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儿村五社村民任玉梅的家门前,在废旧的轮胎中栽种了各种蔬菜,还有苹果、桃子等苗木。眼见房前屋后一天天绿起来的靓丽环境,任玉梅喜上眉梢。她说:“说实话,这两年通过乡村示范带建设和村村万树行动,我们村的环境确实变美了,感觉连空气都清新了。现在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
初夏时节,永登县柳树镇营儿村的道路两旁草木葱茏,枝繁叶茂,庄户人家的院落里干净整洁,尽显新颜……呈现出一幅家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变废为宝显匠心 建设生态“四小园”
营儿村五社村民任玉梅的家门前,在废旧的轮胎中栽种了各种蔬菜,还有苹果、桃子等苗木。眼见房前屋后一天天绿起来的靓丽环境,任玉梅喜上眉梢。她说:“说实话,这两年通过乡村示范带建设和村村万树行动,我们村的环境确实变美了,感觉连空气都清新了。现在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新鲜蔬菜、水果,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营儿村党支部书记费永生介绍说,在“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中,柳树镇利用旧轮胎、空酒瓶等废旧物品打造“四小园”186处,动员和发动村民将房前屋后的杂物堆改造成微型花园、菜园,并建设家门口的果园,已栽种了1500棵桃树、杏树。同时,组织工匠用水泥砂浆修复24面斑驳墙面,用青砖打造了二十四节气墙,让村庄焕发出了艺术气息。
今年以来,营儿村将所有苗木划分片区,承包到社,责任到人,全面推行“谁受益、谁管护”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积极性,先后发动500多名群众种植各类苗木5200棵,打造美丽廊道4处,“桃树一条街”已实现挂果,在“增绿”中“增收”,实现开窗见景、出门见绿、已成为营儿乡村示范带建设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盘活土地资源 擦亮“香醋”名片
近年来,“营儿香醋”声名远播,深受众多消费者青睐。
柳树镇镇长张永德介绍说,营儿香醋厂原址是水泥厂。水泥厂已关停30多年,我们利用建醋厂的机会盘活土地资源,让沉睡的土地资源“活”起来,采用土地流转和入股分红的方式,全力扶持企业建醋厂,不仅发展了产业,增加了村集体经济,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可谓一举多赢。
“醋厂建成后,带动了24户脱贫户实现增收,农户通过成本价提货,通过走街串巷售卖,人均增收1.25万元以上,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就是我的初衷。”营儿香醋第四代传承人张天俊欣喜地说。目前,营儿香醋已在永登和兰州市区设立了专卖店,供应当地餐饮企业,还充分借助东西部帮扶协作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模式销往天津、北京等地。
柳树镇在注重用好现有温室大棚,发展育苗产业、花卉产业和蔬菜种植的同时,还利用冷水鱼养殖技术,发展鲑鳟鱼产业,通过“股票塘”模式新建一处水面养殖场,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销对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整治人居环境 演绎“桃花源记”
在满城渔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柳树镇坚持风貌提升与产业发展齐抓、“里子”与“面子”结合、村庄美与精神美并重的思路,把环境整治作为示范带建设的先手棋,攻坚推进“3331”行动,按照先整治、后绿化、再美化、再提升的“四治”行动方案,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整治提升,扮靓人居环境,打造陇上“桃花源”。
黑城村针对“重点、难点、堵点”区域,集中整治村庄内外、河塘沟渠、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垃圾、杂物乱扔乱堆等问题,通过有效整合土地资源,规范农村建设,同时,组织专业队伍修剪道路两边杂草及树枝,进一步优化可视区域内环境卫生。先后发动群众种植桃树1350棵,用心打造黑城大坪“桃花岛”,并铺设了地下管网,方便群众浇水,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绿美乡村行动 扮靓绿美廊道
满城渔歌示范带建设涉及复兴村、牌路村、柳树村、营儿村、黑城村5个村,总长度约10公里,面积约36.11平方公里,覆盖3148户12597人,其中常住人口2207户8084人。
据柳树镇党委书记韩贤文介绍说:“柳树镇按照‘全域净化、年度绿化、梯次美化、整体智化’总体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实施‘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扮靓绿美廊道。我们紧盯村庄‘五边、四旁’重点区域,川区8村优先种植桃树、杏树、柳树、梨树、枣树、景观树等树种,山区6村优先种植玫瑰、旱柳、酸枣、文冠果、中国沙棘等耐寒、耐旱、耐盐碱、耐风沙、病虫害少的树种,将村庄美化与绿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打造集经济、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生态体系。同时,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植树、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发动群众3000余人次,在全镇形成了全民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该镇共投入资金40万元,栽植各类苗木2.8万棵(株)。其中,经济林2000余棵,玫瑰等2万余株,惠及1200多家农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小高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