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有效修复肺损伤,对肺纤维化后遗症具有潜在的逆转作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9:42 1

摘要:最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福生院士团队在权威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发表了关于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重症新冠患者的三年长期随访研究结果。

最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福生院士团队在权威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发表了关于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重症新冠患者的三年长期随访研究结果。

该研究评估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表明,MSC治疗不仅加速了肺损伤的修复,还显著改善了长新冠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增加肿瘤等远期并发症的风险。这一发现为MSC在新冠康复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

研究设计

这项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共招募了100名新冠重症患者。在试验中,65名患者接受了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而35名患者接受了安慰剂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分别在第0、3、6天接受了静脉输注的MSC或安慰剂,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随访观察。

研究结果

在三年的随访中,研究团队评估了多项指标,包括肺部影像、6分钟步行距离、肺功能、生活质量、长期新冠症状、新发合并症、肿瘤标志物以及再感染率。

结果显示,肺损伤修复加速,长新冠症状缓解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MSC治疗组在肺部恢复方面表现更好,46.94%的患者在三年后肺部CT影像完全正常,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34.48%。此外,MSC组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中的“总体健康”评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表明MSC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两组在长期新冠症状(如胸闷、呼吸困难和疲劳)方面相似,MSC治疗未显著减少这些症状的发生率,但在总体健康的改善方面显示出潜在优势。

干细胞治疗组肺损伤修复时间较安慰剂组提前了15个月,且57.69%的未治疗患者仍存在肺结构异常,表明干细胞对肺纤维化等后遗症具有潜在的逆转作用。

治疗组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显著提高,尤其在疲劳和运动耐力方面表现突出。尽管20.78%的患者报告日常活动能力减退,但MSC组有更多患者重返工作岗位,且未出现治疗相关的肿瘤或免疫异常事件。

安全性评估

在36个月的随访期间,研究未发现两组患者在新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肿瘤标志物水平亦未出现异常。

这一结果为干细胞治疗的长期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数据支持,突破了以往短期研究的局限。

此外,尽管MSC治疗组的新冠再感染率(53.06%)略低于安慰剂组(67.86%),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明了MSC治疗的长期安全性。

结论

作为全球首个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超长期随访研究,该成果为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感染后综合征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福生院士团队此前已在《柳叶刀》子刊等权威期刊发表多项研究,推动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方案纳入科技部应急攻关项目,并获得国际十多个国家机构的关注。

团队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干细胞在预防肺纤维化和降低重症死亡率中的作用,并启动III期临床试验优化治疗方案。该突破性研究为长新冠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细胞治疗策略积累了重要经验。

研究结果显示,MSC治疗在三年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能有助于肺部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为MSC治疗新冠急性感染和长期新冠症状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将继续监测该队列患者的新发合并症和肿瘤发生情况。

中赛集团

中赛集团创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首都北京,是国内领先的生物生命大健康全产业链和生命管理养护平台。公司以细胞研发和再生医学技术应用为核心,专注于生物大健康和细胞科技产业领域的创新及发展,致力于将前沿的生命科学成果应用于健康养护领域,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提供最佳保障,产业板块涉及生物、药业、医学、农业、保健品、医疗器械、医美、酒业、康养、旅游10大领域。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本平台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仅用于个人学习及科普推广,采用的非本平台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与版权者联系。本平台所选内容的文章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函告或电话通知我们,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相关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来源:中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