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疆广袤大地上,阿荣旗的红色记忆与人文底蕴交织生辉。为展现北疆文化独特魅力,阿荣旗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系列广播宣讲节目《电波里的阿荣 “声”韵》。在这里,各行业宣讲员、本土文化传承人化身为故事讲述者,以声为媒,让阿荣大地的北疆
在北疆广袤大地上,阿荣旗的红色记忆与人文底蕴交织生辉。为展现北疆文化独特魅力,阿荣旗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系列广播宣讲节目《电波里的阿荣 “声”韵》。在这里,各行业宣讲员、本土文化传承人化身为故事讲述者,以声为媒,让阿荣大地的北疆故事搭乘电波,飞入基层、传向远方。让我们屏息聆听,在电波中的“声”韵里感受阿荣旗的北疆记忆。
本期宣讲人:三岔河镇人民政府田雪,带来的故事是《循迹英烈荣光 走好脚下之路》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每当遇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挺身而出、慷慨前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数革命先烈矢志不渝、前赴后继,无数平凡英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一百多年来,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无数英雄用牺牲奉献谱就一曲曲信仰之歌。他们当中,有的为了革命事业在战场上流尽最后一滴血,有的为了保守党的秘密而选择慷慨就义,也有的为了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精神成为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而在我的工作中,有一位从陌生到熟悉的英雄,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追逐梦想。他就是文武将军-冯治纲。初见时,你静静的矗立在山顶之上,周围青松绿柏环绕,清风拂叶的婆娑声,仿佛穿越时空与我们对话的呢喃,也让我知晓了长眠在三岔河的青年英雄-冯治纲。
冯治纲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九一八事变后,凭着一腔爱国热情和一手好枪法,组建了当时名震一方的文武队,1935年参加东北抗联,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冯治纲临危受命,任西北远征军总指挥,开始了西征呼伦贝尔之旅。1940年,冯治纲将军带领抗联第三路军骑兵部队到达三岔河的任家窝棚,与在此巡山的日军遭遇,双方激烈交战,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历史的车轮悄无声息,如今85年过去,这片土地上枪声不在,牺牲不在,山河无恙,盛世芳华如你所愿,而我将,梦你所梦的团圆,愿你所愿的永远,走你所走的长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循迹英烈荣光,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做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来源:阿荣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