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岁男童邹某樽的失联事件牵动全国。5月4日下午,他与家人在福建莆田仙游县石谷解(海拔1803.3米,闽中第一高峰)登山时走失。据家属描述,下山途中三个孩子走在前面,家长落后数百米,抵达小卖部时发现邹某樽失踪。截至5月13日,失联已超9天,搜救仍在持续。
[更新时间:2025年5月14日 ]
图片来源于网络
8岁男童邹某樽的失联事件牵动全国。5月4日下午,他与家人在福建莆田仙游县石谷解(海拔1803.3米,闽中第一高峰)登山时走失。据家属描述,下山途中三个孩子走在前面,家长落后数百米,抵达小卖部时发现邹某樽失踪。截至5月13日,失联已超9天,搜救仍在持续。
5月12日,搜救队在海拔1600米处的灌木丛中发现少量疑似血迹,目前样本已送检,结果尚未公布。专家分析,若血迹确认为人血且属于邹某樽,可能指向跌落或受伤,但也意味着“生命迹象仍存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谷解属未开发野山,植被茂密、地势崎岖,夜间气温骤降至10℃以下,连日降雨导致能见度不足10米,红外设备受树木干扰严重。救援队采用“人海战术+科技手段”,投入无人机热成像、搜救犬及270余人次,覆盖断崖、溪流等险区,但进展缓慢。
四名目击者提供的视频线索划定核心搜救区,但网络谣言频发,如“大师算卦定位”“蟒蛇吞食”等不实信息干扰救援。官方多次辟谣,强调“科学搜救是唯一途径”。
网友质疑为何让8岁儿童脱离视线数百米,且首次攀登未开发野山未做足准备。
石谷解因社交平台攻略走红,但仅设警示牌,缺乏应急设施与人员管控。当地政府回应称“将加强未开发区域游客限制”。
邹某樽走失时未携带联系卡片,也未接受过防走失培训,暴露家庭安全教育的漏洞。
专家呼吁:黄金救援期后的生存策略
尽管超过黄金72小时,但搜救专家提出三点希望:
水源保障:近期降雨为野外饮水提供可能;
避寒条件:男童身着厚衣(黑色条纹上衣、深色牛仔裤)可抵御低温;
心理韧性:8岁儿童已具备基础求生意识,或藏匿于隐蔽处等待救援。
全民行动:如何助力搜救?
线索上报:发现可疑痕迹立即联系110,避免自行上山干扰搜救;
拒绝谣言:不传播未证实的“发现遗体”“风水推测”等信息;
长远反思:推动户外平台标注野山风险,普及“十人四追法”等应急知识。
来源:云帆育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