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玉米价格大起底:东北硬扛、华北暗跌,农民卖粮该咋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6:27 1

摘要:老铁们,今天玉米市场又“变天”了!5月14日全国玉米价格像坐过山车,东北贸易商死扛高价,山东企业却偷偷压价,陕西、甘肃反倒成了涨价“黑马”。这价格为啥这么折腾?咱农民卖粮该啥时候出手?一文给你唠明白!

老铁们,今天玉米市场又“变天”了!5月14日全国玉米价格像坐过山车,东北贸易商死扛高价,山东企业却偷偷压价,陕西、甘肃反倒成了涨价“黑马”。这价格为啥这么折腾?咱农民卖粮该啥时候出手?一文给你唠明白!

东北:粮源见底,贸易商“捂粮惜售”

东北作为主产区,基层余粮基本卖光了,贸易商手里的粮都是高价收的,现在像“囤货的小商贩”,捂着不卖等涨价。黑龙江部分企业虽小幅降价,比如绥化象屿从1.11元降到1.105元,但吉林、辽宁的企业如梅河口阜康酒精(1.125元)、辽宁铁岭国投(1.125元)仍坚挺。中储粮拍卖溢价成交,让市场看涨情绪更浓,东北价格一时半会儿跌不下来。

山东这两天玉米到货量猛增,企业趁机压价,德州禹城保龄宝、平原福洋降了0.5分,但潍坊柠檬生化(1.255元)、滨州华义容海(1.25元)逆势上涨。河南驻马店金玉锋(1.255元)更是领跑全国高价,不过这波压价是短期操作,等粮车少了,价格可能反弹。

最让人意外的是陕西、甘肃,宝鸡阜丰涨1.5分至1.22元,陕西金沙河涨1分至1.237元,平凉国维淀粉涨1分至1.215元。这可能是当地粮源紧张,或者企业急着备货,毕竟新麦上市前,粮源争夺更激烈。

供应端:东北“捂” vs 华北“甩”

全国基层余粮不足1%,东北贸易商囤粮待涨,华北贸易商却急着腾仓库收新麦,只能低价甩卖玉米,山东深加工企业单日到货量超1200车,价格自然被压下来。

豆粕价格涨得厉害,按理说饲料厂会多用玉米,可小麦价格和玉米差不多,饲料厂一算账,用小麦更划算,玉米需求就被“抢”走了一部分。不过,深加工企业因为玉米便宜,利润不错,开机率挺高,对玉米的需求还算稳定。

政策与国际因素:拍卖溢价+进口收紧

中储粮拍卖玉米成交率高,还出现溢价,市场觉得玉米“紧俏”,价格跟着涨。国际上,乌克兰玉米产量预期下调7.3%至2700万吨,进口玉米到岸价和国内差不多,进口量大幅下降,国内玉米的“底气”更足了。

短期:东北坚挺,华北回调

东北价格可能还会惯性冲高,但得盯着小麦和玉米的价差。要是小麦价格跌下来,玉米可能又得“承压”。华北地区在新麦上市的压力下,价格可能继续回调,南方因为有进口玉米补充,估计会“弱势震荡”。

中长期:供需紧平衡,价格中枢上移

全球玉米产量预期下降,国内进口量缩量,价格中枢可能慢慢往上走。不过,国家要是抛储,或者小麦、稻谷拍卖量大,价格也可能“刹车”。特别是6-7月,新粮还没收割,旧粮快没了,市场可能会“变天”,价格波动会更大。

东北老乡:粮质好的可以再等等,但别赌后市

东北贸易商惜售虽然能短期挺价,但新麦上市后,华北玉米腾库压力大,价格可能回调。要是家里有仓库,能存得住,又不着急用钱,可以等等看。要是急着用钱,或者没地方存,该卖就卖,别想着“一夜暴富”。

华北老乡:避开压价期,等企业提价再卖

山东企业压价就是“套路”,等粮车减少后大概率反弹。建议老铁们这几天别扎堆卖粮,等企业提价再出手。河南、陕西等高价区的老乡,要留意新麦上市后的替代效应,粮质一般的趁早落袋为安。

销区老乡:关注进口和天气,灵活应对

南方销区有进口玉米补充,价格可能弱势震荡,但要关注国际天气,比如美国干旱可能影响全球供应,国内春播墒情也可能炒作一波。可以适当备货,但别太激进。

玉米价格这波上涨,主要是供应紧张和政策托底撑起来的。但市场就像“跷跷板”,不可能一直涨。东北贸易商惜售虽然能短期挺价,但新麦上市后,华北玉米腾库压力大,价格可能回调。而且,国家调控手段多,真要是价格涨太猛,抛储一出来,价格就得“降温”。

对咱老百姓来说,别被短期涨跌牵着走,得看大趋势。长期来看,玉米供需可能慢慢回到“紧平衡”,价格大概率是温和上涨,但波动肯定少不了。大家心里得有本账,根据自己的情况,该卖就卖,该买就买,稳稳当当才是真。

总之,玉米市场水挺深,咱老百姓得多长点心眼,多看看新闻,多问问行家,别跟风瞎操作。只有心里有数,才能在这波价格波动里少吃亏,多赚点辛苦钱!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来源:农家事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