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4年报发布几天前,上海银行公告了金煜辞任上海银行董事长事宜,因年龄原因,金煜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金煜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同日还宣布了另一则消息,原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顾建忠,任上海银行党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财说
在2024年报发布几天前,上海银行公告了金煜辞任上海银行董事长事宜,因年龄原因,金煜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金煜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同日还宣布了另一则消息,原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顾建忠,任上海银行党委书记。
根据4月11日发布的上海市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显示,顾建忠拟任市管企业党委书记,并提名任董事长。
5月,上海银行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顾建忠首次公开亮相。
除了董事长一职变动,还有位副行长发生变动。4月27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现任上海银行副行长汪明拟提名任市管企业经理班子正职。
领导班子的调整期也恰好是上海银行业绩转型期,该行营业收入在经历了两年的下滑后,2024年终于止降转升,顾建忠到来的时机看起来还不错,但其接下来面临的任务挑战却不小。
业绩增长动能不足
上海银行营业收入在经历了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的下滑后,2024年营收恢复向上势头。数据显示,上海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60亿元,同比增长4.50%。资产总额达到32266.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4.57%。
不过营收增长的可持续性还存疑,该行2024年营收增长并非主营收入增长推动,相反主营收入还在下降。
银行业的主营收入是利息净收入,上海银行2024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仍然下降。2024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同比下降7.62%,同比减少26.78亿元,其中:规模因素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20.49亿元,利率因素影响利息净收入减少47.37亿元,其他因素影响利息净收入增长0.10亿元。
进一步来看,上海银行利息收入和支出同比均在下降,但因为利息收入下降的幅度更大,即便支出下降也难阻利息净收入的下滑。2024年该行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36%,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68%。
代表中间业务能力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也在下降,报告期内该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39.59 亿元,同比减少 9.56 亿元,降幅 19.46%, 上海银行称下降原因主要受各项费率下调、减费让利等因素综合影响,代理手续费、顾问和咨询费、银行卡手续费、电子银行手续费等收入同比减少。
两项重要业务收入均下降,那么推动营收增长的只能是其他非利息净收入。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65.41亿元,同比增长 60.55亿元,增幅57.75%,上海银行称主要是把握市场利率波段,加快金融资产流转,带动投资收益同比增长较快。
这个解释很耳熟了,很多银行去年收入增长也是基于类似的原因,穿透了说就是债券牛市推动。
2024年该行金融投资13,728.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5.89亿元,增幅5.18%。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中的企业债金额均大幅增长。说明该行投资交易能力还不错,至少抓住了债券牛市机会。
但是2025年该行营收如果想要保持增长,会依靠什么?
上海银行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和周边江浙几个城商行比较起来,却显得偏弱,根据2024年业绩来看,业绩不及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
宁波银行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江苏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与南京银行比起来,成长性也不及南京银行,业绩增速远低于南京银行,南京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
资产质量有所好转 同地域上市行中不良率仍偏高
除了业绩不及前述几个周边城商行,资产质量也不及,前述三个城商行的不良率均不到1%,而上海银行2024年虽然实现不良双降,但其不良率仍在1%以上。
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65.8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25亿元;不良贷款率 1.1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连续三年下降,2024年末为269.81%。
通过不良数据可以看出,该行为控不良,在放贷方面谨慎,同时也加大了不良的处置。前述三个城商行去年放贷增速在10%上下,而上海银行贷款增幅为2.09%,差距甚远。控贷款增速也即可控新增不良风险,当然前提是基本保证发放的贷款客户质量优良。
而拨备的消耗风险还依然不小。上海银行2024年末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增长,意味着损失类贷款增长的风险加大。
重组贷款方面较上年下降,但逾期增长,主要是1-90天逾期贷款和3年以上逾期贷款增长。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该行信用减值损失的增长,2024年该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24.47亿元,同比增长10.12亿元,增幅8.86%,该行称增长主要因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从地区不良来看,不良率最高的珠三角地区(含香港)下降,2024年末不良率为1.51%,较上年末下降0.67个百分点,不过依然是该行不良率最高的地区。
2024年上市行企业贷款不良率普遍下降,WIND数据显示,在披露了企业贷款不良率的A股上市行中,只有一家银行企业贷款不良率上升;反观个贷不良率,整体都处于上行态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24年多家银行收紧了个贷放贷力度。此外还有个特点就是,企业贷款不良率普遍低于个贷不良率,只有个别银行是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个贷不良率,上海银行就是其中之一。
上海银行不良率在江浙地域同类上市行中不良率偏高,与踩雷宝能也不无关系。
据上海银行此前公告,2020年12月24日,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与托吉斯科技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约定托吉斯科技向深圳分行借款25.8亿元,借款期限为2020年12月24日起至2023年12月24日止。同时,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与深业物流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与托吉斯集团签订《借款质押合同》,与深业物流、托吉斯集团、宝能投资、宝能控股、姚振华分别签订《借款保证合同》,约定由其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后因托吉斯科技等均未履行还本付息或承担担保责任的义务,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依法提起诉讼。
今年3月21日,上海银行公告称,3月20日,深圳分行收到相关民事判决书,深圳托吉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托吉斯科技”)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偿还借款本金25.8亿元及相应的利息、罚息、复利,并向上海银行深圳分行支付律师费18万元。此外,就金融借款合同所涉债权,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对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业物流”)提供的不动产享有抵押权,有权就该等不动产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补偿金等优先受偿;对托吉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托吉斯集团”)持有的托吉斯科技100%股权享有质权,可以与托吉斯集团协议以该股权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折价该股权所得价款优先受偿。深业物流、托吉斯集团、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能投资”)、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宝能控股”)、姚振华就托吉斯科技的上述债务对上海银行深圳分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但鉴于宝能当前现状,上海银行能挽回多大损失仍然存疑。
刚上任的顾建中面临的挑战很大,恢复业绩动能及资产质量风险管控,两手都要抓。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来源:全球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