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 年登陆科创板时,石头科技股价一路狂飙,千元大关的突破使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尽享荣耀。然而,花无百日红,近年来石头科技股价如断了线的风筝,持续下跌,市值也从巅峰时的近千亿大幅缩水至394.79亿元(5月13日),令人唏嘘。
曾以“疯狂的石头”之名闪耀资本市场的石头科技,如今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2020 年登陆科创板时,石头科技股价一路狂飙,千元大关的突破使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尽享荣耀。然而,花无百日红,近年来石头科技股价如断了线的风筝,持续下跌,市值也从巅峰时的近千亿大幅缩水至394.79亿元(5月13日),令人唏嘘。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石头科技传出考虑赴港上市融资至多 5 亿美元的消息。这一决策,究竟是深思熟虑后的破局妙棋?还是面对当下重重困境,为维持运营、缓解资金压力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深陷“增收不增利”泥潭
2024年,石头科技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实现营收119.45亿元,同比增长38.03%;净利润为19.77亿元,同比下降3.64%;扣非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比下降11.26%,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对于这份成绩单,资本市场并不满意。石头科技财报发布次日,股价大跌8.64%,截至4月8日收盘,石头科技股价报收184.52元/股,两天时间下跌超25%,市值蒸发超过了115亿元。
追根溯源,石头科技股价持续下跌、市值大幅度下滑,本质上是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增长潜力不好看。
一方面,石头科技过去一年的高增长,主要建立在“降价”策略之上,而非单纯依靠产品创新或市场份额的自然扩张。
2024 年下半年,石头科技掀起的“老品降价、减配促销”风暴,据相关媒体报道,石头科技旗下Q7 Max 系列产品大幅降价,Q7 Max Plus的原标价为569欧元,而实际售价已降至419欧元,降价幅度高达26%以上。
受降价策略的影响,石头科技的利润率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其毛利率为50.14%,净利率为16.55%,而2023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53.93%和23.7%。对比之下,2024年的毛利率下降了3.79个百分点,净利率则下降了7.1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扫地机器人行业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石头科技“重营销、轻研发”的发展模式,为其未来埋下巨大隐患。
财报数据显示,石头科技2024 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暴增 46.03%,占营收比高达 22.32%,而研发投入占比不足 10%,且近三年研发费用率呈逐年下滑趋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沃斯 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超 11%,追觅科技更是以 15% 的高强度投入深耕高速数字马达、AI 导航等核心技术。
面对“增收不增利”的困局,石头科技亟需一场彻底的战略转型,若无法及时调整战略,这场以利润为代价的“增长狂欢”,终将成为一曲华丽的挽歌。
关税风波下,出海业务承压
从财报数据来看,海外市场依然是石头科技实现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51.06%,首次超过国内市场的55.31亿元(同比增长25.39%),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53.5%。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在北美、欧洲等重点市场的深度布局,通过入驻Target、Bestbuy等主流零售渠道,成功构建了全球化的销售网络。
无独有偶,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2024年全球出货量首度超越美国iRobot,市场份额达到16%,销售额市场份额更高达22.3%。在北欧地区与土耳其、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市场,石头科技更是连续多季度保持销量和销售额双第一的领先地位。
然而,随着国际交易环境风云变幻,石头科技的海外业务正从曾经的增长引擎,逐渐演变为利润承压的重负。
财报数据显示,石头科技2024年境内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了1.56个百分点,境外毛利率更是暴跌6.74个百分点。考虑到石头科技海外营收占比超过50%,境外毛利率的大幅下滑无疑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
石头科技昔日的出海荣光,在关税壁垒、成本飙升的冲击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石头科技的未来带来更巨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2025 年美国关税政策的落地,让本就微薄的利润所剩无几。更糟糕的是,关税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为规避成本增加,企业不得不考虑调整供应链布局,但无论是海外建厂还是转移产能,都意味着巨额的沉没成本投入,进一步加剧了利润被侵蚀的风险。
其次,“深度全球化”策略虽然带来了收入的高增长,但也导致费用大幅攀升。海运费用的大幅上涨、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跨区域物流体系搭建所需的高额成本,每一项都如同沉重的枷锁,不断吞噬着利润,石头科技海外市场运营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再有,中国家电出海企业普遍面临着关税壁垒的阻碍。美的、海尔等行业巨头,早已通过在海外建厂、并购本土品牌等方式,化解关税风险,实现本土化运营。而石头科技至今仍依赖“中国制造 + 全球销售”的传统模式,在抗风险能力上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在关税风暴中显得格外被动。
总而言之,在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增速放缓、竞争格局日益固化、关税风波不断的当下,石头科技的出海之路任重道远。
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在智能家居的赛道上,扫地机器人曾引得无数资本竞相追逐,企业纷纷入局。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瓶颈已经逐渐显现。
据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为66亿美元,增长微薄仅8%,而国内市场增长已近乎停滞;2024年,即便 AI 等前沿技术不断加持,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增速也不过在9%左右徘徊,未能实现显著突破。
在市场增幅放缓的背景下,头部玩家近况并不乐观。
以科沃斯为例,2024年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5.42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6亿元。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但公司毛利率仅为46.5%,较2022年的51.6%有所下滑,显示出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的压力。
作为行业风向标,科沃斯的境遇无疑为整个市场敲响了警钟,预示着寒冬的来临,而其他中小企业的处境更是可想而知。
近几年,倒闭的扫地机器人企业不在少数。比如:老牌研发商广东宝乐机器人宣布破产重整;曾邀请罗永浩代言的“追光”品牌,也在短短两年内宣告失败;雷军投资、小米生态链孵化的睿米科技,也发布了停止运营的通告……
对于石头科技来说,产品价格过高、创新瓶颈以及产品质量和同质化问题如影随形,想要在有限的牌桌上留下,必须凭借真正的实力。
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创新瓶颈,不断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另一方面,要优化价格策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品牌信任度。
综上所述,在资本风口消退、行业内卷加剧的当下,扫地机器人企业们面临生死考验。谁能打破价格魔咒、突破创新瓶颈、解决产品同质化难题,谁才能在这片有限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未来。否则,只能在市场的洪流中被无情吞没,成为行业发展历程中的注脚。
来源:旷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