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日兴镇水磨村的育秧育苗基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12万余盘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亮苗场上。技术员张浩毅正带领着工人们穿梭在秧苗之间,仔细巡查秧苗生长情况。他们时而调整喷水设备,时而挪动秧盘位置,确保每一株秧苗都能得到均匀的水分和光照。
仪陇融媒(记者 陈洪江)
近年来
日兴镇水磨村立足
“优质粮油+商品蔬菜”产业发展定位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建起育秧育苗基地
该基地不仅推动本村农业产业升级
还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一
走进日兴镇水磨村的育秧育苗基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12万余盘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亮苗场上。技术员张浩毅正带领着工人们穿梭在秧苗之间,仔细巡查秧苗生长情况。他们时而调整喷水设备,时而挪动秧盘位置,确保每一株秧苗都能得到均匀的水分和光照。
育秧技术中心技术人员 张浩毅:“我们中心采取的是订单式育苗,今年接了6000亩(秧苗)订单,已经完成播种、暗发、摆盘,目前正在亮苗,大约再有10天左右就可以交付给业主了。”
二
这份 “绿色产业经” 背后,是水磨村 “两委” 的主动破局。据了解,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去年水磨村“两委”主动作为,成功争取到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100万元。
利用这笔资金,村里建成了占地30亩的现代化育秧育苗基地,其中大棚面积达1500平方米。今年,水磨村通过聘请专业农业技术团队,正式启动规模化、标准化育苗工作。
日兴镇水磨村党支部书记 周南:“接下来,我们将依托(育秧)育苗基地,坚持‘优质粮油+商品蔬菜’的产业定位,不断提升基地育苗能力,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从 “靠天育苗” 到 “科技育苗”
从 “自给自足” 到 “订单农业”
水磨村用一盘盘秧苗铺就致富路
让希望的田野
成为乡村振兴的 “动力源”! 🌱
来源:仪陇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