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 “谁来种地” 和 “种地不赚钱” 的难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2:11 1

摘要:最近,咱农村正开展新一轮土地承包呢。按照国家政策,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好比给咱农民吃了颗 “定心丸”,往后的日子能更踏实种地了。

最近,咱农村正开展新一轮土地承包呢。按照国家政策,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好比给咱农民吃了颗 “定心丸”,往后的日子能更踏实种地了。

不过,大家要清楚,土地承包期延长,可不是把地打乱重新分。政策明确说了,得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多数农户的地还是按原来的情况顺延。

也就是说,现在土地依旧分散在各家各户手里,一家好几块地,东一块西一块的。就像咱们村的老李,家里的地分散在村子的三个不同地方,种起来特别费劲。这种土地分散的状况,给咱们种地带来了不少麻烦,也是为啥现在种地难、赚钱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下来,咱们就好好唠唠这些种地的难题,再讲讲有啥解决办法。

1.年轻人不愿种地: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往城里跑,去工地打工、送外卖、进工厂。留在村里种地的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全国种地的平均年龄都过 50 岁了。就像咱们家里的老锄头,年轻人嫌它又笨又累,都不愿意用。时间一长,地没人种,就跟荒院子似的,长满野草。

2.种地成本高、收益低:化肥、农药年年涨价,买种子、雇机器也越来越贵。可粮食价格却涨得慢吞吞,一亩小麦种下来,光成本就要 600 多块,忙活大半年,到手纯利润才 1000 块左右。天天起早贪黑在地里干活,还不如去城里给人打零工赚得多。要是种蔬菜、水果,更得提心吊胆,赶上行情不好,卖不出去,价格还得暴跌,血本无归。

3.土地太分散,种地效率低:早些年分地,为了公平,一家的地东一块西一块。就拿湖北沙洋县来说,一家平均有 8.7 块地,有的地巴掌大,还不到一亩。开着拖拉机耕地,得绕来绕去,光在路上就得浪费不少时间。浇水、打药也麻烦,累人还费钱。

说到这儿,可能有乡亲纳闷,为啥美国种地就能赚钱?其实啊,美国农场主种地和咱情况大不一样。他们的农场规模大,买化肥、种子都是大批量采购,价格能压得很低。而且粮食销售渠道广,很多直接出口到国外,价格也卖得好。再看土地,人家一个农场动不动就几千亩地,都是连成片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地里能 “撒开欢” 干活,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效率特别高。相比之下,咱们小打小闹种地,成本降不下来,卖价也上不去;小块地更是让大型农机施展不开,效率低、成本高,这才是咱种地难赚钱的关键。

(一)土地整合:小田变大田

怎么操作?

自愿换地:左邻右舍串串门,坐下来唠唠,把自家分散的几块地凑到一起。湖北沙洋县的乡亲们就这么干,现在一家最多就种 2 块地,干活的人工成本一下子省了 40%,多划算!

政府帮忙:安徽、江苏好多地方,政府出面把零散的地块规整成大块地,还修好了机耕道,挖通了水渠。这样一来,种地成本每亩能少 140 块,粮食产量还能往上涨。

好处:

・拖拉机、收割机可以直接开到地里,不用像以前那样绕路,省事多了。

・打药、施肥用机器一次就能干完,不用像以前那样,一块地一块地折腾,省时又省力。

(二)谁来种地?3 类新农人带活农村

1.种粮大户 / 合作社:把村里的地集中起来,交给种粮大户或者合作社统一管理。江苏有个家庭农场主,用无人机打药,200 亩地半天就打完了,效率是人工的 20 倍。咱们农民把地租出去,每年收租金,还能去合作社打工,一份地能赚两份钱。

2.返乡创业的 “新农人”:不少大学生、退伍军人回村搞特色农业。南通的孙春梅用 “自然农法” 种蔬菜,通过手机直播卖货,带着 5000 多户老乡一起增收。这些年轻人脑子活,懂技术,会卖货,能把普通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3.村集体带头干:村集体把村里的荒地、闲置地收拾起来,发展集体产业。山东有个村子,用集体的钱建大棚种草莓,村民既能分红,又能在大棚里打工,一年能多赚 2 万块。

(三)怎么让种地赚钱?3 招提高收入

1.种好货、卖好价

种优质品种:选那些抗病强、产量高的水稻种子,种出来的水果更甜、更好吃,自然不愁卖。

打品牌:就像 “五常大米”“赣南脐橙”,有了名气,价格比普通货高出 30% 还多。

2.搞加工、延长产业链:种苹果的,除了卖新鲜苹果,还可以加工成果汁、果干,利润能翻好几倍。云南的咖啡农户把咖啡豆卖给本地加工厂,每斤能多赚 3 块钱。

3.政策补贴兜底

国家有耕地补贴、农机补贴,买一台插秧机,国家能给补 30% 的钱。

参加农业保险,要是遇到天灾,每亩地能赔 500 - 1000 块,心里更踏实。

1.主动参与土地整合:主动和邻居商量换地,或者加入合作社,别守着零散的小块地不放。

2.学新技术: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不会用手机的,让孩子教教,在手机上就能学种植技术、看市场行情。

3.尝试新路子:年轻人可以试试直播卖货,把自家农产品推销出去;年纪大的,可以把地租出去,每年收租金,轻松又有收入。

解决 “谁来种地”,要靠把土地整合到一起,让新农人带着大家干;解决 “种地不赚钱”,要靠学新技术、延长产业链。国家政策再好,也得咱们农民自己行动起来。就像种地不能只盼着老天下雨,好日子还得靠咱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来源:随山刊木

相关推荐