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焦作至平顶山铁路(简称焦平铁路)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线路自郑太高铁珏山线路所起,途径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等市,止于郑渝高铁平顶山西站,北于焦作地区衔接既有太焦高铁和规划新焦铁路,中于洛阳枢纽衔接既有郑西高铁,南于平顶山地区衔接既有郑万高铁和拟建平漯周铁路,是
焦作至平顶山铁路(简称焦平铁路)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线路自郑太高铁珏山线路所起,途径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等市,止于郑渝高铁平顶山西站,北于焦作地区衔接既有太焦高铁和规划新焦铁路,中于洛阳枢纽衔接既有郑西高铁,南于平顶山地区衔接既有郑万高铁和拟建平漯周铁路,是呼南通道、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组成部分,也是西北至长三角、山东半岛的灵活通路。焦平铁路,新建正线长度220.138 km,桥隧比为89.912%,同时新建焦作地区、洛阳枢纽、平顶山地区联络线工程。
汝州市规划主要是以汝河为界,其建设用地也主要集中于汝河两岸,南岸主要是以工业、采矿、仓储用地为主,北岸主要是以商业、住宅医疗、旅游及其教育用地为主,铁路选线时应与地方规划相结合,尽量利用既有规划及建成配套设施,减少投资。
汝州境内既有铁路主要有焦柳铁路,焦柳铁路为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在建铁路有三禹铁路也是国家I级铁路。焦平铁路多次与三禹铁路、焦柳铁路交叉并行。新建线路与既有铁路的立交方案、并行间距对铁路走向影响较大,铁路选线时应尽量减少对既有及在建铁路的影响,合理选择新建线路与既有铁路线间距。该段线路涉及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主要有宁洛高速、焦唐高速、G207等,线路走向需处理好与公路关系,选择适宜位置、角度与梁型,避免重大跨越和改建工程,减少对区域分割。
汝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境内,北距汝州市区约5 km。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选线时应注意减少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庆阳古城:位于汝州市北汝河附近,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采取合适的文物保护措施,减小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取得国家文物局同意意见后,方案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符。
该段线路与1000 kV长南I线有交叉,铁路线路与超高压输电线路交叉、并行时应满足相关规范。
线路附近煤矿为地下开采,开采周期长、规模大、深度变化大,形成大面积采空区,部分采空区年代久远,采空范围及其影响区域等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线路选线应绕避大型、重要矿区采空区,工程宜设置在采空塌陷影响区范围外一定距离,并处于安全保护带内。
汝州隶属于平顶山,城市发展以汝河为界,向北以商住为主、向南以工业为主。结合城市规划和在建三禹铁路情况,首先研究了较为顺直的汝州南设站方案,考虑汝州南边主要是工业区,结合汝州市城市规划布局,另研究了汝州北设站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方案示意图
汝州南设站方案:线路沿既有宁洛高速通道东侧下穿1000 kV长南I线后,上跨庆阳古城省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焦柳铁路后行至汝河南岸设汝州南站,出站后上跨南水北调工程引入平顶山西站。比较范围内线路全长55.000 km,桥梁3座52.656 km,路基长度2.344 km,桥隧比95.737%。
汝州北设站方案:线路先沿既有宁洛高速通道东侧走行,后折向东上跨焦柳铁路和庙下镇地下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绕行至汝州市北侧设汝州北站,出站后先折向西跨北汝河,后继续向南上跨南水北调工程引入平顶山西站。比较范围内线路全长58.538 km,桥梁3座55.239 km,路基长度3.299 km,桥隧比94.363%。
从城市规划配套和运营管理方面分析:汝州南设站方案与在建三禹铁路汝州站相距较近,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共享通站道路等城市配套设施,节省地方配套工程投资;可整合通道资源,集约用地,旅客出行辨识度高;也有利于铁路集中运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汝州北设站方案站址位于主城区北边,既有配套设施相较齐全,既有配套设施利用率高,可节省地方配套设施的投入,旅客出行效率高,同时车站周边地形开阔、地势平坦,综合开发空间大、能力强、效益好,契合汝州市城市规划,但汝州北设站方案形成了汝州主城区被铁路四面包围的格局,铁路车站较多,管理不够集中,不能共享配套设施,且旅客出行辨识度低,从长远角度看也不利于城市空间往外扩展。
从旅客出行便捷性及客流吸引能力方面分析:汝河北岸为主城区,旅客至汝州北站有多条通站道路,交通便捷,吸引客流能力较强;汝州南站虽不在主城区,但汝州有多条道路如G207、望嵩南路、汝河大桥等跨越汝河,两岸联系便捷紧密,旅客至汝州南站交通也相对便利,吸引客流能力相对汝州北站稍弱。
从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汝州南设站方案为绕避高压线和满足跨北汝河角度以及和宁洛高速共享下穿1000 kV长南I线通道资源,以桥梁形式穿越了庆阳古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采取合适的文物保护措施后,对文物保护单位影响可控,取得国家文物局同意意见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符,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汝州北设站方案为避免多次跨越焦柳铁路,增加工程复杂性和施工难度,以桥梁形式穿越了汝州市庙下镇地下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后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理相关手续后即可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无法全部绕避,民房拆迁量较大。
从沿线涉及的重大拆迁情况分析:研究范围内两个方案拆迁主要以民用住宅为主,无重大厂矿企业拆迁,但沿线村庄较为密集,考虑高速铁路曲线半径有要求。
从工程投资方面分析:汝州南设站方案线路顺直,较汝州北设站方案短3.538 km,工程投资较汝州北设站方案节省5.621亿元。主要技术经济比较表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技术经济比较表
项目名称单位汝州南设站方案汝州北设站方案线路长度正线公里55.00058.538差值km—3.538拆迁及征地费用km²1.271.39房屋拆迁万平方米44.60053.800车站座1.0001.000站线路基长度km1.4001.400区间路基长度km0.9441.899路基总长度km2.3443.299路基土石方万立方米6.8009.680AB组填料-借方万立方米111.540143.500级配碎石万立方米3.1803.680桥涵工程双km52.65655.238桥梁总长度双km52.65655.238桥隧总长km52.65655.238桥隧比%0.9570.944轨道铺轨公里53.60057.138站线铺轨公里1.4001.400线路有关工程km55.00058.538运营建筑及设备(站后工程)亿元13.51414.383大临费用亿元1.5291.627静态投资亿元72.25077.871静态投资差值亿元—5.621综上所述,汝州北设站方案车站位于主城区,周边地形开阔、综合开发空间较大、效益较好,能够更好地利用既有交通配套设施,客流吸引能力较强,但是该方案也造成了汝州主城区被铁路四面包围的格局,车站管理比较松散,不能共享配套设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城市空间向外扩展,而且线路为避免多次跨越焦柳铁路,增加了工程的复杂性和施工难度。
汝州南设站方案虽然吸引客流能力稍弱,但车站周边交通较为便利,可与在建三禹铁路汝州站共享地方配套设施,有利于与三禹铁路、焦柳铁路共享通道资源,运营管理也更集中便利,运营成本更低,且汝州南设站方案线路顺直,线路长度较汝州北设站方案线路短3.538 km,工程投资节省5.621亿元,故推荐汝州南设站方案。
4 结语该文首先对影响汝州车站位置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线路走向及地方相关规划,提出了不同的设站方案。
并对不同设站方案与城市规划适应性、旅客出行便捷性、环境敏感点影响、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比选,推荐了合理的设站方案。
铁路建设过程中车站方案的比选,是项目建设方案的重中之重,合理的设站方案能更好地服务地方、吸引客流,同时也能更好地带动当地发展,该文的研究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来源:交通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