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方县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村集体牵头引导和居间服务作用,大力推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组织+农户”等服务模式,在县农业农村部门、乡镇和村集体三级联动的共同推进下,铜湾镇先行试点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通过
红网时刻新闻5月15日怀化讯(通讯员 肖文晋 陈攀)近年来,中方县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村集体牵头引导和居间服务作用,大力推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组织+农户”等服务模式,在县农业农村部门、乡镇和村集体三级联动的共同推进下,铜湾镇先行试点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通过设备共享、作业协同的方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主体、农户“三方”共赢。
5月7日,在中方县铜湾镇竹园头村中方县硕生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机械化育秧车间里,机声隆隆,在机械履带上,经过上盘、铺土、洒水、播种、盖土几道程序后,一个个秧盘成品快速制作完成。工人们分工协作,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的育秧大棚一共是可以提供3000亩的秧苗,我们合作社自己的种粮大户有将近2000亩,还有1000亩就是想全镇各村的农户承包给我们,我们可以做全程机械化代管的。”联合社负责人杨岩祥说,“我们有全托管也有半托管,全托管就是包括机插、机耕、机收、无人机飞防、全程都是我们公司来管理,半托管就是机耕、机收和无人机飞防作业,其他的人工管理就是他农户自己管理。”
为解决丘陵地区“田不好种”“种田辛苦又不赚钱的”难题,中方县探索通过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乡镇主抓、村集体牵头、区域内现有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的模式,将现有的“小舢板”整合成农业生产的“大航母”。
铜湾镇作为农业社会化区域中心,积极整合农业机械资源,盘活现有的农机具,组织村内农机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服务资源。同时,利用屋场会贴近群众,了解农户家庭情况的优势入户讲政策、到田间地头做宣传,让农户进一步了解和接受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截至目前,该区域中心已完成750亩小农户、约1000亩种粮大户的育插秧意向服务。
“我们通过整合现有的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支持村集体牵头,联合辖区现有服务主体和农户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还利用村集体引导农民把土地集中到一起,推动农村零散土地集零为整、由小变大、成方成片,以全程托管、复合式托管和单环节托管等方式,将土地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中方县农村经营服务站站长廖明囡说,“铜湾镇松坡村已整合辖区内50亩低肥力土地委托给服务主体进行粮食生产,探索托管模式和机制。”
中方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的信息化水平。在铜湾镇竹园头村与黄溪村,农业社会化服务与数字化信息平台的结合探索正在推进,每个生产单元正被赋予数字身份。从墒情监测到产量预测,从农机调度到农资追溯,全要素数据在云端构建起"数字镜像"。
从铁牛轰鸣的田间到数据流动的云端,中方县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农机经济学”,全力构建"技术穿透-服务赋能-产业升级"的价值闭环。这一新范式的落地,重在通过社会化服务的制度创新,让分散的农户与现代农业体系实现有机衔接,为丘陵地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中方方案”。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