚进来就被人识破。为了拿到SARS病毒样本,汪建对着一众专家立下“36小时之内破解病毒”的军令状,这才得以带走样本。
时间不等人,汪建回到研究机构就迅速召集团队,加班加点的开始对SARS病毒的攻关。他固然不是专业出身,但好在手下有一批懂病毒学的员工,所以攻克SARS病毒不在话下。
最终,汪建的团队不仅在36小时内成功破译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同时还研发出了 全球首款SARS诊断试剂盒。一朝成名天下知,但如果就此止步,显然不符合汪建的期望。
汪建决定走得更远,2007年,他在深圳创办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此时的华大团队虽然年轻,却已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参与的研究工作一个比一个有分量。
从绘制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再到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华大基因的成果终于迎来了国家的垂青。2016年9月,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牵头下,深圳国家基因库正式成立。
2016 年,汪建一鼓作气收购硅谷的Complete Genomics公司,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创新的典范”。渐渐的,华大基因成为了我国基因检测的领头羊,但它真正的崛起是在2020年。
新冠疫情席卷武汉后,随着各地医疗队伍奔赴一线,66岁的汪建再次舍身入局。他第一时间组建“火眼”实验室,用最快速度研发出核酸检测系统,不到3年就净赚了222个亿。
那时候,全国各地每天都有数万人参与核酸检测,将火眼的核酸检测系统视作标配。从方案落地实施的那一刻起,利润便已在核酸检测的每个细节里成倍增加,汪建实可谓抓对了机会。
有人觉得汪建是发“国难财”,利用人们对病毒的恐惧收割利益,可他的赚钱能力又着实令人羡慕。在事业小有成就的同时,汪建的处事作风也画风骤变,给他招来了不少非议。
汪建是个敢想敢干的人,天生富有冒险精神,立志于实现“上天入海”。2021年,他跟随“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区域进行科考作业,共同发起《马里亚纳共识》。
而在此之前,汪建曾于2010年亲率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以70岁高龄刷新中国登顶珠峰的最年长记录。但成功取得的多了,汪建的嘴也变得口无遮拦,甚至越来越离谱了。
2018年的一次公司会议上,汪建当众宣称他要活到120岁,还要求全体员工必须活到100岁。员工不允许有出生缺陷,罹患肿瘤也不能让医院先发现,否则就会被汪建视为“耻辱”。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高学历的知名企业家,曾在节目里公然爆粗口。做客节目《十三邀》时,汪建面对主持人的提问直接爆粗,称鲁迅等文学巨匠的作品都是“狗屁精神”。
此时的汪建已有数百亿的身价,但个人财富的水涨船高,似乎也进一步激发了他对“永生”的执着。就在深圳国家基因库门口,猛犸象雕塑上还刻着他的终极理想——“永存永生”。
汪建对这尊雕塑也有说法,如果谁再敢欺负我们,直接骑着猛犸象拿竹竿去捅他们家窗户。外界对他的疯狂行径难以接受,当然比起这些,围绕汪建和华大基因的争议更有看点。
汪建在深圳国家基因库门口与同行者合影
2022年,首都医科大校长饶毅“开撕”汪建,称他的科普视频内容都是“伪科普”。华大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在饶毅看来其实靠的是国外仪器试剂,根本不是什么高端科技。
再往后,一份“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被打断七根肋骨”的实名举报信,又让原本就有假阳性前科的华大基因深陷舆论漩涡。随着疫情消退,靠基因检测发家的它也走起了下坡路。
据华大基因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当年营业收入20.71亿元,同比下降34.49%。此外,华大基因的市值比2020年下跌7成,到后期又摊上了甩不掉的国际官司。
2024年12月,英国ONT公司以违反测序技术合同为由,向英国法院提起对华大基因的二次诉讼。这场围绕专利问题的争议,一旦英方胜诉,对华大基因又将是一场沉重打击。
如今,华大基因的辉煌已随着新冠疫情隐去,盈利能力呈俯冲式下降的趋势。2024年,经理团队平均降薪46.4%,总市值只剩198.7亿元。“基因测序第一股”的光环,似乎再难亮起。
不能不否认,汪建是个敢想敢干的实干家,靠着敏锐的眼光赚到222个亿。或许就本人而言,外界普遍会给汪建贴上“怪人”的标签,可谁又能否定他在科研事业上的成就呢?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参考资料
【1】凤凰网《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遭炮轰:肤浅、狂妄、愚昧无知》;
【2】新浪财经《230亿“基因富豪”汪建,遇到麻烦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819125358398013&wfr=spider&for=pc
【3】新浪财经《华大基因前三季首亏市值蒸发860亿 控股股东拟套现3.76亿用于汪建增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839288638040072&wfr=spider&for=pc
【4】金融界《再陷诉讼漩涡!掌门人汪建言论惊人、华大基因员工必须活到100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029474619336959&wfr=spider&for=pc
【5】百度百科《汪建》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AA%E5%BB%BA/69426
来源:阿妞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