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最长的超大超深基坑地下高铁站 —— 北沿江高铁海门北站的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启动了,这标志着长三角首个地级城市空铁综合枢纽正加速推进。
各位朋友,江苏南通传来好消息!
中国最长的超大超深基坑地下高铁站 —— 北沿江高铁海门北站的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启动了,这标志着长三角首个地级城市空铁综合枢纽正加速推进。
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备受瞩目的海门北站,看看它到底有哪些厉害之处。
海门北站有着独特的负三层地下结构,是一个两台六线的车站。
这负三层每层都有自己的重要使命。
负一层是换乘通道,以后大家在这里换乘各种交通工具可就方便啦。
不管是坐高铁、城轨,还是转乘公交、出租车,在负一层就能轻松实现无缝对接。
负二层是高铁层,这里将是高铁列车停靠的地方,到时候北沿江高铁的列车会在这里穿梭,带着大家快速往返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
负三层则是为地方城轨预留的空间,这可是为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留足了余地。
建成后的海门北站,那可真是个 “全能选手”。
它以高铁站为核心,把高铁、航空、城轨、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都汇聚在一起。
想象一下,你下了高铁,直接在负一层就能换乘地铁或者公交。
要是赶飞机,说不定通过专门的通道就能快速到达南通新机场,完全不用在不同的交通场站之间来回奔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综合交通枢纽的模式,在长三角地区的地级城市里可是第一个(上海可不是地级市),南通这下子可真是走在了前面。
车站及两侧明挖隧道、敞开段 U 型槽结构连续基坑长度达到了 5.5 公里,这长度相当于在地下挖了一条长长的 “隧道长廊”。
车站核心区域最大开挖深度为 29.4 米,这差不多有 10 层楼那么深。
而且,它所处的地层条件非常复杂,是富水、粉土、粉砂、淤泥质粉质黏土。
这种地层就像是 “上松下软” 的夹心饼干,上面是比较松散的土层,下面又是软软的淤泥质土,还富含地下水,在这样的地层里修建地下车站,难度可想而知。
在上松下软的地层修建地下车站,还要让时速 350 公里的跨站列车通行,这在国际上都是首例。
大家都知道,高铁运行需要非常稳定的基础,列车时速这么快,对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
建设者们需要解决富水地层的防水问题,防止地下水渗透到车站内部;
还要处理粉土、粉砂层的流动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等危险情况;
对于淤泥质粉质黏土层,要想办法提高它的承载力,确保车站结构能够承受高铁列车的重量和运行时的震动。
这一系列的难题,都需要建设者们运用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来一一攻克。
海门北站在交通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干线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南通地铁的站点,算起来都是南通新机场的配套。
北沿江高铁是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高铁通道,它连接了上海、南京、合肥等长三角重要城市。
海门北站(南通新机场)作为其中的一个站点,将让南通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的高铁网络。
以后从南通坐高铁到上海,时间会大大缩短,早上在南通吃碗海鲜面,中午就能在上海的外滩逛逛,这可不是梦想(现在也可以,只是最短也得1个小时才行)。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更是方便了他们的出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南通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海门北站的负三层为地方城轨预留了空间,未来南通地铁线路接入后,将实现高铁与地铁的无缝换乘。
未来,南通市民在家门口乘坐地铁抵达海门北站。
既可以换乘高铁,轻松到达周边城市,也可以乘坐飞机(南通新机场,暂未开工)去新机场通航的城市。
集高铁站、城际站、地铁站于一体的海门北站,严格说起来都是南通新机场的配套工程。
机场和高铁站的紧密结合,形成了空铁联运的模式。
以后大家从南通新机场下飞机,可以直接通过便捷的交通方式(例如,穿梭的机场巴士)到达高铁海门北站,通过高铁前往其他城市,例如,上海;
同样,从外地坐高铁到海门北站,也能快速到达机场,乘坐飞机出行。
这种空铁综合枢纽的模式,将极大地提升南通的交通枢纽地位,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选择。
南通新机场,不仅仅是南通人的机场,也是上海规划中的‘第三机场’,
我们知道,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都已经接近饱和,在上海境内,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建设‘第三机场’。
放眼整个长三角,南通是最适合上海第三机场选址的城市,因此才有了南通新机场(定位为‘上海第三机场’)。
对于南通和整个长三角地区来说,海门北站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南通而言,它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和通达性,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产业来到南通。
以前,南通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交通条件相对来说还有提升空间。
海门北站的建成将打破这一局面,让南通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随着交通的改善,南通的经济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比如旅游业会更加繁荣,更多的游客会因为便捷的交通来到南通,欣赏濠河的美景,品尝南通的特色美食;
产业方面,企业的物流成本会降低,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会更加紧密,有利于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海门北站是长三角交通网络的重要补充。
它加强了长三角地区内部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通过空铁综合枢纽的建设,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资源得到了更好的整合和利用,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这不仅方便了区域内居民的出行,也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随着海门北站地下主体结构施工的启动,我们离这个超级工程的建成又近了一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门北站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南通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们可以期待,海门北站不仅会改变南通的交通格局,还会对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将见证南通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南通开启交通枢纽的新篇章。
让我们一起关注海门北站的建设进展,期待这个超级工程早日建成,为南通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亲爱的朋友,你对海门北站或是南通新机场,有什么期待或是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期待您的真知灼见!
来源:超级都市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